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胆囊
  • 3篇手术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2篇甲状腺
  • 2篇保胆
  • 1篇胆道
  • 1篇胆道镜
  • 1篇胆道镜治疗
  • 1篇胆管
  • 1篇胆管结石
  • 1篇胆囊壁
  • 1篇胆囊收缩
  • 1篇胆囊收缩功能
  • 1篇胆囊息肉
  • 1篇低回声
  • 1篇低回声结节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动物实验研究

机构

  • 5篇广州医学院第...
  • 5篇云南省曲靖市...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时鑫
  • 5篇刘衍民
  • 4篇文辉清
  • 2篇徐安书
  • 2篇孙勇
  • 2篇曾可伟
  • 2篇王平
  • 2篇龙萍
  • 1篇林云恩
  • 1篇陈会彬
  • 1篇杨红华
  • 1篇华沪伟
  • 1篇孙北望
  • 1篇谭宜将
  • 1篇陆观
  • 1篇杨丽红
  • 1篇田会云
  • 1篇沈磊
  • 1篇胡会永

传媒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华腔镜外科...
  • 1篇全国第二届内...

年份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经皮肝胆道造瘘硬质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被引量:35
2010年
目的探讨经皮肝胆道造瘘硬质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可行性、疗效及优势。方法 2009年6月至2010年7月采用经皮肝胆道造瘘硬质胆道镜碎石取石的方法治疗肝内胆管结石22例,其中男10例,女12例,年龄30~82岁,平均(50.9±10.1)岁;左肝胆管结石4例,右肝胆管结石4例,左右肝胆管结石5例,左右肝胆管合并胆总管结石9例。结果 22例均成功施行经皮肝胆道造瘘硬质胆道镜取石术,其中15例取净结石,7例仍有少许残余结石,结石取净率68.2%。手术时间40~270min,平均(113.0±41.9)min;取石次数为1~5次,平均(2.6±0.9)次;术中出血量5~200ml,平均(18.8±20.5)ml;住院天数4~53d,平均(19.4±2.3)d。术后并发右侧胸腔积液和右下肺不张1例,经非手术方法治愈。无胆瘘、胆汁性腹膜炎发生。结论经皮肝胆道造瘘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尤其对多次胆道术后复发或残留的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易重复的方法。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3d后一次性扩张造瘘并取石是安全的。硬质胆道镜经皮肝瘘道行手术是可行的。
时鑫刘衍民文辉清华沪伟王平曾可伟
关键词:肝内胆管结石硬质胆道镜
ESD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研究及观察ESD术中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进行ESD术治疗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的各类术中并发症及总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将其中不同年龄段、病变大小、病变部位、病理分类及伴发基础疾病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且将上述因素与其并发症发生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200例ESD手术患者术中并发症包括出血及穿孔发生率分别为4.50%及3.00%,其中不同年龄段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操作者的技术和技巧以及病变大小、病变部位、病理分类和伴发基础疾病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均<0.05,经Logistic分析显示操作者的技术、病变大小、病变部位、病理分类及伴发基础疾病均是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出血、穿孔及疼痛是ESD术的术中并发症,操作者的技术、病变大小、病变部位、病理分类及伴发基础疾病均是其影响因素。
郑苏云时鑫秦仲周杨红华付朝春田会云保雪东杨丽红武绍梅李正文
关键词:术中并发症影响因素
