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肠癌
  • 6篇直肠
  • 6篇腹腔
  • 6篇腹腔镜
  • 5篇直肠癌
  • 5篇切除
  • 3篇胰腺
  • 3篇切除术
  • 3篇肿瘤
  • 3篇介入
  • 3篇介入治疗
  • 3篇肠肿瘤
  • 2篇胆囊
  • 2篇胆囊切除
  • 2篇胆囊切除术
  • 2篇低位直肠
  • 2篇冻干
  • 2篇冻干粉
  • 2篇冻干粉针
  • 2篇胰腺炎

机构

  • 10篇南京医科大学
  • 7篇无锡市人民医...
  • 5篇大庆龙南医院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作者

  • 22篇时立平
  • 6篇周宁
  • 4篇陶国清
  • 4篇陆培华
  • 4篇项成
  • 3篇王彤
  • 2篇王守春
  • 2篇杜虎
  • 2篇杜月娟
  • 2篇蒋志阳
  • 2篇李昌祁
  • 2篇李海华
  • 2篇时兢
  • 2篇金东辉
  • 2篇陶国清
  • 2篇冯佳庆
  • 2篇周仁
  • 2篇沈伟
  • 2篇曲宏伟
  • 2篇李国华

传媒

  • 2篇医疗装备
  • 2篇中华胃肠外科...
  • 2篇江苏医药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智慧健康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贵州医药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微创医学
  • 1篇中国肿瘤外科...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7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5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介入治疗
2005年
目的评价经胰血管留置导管持续区域灌注生长抑素和抗生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24例SAP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经右侧股动脉超选择插管至胰腺坏死的供血动脉留置导管,用微泵持续24h灌注生长抑素及抗生素症状消失后拔管.结果灌注治疗后24~48h腹部体征明显改善,7~11d后症状全部消失.结论经胰血管留置导管持续区域灌注生长抑素及抗生素治疗SAP疗效好、病程短、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曲宏伟时立平金东辉李国华
关键词:胰腺炎介入治疗
单孔法与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比较单孔法与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该院同期行单孔LC(68例)与三孔LC(70例)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疼痛程度、镇痛药应用、术后进食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满意度做对比研究。结果与三孔法组相比,单孔法组在手术时间、疼痛程度、镇痛药应用、术后进食时间及术后满意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三孔法LC相比,单孔法LC手术难度增加,但只要熟练掌握,并选择合适的病例,同样安全,无并发症,并且疼痛程度更轻,美容效果更好,病人满意度更高。
时立平王彤
关键词:单孔法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2004—2009年《中华肝胆外科杂志》发表的随机对照研究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分析2004-2009年〈中华肝胆外科杂志〉发表的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 trial,RCT)情况.方法 对2004-2009年〈中华肝胆外科杂志〉72期杂志刊出的所有RCT文献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指标包括收稿时间、发表时间、引文总数、中文引文数、英文引文数、基金资助情况、参研作者人数、文章所属单位等.同时,对临床RCT中单(多)中心研究情况、得出有阳性意义结论情况、研究起始时间、结束时间、病人例数等指标亦进行了提取后分析.结果 2004-2009年〈中华肝胆外科杂志〉共刊出RCT文章135篇,期均RCT数1.88篇,RCT在所有研究类文献中占比为8.7%.RCT研究的平均发文时滞450 d,总引文条数1252条,篇均引文数9.3条.有基金资助的RCT研究53篇,占RCT总数的39%.发表RCT最多的单位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为8篇.临床RCT研究中多中心研究1篇,所有临床RCT均得出有阳性意义的结论.33篇临床RCT研究篇均研究周期45.0个月,共涉及研究对象2705例,平均单篇临床RCT中研究对象数为82例.结论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重视刊载研究证据最强、最有价值的RCT文献.此类研究对国内肝胆外科领域临床诊治和实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陆培华杜虎黄国荣时立平储春强周宁沈伟蒋志阳陶国清
关键词:随机对照研究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介入治疗
2005年
目的评价经胰血管留置导管持续区域灌注生长抑素和抗生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24例SAP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经右侧股动脉超选择插管至胰腺坏死的供血动脉留置导管,用微泵持续24h灌注生长抑素及抗生素症状消失后拔管。结果灌注治疗后24~48h腹部体征明显改善,7~11天后症状全部消失,3天后病人痊愈出院。结论经胰血管留置导管持续区域灌注生长抑素及抗生素治疗SAP疗效好、病程短、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曲宏伟金东辉李国华时立平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介入治疗SELDINGER技术区域灌注胰腺坏死腹部体征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直肠癌手术的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比较评估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我院收入的直肠癌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给予开腹直肠癌根治术,观察组采取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术后近期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手术时间及淋巴结清扫数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排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两组均发生不同程度并发症:切口感染、肠梗阻、尿潴留、吻合口瘘,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0%,较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4.0%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患者安全、可靠,患者术后近期疗效与开腹手术相接近,微创优势更明显,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上应用价值更高。
时立平王彤王琦
关键词:腹腔镜根治术直肠癌
完全经脐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2例回顾性分析
2011年
目的探讨完全经脐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临床应用。方法总结2009年12月—2010年11月实施的32例完全经脐入路LC患者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结果 3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病例转二孔法或三孔法,无中转开腹手术,无手术并发症。结论完全经脐入路LC是安全可行的,且创伤更小,美容效果更好,但手术难度增加。
时立平王彤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腹腔镜
青年人结直肠癌8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本文回顾性分析80例青年人结直肠癌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分析误诊原因。
陶卫东郑海文陶国清周宁时立平时兢
关键词:结直肠癌青年人
60岁以上梗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特点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60岁以上梗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60岁以上结直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右半结肠癌并发肠梗阻18例,采用右半结肠一期切除吻合治疗17例;右半结肠切除,回肠末端造口术1例。左半结肠直肠癌并发肠梗阻38例,左半结肠、直肠一期切除吻合10例;肿瘤切除,近端造口,远端封闭25例;肿瘤近端肠管永久性造口术3例。术后出现并发症12例19例次,死亡2例。结论 对于60岁以上梗阻性结直肠肿瘤,手术方式取决于其身体条件,应重视合并疾病的处理,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是降低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关键。
项成周宁时立平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肠梗阻
原发性小肠肿瘤6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项成周宁时立平
关键词:原发性小肠肿瘤肿瘤临床肿瘤患者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肝动脉多级分支介入治疗肝硬化
时立平
研究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多级肝动脉分支介入治疗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实验组40例肝硬化伴有腹水患者,经导管将干细胞悬液移植入肝脏动脉多级分支血管。对照组搜集40例肝硬化患者资料,治疗方法为静脉输入自体骨髓干细胞悬液。在移...
关键词:
关键词:干细胞移植自体骨髓干细胞肝硬化介入治疗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