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施亮

作品数:44 被引量:754H指数:16
供职机构: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上海市公共卫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发病
  • 16篇流行病
  • 16篇流行病学
  • 15篇糖尿
  • 15篇糖尿病
  • 11篇发病率
  • 9篇死亡率
  • 9篇2型糖尿
  • 9篇2型糖尿病
  • 8篇糖尿病患者
  • 8篇肿瘤
  • 8篇病患
  • 6篇恶性
  • 6篇恶性肿瘤
  • 5篇社区管理
  • 5篇腺癌
  • 5篇2型糖尿病患...
  • 4篇血糖
  • 4篇生存率
  • 4篇患病

机构

  • 44篇上海市疾病预...
  • 2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44篇施亮
  • 24篇吴春晓
  • 24篇顾凯
  • 23篇向詠梅
  • 23篇龚杨明
  • 18篇施燕
  • 18篇李锐
  • 17篇鲍萍萍
  • 17篇黎衍云
  • 15篇杨群娣
  • 15篇王春芳
  • 12篇彭鹏
  • 12篇阮晔
  • 9篇张敏璐
  • 6篇邹珍
  • 4篇郑莹
  • 3篇仲伟鉴
  • 3篇张胜年
  • 2篇施榕
  • 2篇刘美霞

传媒

  • 8篇环境与职业医...
  • 7篇中国癌症杂志
  • 7篇肿瘤
  • 4篇外科理论与实...
  • 4篇上海预防医学
  • 2篇中华内分泌代...
  • 2篇诊断学理论与...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药品评价
  • 1篇内科理论与实...
  • 1篇预防医学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年份

  • 6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4篇2010
  • 2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3—2012年上海市胃癌发病特征分析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 :分析2003—2012年上海市胃癌病例发病特征,并与国际数据进行比较。方法 :选取上海市恶性肿瘤病例报告登记管理系统中记录的2003—2012年诊断的所有胃癌新发病例。国际恶性肿瘤发病数据来自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的GLOBOCAN 2012数据库和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ation Cancer Institute,NCI)监测、流行和终点项目(Surveillance,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EER)18数据库。计算上海市胃癌年平均发病例数、平均年龄、构成比、发病率、年龄别发病率和标化发病率。采用Pearsonχ2检验比较不同时间阶段病理诊断依据、病理类型及诊断时期别构成比间的差异;采用Cochranχ2检验比较不同时间阶段以及地区间的标化发病率。结果 :2003—2012年,上海市胃癌新发病例57 812例,年平均5 781例,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0.89%,发病率为41.88/10万,标化发病率为19.92/10万,位居上海市恶性肿瘤发病的第3位。2008—2012年,上海市胃癌新发病例29 373例,年平均5 875例,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0.19%,发病中位年龄为69岁,平均年龄为67.70岁,标化发病率为18.64/10万;2003—2007年,上海市胃癌新发病例28 439例,年平均5 688例,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1.74%,发病中位年龄为70岁,平均年龄为66.93岁,标化发病率为21.40/10万;2008—2012年标化发病率较2003—2007年显著降低(P<0.001)。2008—2012年上海市胃癌标化发病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2.1/10万)和发达国家(10.6/10万),低于东亚地区(24.2/10万)和中国(22.7/10万)。2003—2007年和2008—2012年这2个阶段胃癌年龄别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在80~84岁达到高峰。与2003—2007年相比,2008—2012年胃癌患者诊断时期别为Ⅰ期、有明确临床分期、有明确病理学分型和最高诊断依据为病理学诊断的患者所占百分比均明显增加(P值均<0.001)。结论 :与2003—2007年相比,2008—2012年上海市胃癌发
彭鹏吴春晓龚杨明顾凯张敏璐向詠梅施亮邹珍鲍萍萍
关键词:胃肿瘤发病率流行病学方法
2016年上海市结肠直肠癌发病和死亡情况与 2002-2016年间的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14
2021年