保胆手术中胆囊壁浆肌层缝合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保胆手术中胆囊壁浆肌层缝合修复胆囊的可行性及其优缺点。方法取实验兔36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3组,其中为胆囊壁间断浆肌层缝合组14只、胆囊壁间断全层缝合组14只以及对照组8只。该研究设置对照组只为观察在同等的麻醉、饮食和饲养环境因素条件下胆囊有无结石形成或其他变化,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时,不予分析。各组兔按术后7及21 d各取兔一半剖腹观察腹腔情况,并取胆囊缝合处组织,分别行HE染色及Masson染色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①术后所有实验兔均无胆漏;②病理切片表明浆肌层缝合及全层缝合在术后7 d缝合处黏膜已愈合,术后21 d缝合处胶原纤维融合;③间断浆肌层缝合组和间断全层缝合组术后缝合口处组织胆囊壁厚度、炎症反应、成纤维细胞增生情况与胶原纤维含量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①用兔可以制作胆囊壁浆肌层缝合及全层缝合的模型;②实验证明胆囊壁间断浆肌层缝合与间断全层缝合同样安全、可行。
时鑫刘衍民文辉清龙萍林云恩
关键词:保胆取石术动物实验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被引量:1
2014年
病例资料 患者,女,年龄81岁,因“发现双侧颈部包块10d”入院。入院查体:颈部不对称,气管居中,未见颈静脉怒张。
徐安书傅朝春孙勇时鑫耿静明胡会永
关键词: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颈部包块入院查体颈静脉怒张病例资料
硬性胆囊镜治疗胆囊息肉的止血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硬性胆囊镜治疗胆囊息肉的止血方法。 方法:分析2007年7月至2009年5月,腹腔镜下硬性胆囊镜治疗胆囊息肉手术中使用的止血方法(①纱条压迫止血法,②液体灌注止血法:去甲肾上腺素2mg加入生理盐水10...
文辉清沈磊刘衍民时鑫王平孙北望曾可伟
关键词:胆囊息肉保胆手术腹腔镜止血方法
文献传递
马来酸曲美布汀对犬胆囊收缩功能的作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马来酸曲美布汀(TM)对犬胆囊术后胆囊收缩功能的作用,并探讨其对保胆术后促进胆囊功能恢复、减少胆汁淤滞和预防胆石复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4只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只。开腹切开胆囊后再缝合胆囊切口,用穿刺针穿刺胆囊并与压力换能器连接。先经胃管对所有犬灌注生理盐水250 mL,记录胆囊内压变化;然后,于实验组灌注溶有TM 300 mg的生理盐水250 mL,对照组灌注牛奶250 mL,分别记录灌注TM和牛奶后胆囊内压的变化。结果经胃管灌注TM和牛奶后胆囊内压的变化值分别为(2.093±0.153)mmHg和(2.730±0.169)mmHg,均显著高于同组灌注生理盐水后的变化值(P<0.05),而且后者较前者差异更为显著(P<0.05)。此外,灌注TM后胆囊内压达最小值的时间为(47.9±3.9)min,晚于灌注牛奶的(38.1±2.9)min(P<0.05)。讨论TM可能通过兴奋迷走神经、影响胃肠激素分泌等机制刺激胆囊收缩,提示TM对促进保胆取石术后患者胆囊收缩功能恢复可能有应用价值。
谭宜将刘衍民文辉清时鑫
关键词:马来酸曲美布汀胆囊收缩功能术后
锁骨上窝异位甲状腺腺瘤1例
2015年
患者男,49岁。因体检彩超发现甲状腺结节半年入院。查体:双侧甲状腺未触及肿大,左侧锁骨上触及一约20mm×40 mm包块,质中,边界清,下界位于胸骨后,未能触及。不随吞咽上下活动,无压痛,甲状腺未触及异常结节。甲状腺彩超示:甲状腺右叶下极见一范围约39 mm×19 mm低回声结节,椭圆形,边界清,内部回声不均。手术中暴露双侧甲状腺,未见异常甲状腺结节,术中探查双侧甲状腺未触及结节,左侧锁骨上窝见一约20 mm×40 mm包块,与甲状腺无联系,包膜完整,血供丰富,为囊实混合性包块,将之完整切除后术中送检,快速冰冻切片报告为甲状腺腺瘤。术后石蜡切片:(送检组织)甲状腺腺瘤。
陈会彬邓大波时鑫陆观傅朝春
关键词:异位甲状腺腺瘤锁骨上窝低回声结节快速冰冻切片甲状腺右叶囊实混合性
犬在腹腔镜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成熟,腹腔镜正向基层医院迅速推广。但众所周知,腹腔镜学习中不可避免要经历一个学习曲线[1,2]。
时鑫龙萍刘衍民
关键词:腹腔镜技术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2014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我院2012年1月~12月7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结果术后1例发生切口感染,腹腔脓肿1例,无其他并发症,明显优于开腹组。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明确诊断、创伤小、痛苦少、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并具有美容效果等优点。
孙勇徐安书傅朝春时鑫李月宏
关键词:阑尾炎腹腔镜阑尾系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