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菁

作品数:40 被引量:97H指数:6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6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0篇细胞
  • 16篇基因
  • 10篇WT1基因
  • 8篇肿瘤
  • 7篇白血
  • 7篇白血病
  • 7篇WT1
  • 6篇病理学
  • 5篇胆管
  • 5篇蛋白
  • 5篇基因表达
  • 5篇教学
  • 5篇WT1基因表...
  • 5篇肠癌
  • 4篇胆管癌
  • 4篇异构体
  • 4篇直肠
  • 4篇急性
  • 4篇大肠
  • 3篇直肠癌

机构

  • 3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7篇山西医科大学...
  • 4篇山西省肿瘤医...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大同市第三人...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连云港市第一...
  • 1篇山西省人民医...
  • 1篇山西大医院

作者

  • 39篇徐菁
  • 12篇王宏伟
  • 9篇李灵敏
  • 7篇朱镭
  • 7篇覃艳红
  • 6篇杨涛
  • 5篇王晓晖
  • 5篇张帆
  • 4篇张丽
  • 4篇郗彦凤
  • 4篇乔爱秀
  • 4篇刘青华
  • 3篇李晓红
  • 3篇郭艳琳
  • 3篇张翠明
  • 3篇兰向昀
  • 3篇陈秀花
  • 2篇步鹏
  • 2篇高子芬
  • 2篇叶芳