目的:分析2016年上海市结肠直肠癌发病和死亡的基本情况及其2002—2016年间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的人群基础肿瘤登记管理系统和死因登记系统收集的2002—2016年结肠直肠癌发病和死亡资料,按诊断或死亡年份、性别、部位和年龄组分层分析,计算数量、构成比、粗率、年龄别率、年龄标准化率(简称:标化率)等指标。分析结肠直肠癌发病和死亡数量、粗率、年龄别率和标化率趋势。按性别划分的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发病和死亡标化率也应用Joinpoint软件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分析变化趋势。计算不同诊断年份组合的结肠直肠癌新发病例的部分诊断特征指标的数量和构成比。应用Segi 1960年世界标准人口构成调整计算发病和死亡的标化率。结果:2016年上海市结肠直肠癌新发病例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为9337例和4599人,粗发病率为64.48/10万,标化发病率为24.64/10万,粗死亡率为31.76/10万,标化死亡率为10.13/10万,男性发病和死亡的标化率均高于女性。年龄别发病和死亡的数量和率值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年龄别发病的数量和率值分别在60~64岁组和80~84岁组达到高峰,年龄别死亡的数量和率值均在85岁以上组达到高峰。结肠直肠癌的标化发病率在2002—2016年间以年均1.07%的增速上升,标化死亡率维持稳定状态。结论:按性别或年龄组分层的结肠直肠癌现况和趋势反映了上海户籍人口在相关危险因素、筛查技术应用和诊疗水平发展等方面的变化。以人群为基础的癌症发病和死亡资料可用于减少癌症负担。
吴春晓龚杨明顾凯庞怡鲍萍萍王春芳施亮向詠梅窦剑明付晨施燕
关键词:结肠直肠癌发病率死亡率流行病学
2002—2016年上海市胃肠间质瘤发病和生存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2002—2016年上海市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发病情况和生存情况。方法:采用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的人群基础肿瘤登记管理系统和死因登记系统收集的2002—2016年上海市胃肠间质瘤发病、死亡和随访资料,按诊断年份、性别、年龄组、病理组织学类型和诊断时期别等不同分类进行分层分析,计算例数、构成比、中位年龄和平均年龄等相关统计指标。应用寿命表法计算病例的1~5年观察生存率,应用Elandt-Johnson模型推算0~99岁逐岁的生存概率,再根据EdererⅡ方法计算期望生存率,最终获得病例的1~5年相对生存率。结果:2002—2016年上海市胃肠间质瘤新发病例2148例,占所有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例的0.63%;中位年龄为63岁,平均年龄为(63.24±11.96)岁,男性与女性发病之比为0.89∶1;诊断时的期别中,Ⅰ期占10.66%、Ⅳ期占7.87%、期别不详占67.88%。按肿瘤部位分类,胃间质瘤最多(61.59%),其次是小肠间质瘤(25.05%)。胃肠间质瘤的病例数及其在所在部位恶性肿瘤中的占比均随时间呈增加趋势,其中2014—2016年胃间质瘤病例占所有胃癌病例的2.75%,小肠间质瘤病例占小肠恶性肿瘤病例的16.52%。2002—2013年上海市胃肠间质瘤病例的5年观察生存率为77.93%,5年相对生存率为85.16%,男性病例的各项生存率指标均低于女性。从病例的5年观察生存率和5年相对生存率来看,胃间质瘤病例的这2项生存率指标均高于小肠间质瘤病例,并且病例的生存率随诊断时期别的增加而降低。结论:上海市胃肠间质瘤诊断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病例生存率并没有随时间而提升。诊断时期别不详的病例所占比例较高,Ⅰ期病例所占比例较低且生存率没有提升。本研究为胃肠间质瘤的进一步研究以及预防和控制提供了依据。
吴春晓顾凯庞怡鲍萍萍王春芳施亮龚杨明向詠梅窦剑明施燕付晨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发病流行病学
上海市社区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压及血脂控制情况分析被引量:19
2015年
目的评估上海市社区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压及血脂控制情况,为优化社区糖尿病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上海市社区管理的1 624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根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防治指南的综合控制目标,评估血糖、血压和血脂的达标情况。结果 1 624例被调查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平均值为7.5%±1.7%。患者Hb A1C达到控制目标(Hb A1C<7.0%)的比例为43.6%,血压达标率(<130/80 mm Hg)为14.3%,血脂3项[甘油三酯(TG)<1.7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男性>1.0 mmol/L,女性>1.3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6 mmol/L]达标率为13.2%,Hb A1C、血压和LDL-C同时达标的患者仅占2.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血糖达标的因素为郊区、年龄小、病程长、不控制饮食及中心性肥胖;影响血压达标的因素为郊区、年龄大及超重;影响血脂达标的因素为女性、超重及中心性肥胖。结论目前上海市社区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压和血脂控制达标率不够理想,尤其需关注郊区、超重或中心性肥胖的患者。
杨群娣阮晔黎衍云施亮李锐
关键词:血糖血压血脂
上海市2016年胃癌发病特征及2002年至2016年胃癌发病趋势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分析上海市2016年的胃癌发病特征及2002年至2016年间的胃癌发病趋势变化。方法:利用上海肿瘤登记处收录的2002年至2016年的胃癌数据,计算胃癌发病粗率、世界人口标化率、年龄别发病率、年度变化百分比。采用Segi′s世界标准人口构成调整计算年龄标化率,构建出生队列并计算出生人群发病率,利用Joinpoint软件进行胃癌发病趋势分析。结果:2016年上海市胃癌新发病例数为5979例,男女比例为1.92∶1,粗发病率为41.29/10万,标化发病率为15.85/10万,居发病癌谱第4位。男性标化发病率高于女性,分别为21.19/10万和10.84/10万。2002年至2016年,上海市的胃癌标化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男、女性胃癌标化发病率平均每年下降2.93%(-3.23%、-2.63%)和2.70%(-2.98%、-2.42%)。胃癌的年龄别发病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45岁之前较低,发病率低于10/10万,45岁后开始上升,50岁后增长明显,80~84岁组达到高峰。2002年至2016年期间,35岁以上各年龄组的胃癌发病率整体均呈下降趋势,而其中50岁以下各年龄组胃癌发病率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结论:2016年,上海胃癌标化发病率为15.85/10万,居发病癌谱第4位,2002年至2016年间的胃癌发病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但胃癌仍是上海市居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其发病特征和发病趋势进行分析有助于临床制定适宜的胃癌防治策略。
鲍萍萍吴春晓顾凯庞怡王春芳施亮向詠梅龚杨明窦剑明吴梦吟付晨施燕
关键词:胃癌发病率流行病学
上海市人群2004—2008年胆囊癌生存率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分析上海市2004—2008年发病的胆囊癌患者的生存情况,为胆囊癌综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上海市肿瘤登记处2004—2008年胆囊癌患者的登记和生存随访资料,采用寿命表法和Ederer II法计算不同人口学特征和疾病诊疗特征的胆囊癌患者的观察生存率(OS)和相对生存率(RS)。【结果】2004—2008年上海市胆囊癌患者的5年OS为12.07%,RS为19.32%。不同年龄段胆囊癌患者的5年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75岁及以上年龄段患者的5年OS最低,仅为5.98%。诊断时分期为Ⅰ期、Ⅱ期的胆囊癌患者生存率高于Ⅲ期、Ⅳ期患者。肿瘤部位位于胆囊的患者生存率高于其他部位。腺癌患者与其他病理组织学类型的胆囊癌患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及市、郊区患者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1972—1976年相比,2004—2008年上海市男、女性胆囊癌患者的RS均有所上升。【结论】上海市胆囊癌患者的生存率逐步提高,但与其他常见恶性肿瘤相比生存率仍较低。年龄、肿瘤分期、亚部位、组织学类型对胆囊癌生存率有影响。
邹珍鲍萍萍吴春晓顾凯彭鹏张敏璐施亮向詠梅龚杨明
关键词:胆囊癌生存率流行病学
上海市部分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效果评价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评价上海市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项目实施效果,为在社区推广、开展该项目提供依据。[方法]于2014年8—9月,在上海市徐汇、闵行、松江及金山区的8个社区招募250名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参加自我管理活动。对活动前后糖尿病防治知识、健康行为、健康状况和自我效能进行问卷调查,并检测空腹血糖和血压。比较自我管理活动前后的知识、行为和自我效能的变化采用两配对样本Mc Nemar检验,比较活动前后血糖、血压的变化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所有参加自我管理的患者中男性85人(34.0%),女性165人(66.0%);平均年龄为(68.04±8.91)岁;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下肢血管病变和糖尿病足5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患病率分别为1.6%、11.2%、7.2%、3.6%和1.2%,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高血脂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种慢性病的患病率分别为25.6%、12.4%、75.2%、26.0%和0.8%。活动前后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分别为46.7%和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结束时患者平均每周有3 d以上进行自我血糖监测、平均每周有5 d以上遵循糖尿病健康饮食要求、平均每周有5 d以上进行30 min或以上的有氧运动和按时服药的比例较活动前明显升高(均P<0.05)。活动结束时患者自我效能得分较活动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结束时患者空腹血糖平均水平较活动开始前下降了0.93 mmol/L;过去30 d内由于疾病和紧张、压抑等不良情绪造成的健康状况不良的天数比活动前分别下降了0.77和0.51 d(均P<0.05)。[结论]自我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对糖尿病认知水平、自我管理能力及自我效能,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和健康状况。
黎衍云李锐仲伟鉴杨群娣施亮阮晔
关键词:糖尿病2型自我效能慢性病
上海市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评价上海市社区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等概率抽样方法,抽取2 741例上海市社区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对其基本情况、疾病情况和生存质量进行问卷调查,利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对生存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女性1 596例(占58.23%),男性1 145例(占41.77%);年龄(67.70±9.30)岁;病程中位数为8年,10年以上患者占36.61%;患者自报发生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占13.06%;患有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相关慢性病的比例分别为63.99%、17.22%和11.57%。社区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躯体功能、躯体角色、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感、活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和精神健康8个维度的得分分别为85、100、90、62、75、89、100、80分。生存质量的促进因素主要包括体育锻炼,对上述8个维度均有促进作用,OR值范围1.21-1.91。生存质量的负面因素主要包括:女性(对8个维度均有影响,OR值范围0.50-0.81)、患有慢性并发症/冠心病(均对6个维度有影响,OR值范围分别为0.53-0.75,0.62-0.77)及脑卒中相关慢性病(对5个维度有影响,OR值范围0.57-0.75);其他负面因素包括高龄、低文化程度、低收入。[结论]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采取综合措施,重点包括开展适当的体育锻炼、积极治疗相关合并症或并发症。
祖平施亮施燕仲伟鉴李锐
关键词:2型糖尿病体育锻炼并发症
2016年上海市子宫颈癌发病和死亡情况与2002-2016年的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背景与目的: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更新上海市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及其趋势的统计资料。本文分析2016年上海市子宫颈癌发病和死亡的基本情况及其2002—2016年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的人群基础肿瘤登记管理系统和死因登记系统收集的2002—2016年子宫颈癌发病和死亡资料,按诊断或死亡年份、年龄组分层分析,计算数量、构成比、粗率、年龄别率、年龄标准化率(标化率)等指标,分析子宫颈癌发病和死亡各个维度的数量和率值趋势,标化率应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分析变化趋势。计算不同诊断年份组合的新发病例的部分诊断特征指标的数量和构成比。应用Segi’s 1960年世界标准人口构成计算标化率。结果:2016年上海市子宫颈癌新发病例和死亡人数分别为987例和267人,粗发病率为13.53/10万,标化发病率为8.26/10万,粗死亡率为3.66/10万,标化死亡率为1.87/10万。年龄别发病的数量和率值分别在55~59岁组和45~49岁组达到高峰。年龄别死亡的数量和率值分别在50~54岁组和80~84岁组达到高峰。上海市子宫颈癌的标化发病率在2002—2010年以年均12.51%的增速上升,在2010—2016年则以年均3.12%的增速上升。2002—2016年的标化死亡率以年均4.52%的增速上升。子宫颈癌的病理组织学类型以鳞癌为主,病理学诊断比例和诊断时Ⅰ期比例持续增长。结论:上海市子宫颈癌发病和死亡处于全球较低流行水平,但均在增长,现况和趋势反映了上海户籍人口在相关危险因素、筛查和检测技术应用和诊疗水平发展等方面的变化。加强相关监测和研究有助于调整防治措施,减少负担。
庞怡吴春晓顾凯鲍萍萍王春芳施亮龚杨明向詠梅窦剑明吴梦吟付晨施燕
关键词:子宫颈癌发病率死亡率
上海市成人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特征被引量:32
2010年
目的 采用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项目成人治疗组第三次指南(NCEP ATPⅢ)工作定义,评价上海市社区成人代谢综合征(MS)的流行状况.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上海市35~74岁人群中进行横断面调查,获得有效问卷7414份列入本次分析.结果 按照NCEP ATPⅢ工作定义,MS的粗患病率为19.81%,年龄标化后的患病率为16.21%(95%CI15.37%~17.05%),女性高于男性(22.59%对16.64%,P〈0.01),城市高于农村(20.84%对17.16%,P〈0.01).MS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55岁以上女性患病率显著上升.人群中有3种以上组分的个体比例高达19.81%,各危险因素的组合形式在4项组合中以"中心性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血压"为最多.结论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MS已越来越成为影响上海城乡居民健康和生命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急需对MS作出早期诊断并加强综合防治.
阮晔李锐黎衍云杨群娣施亮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流行病学研究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