传媒

  • 6篇山西医科大学...
  • 4篇山西医科大学...
  • 4篇中国药物与临...
  • 3篇白血病.淋巴...
  • 3篇中华血液学杂...
  • 2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山西医药杂志
  • 2篇中华病理学杂...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基础医学教育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2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读《杨振宁》所想到的
2002年
笔者近期读《杨振宁》一书,深深地被这位卓有成就的科学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所感染,时值诺贝尔奖百年之际,从这位1957年诺贝尔奖获得者身上可以给我国广大医学工作者许多启示.
徐菁
关键词:诺贝尔奖科学家宇称不守恒
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检测被引量:5
2008年
1995年Sakaguchi等首次报道在正常小鼠外周血CD4^+T细胞中约有5%~10%的细胞持续高表达CD25分子,称之为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研究发现CD4^+CD25^+Treg通过细胞.细胞直接接触,也可通过分泌IL-10和TGF-β而对局部免疫反应产生抑制作用。目前已证实在卵巢癌、肺癌、乳腺癌、胰腺癌、结肠癌、肝癌等多种实体肿瘤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比例增高,
张帆王宏伟樊卫平徐菁朱镭
关键词:鼠外周血急性白血病患者CD4^+T细胞局部免疫反应TGF-Β
免疫组织化学应用于卵巢交界性肿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19年
卵巢交界性肿瘤(BOT),其组织学形态及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恶性之间,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肿瘤,不是良性向恶性肿瘤生长的过度阶段[1]。BOT组织学形态具有多样性,包括浆液性、黏液性、透明细胞性、子宫内膜样、Brenner性等,卵巢交界性肿瘤发病率占卵巢上皮来源肿瘤的10%左右,其中以浆液性最为常见[2]。卵巢交界性肿瘤发病年龄较轻,育龄期多见,临床发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多在健康体检时发现,后期临床症状包括腹胀、腹痛等局部症状。BOT组织学形态较为复杂,即使经验丰富的病理医师单纯HE诊断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免疫组织化学则成为重要的辅助手段[3]。本项研究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诊断的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交界性肿瘤的免疫标记特点,现报告如下。
刘建中王晓晖徐菁
关键词:组织学形态局部症状免疫组织化学免疫标记临床发病
γ-谷胱甘肽环酰基转移酶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9年
目的检测γ-谷胱甘肽环酰基转移酶(γ-glutamyl cyclotransferase,GGCT)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组织中的表达,探讨GGCT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结直肠肿瘤细胞增殖的关系,进一步探究GGCT表达与CRC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29例结直肠肿瘤组织和其中能收集到的167例癌旁正常组织中GGCT、Ki-67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表达水平,应用SPSS 26.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GGCT在CRC和癌旁组织的胞质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4%和75.4%(P=0.792),而在胞核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7%和74.3%(P=0.045);Ki-67在CRC和癌旁正常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7%和60.5%(P=0.040);cyclin D1在CRC和癌旁正常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2%和12.0%(P=0.030)。GGCT在细胞核中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呈负相关,GGCT在CRC组织中的表达与Ki-67、cyclin D1呈负相关。CRC患者中GGCT核阴性表达组生存期低于阳性表达组。结论GGCT在CRC和癌旁正常组织细胞中的定位存在差异,这一差异主要体现在细胞核上。GGCT在CRC胞核中低表达,癌旁正常组织中高表达。GGCT在CRC细胞中的定位不同,发挥功能不同,胞核上GGCT表达的降低可能与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增加有关,与CRC患者生存预后有关,参与了CRC的发生与发展。
邵晓霞郗彦凤步鹏杜海燕冯皓楠宋鹤徐菁
关键词:KI-67细胞周期蛋白D1
环氧化酶-2、c-erbB-2和Ki67在大肠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06年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c、-erbB-2、Ki67在正常肠黏膜组织、大肠腺瘤和大肠癌中的表达,相互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OX-2、c-erbB-2、Ki67的表达。结果①COX-2、c-erbB-2、Ki67蛋白随着病变程度加重表达逐渐增高(P<0.001,P<0.05,P<0.01)。②在大肠癌中,三者联合检测分析显示:COX-2(+)c-erbB-2(+)组的Ki67平均标记指数显著高于单独COX-2或c-erbB-2阳性组,或共同阴性组Ki67的表达。结论COX-2c、-erbB-2在大肠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三者联合检测有助于大肠癌的细胞增殖活性和恶性程度的判断。
徐菁张帆兰向昀
关键词: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ERBB-2KI67
混合型肝癌伴干细胞特征(细胆管癌型)26例临床病理学观察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混合型肝癌伴干细胞特征(细胆管癌型)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肝脏祖细胞(HPC)的关系。 方法收集26例混合型肝癌伴干细胞特征(细胆管癌型)病例的临床资料,通过光镜、黏液组织化学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进一步探讨其与HPC之间的关系。 结果26例混合型肝癌伴干细胞特征(细胆管癌型)患者年龄51~82岁,中位年龄64岁。所有肿瘤标本均包括细胆管癌和肝细胞癌结构,其中细胆管癌比例占大部分,其特征为肿瘤腺体呈狭小的腔隙状或"鹿角样"排列,彼此之间吻合,纤维间质丰富;在肿瘤的边缘可见小梁样结构的肝细胞癌,这些癌细胞的异型性较小,嗜酸性胞质丰富。21例(80.8%)具有典型的肝内胆管癌结构,肿瘤细胞排列成明显的腺腔结构,纤维间质丰富,伴有黏液产生。细胆管癌、肝细胞癌样梁索状结构、肝内胆管癌在肿瘤中共存,三种组织结构之间彼此移行过渡。肿瘤周围肝组织均有慢性肝病背景,并可见反应性增生的胆小管。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细胆管癌区域中胆管上皮/HPC标志物(CK7、CK9、上皮细胞膜抗原、上皮细胞黏附分子、神经细胞黏附分子、CKIT)几乎均为阳性,与反应性增生的胆小管相似;肝细胞癌样肿瘤区域,CK7和CK19均表达上皮细胞膜抗原和上皮细胞黏附分子,其阳性率分别为80.8%(21/26)和88.5%(23/26),甲胎蛋白和Hep Par-1阳性率分别为46.2%(12/26)和53.8%(14/26),神经细胞黏附分子和CKIT的阳性率分别为84.6%(22/26)和88.5%(23/26),表现出中间状态肝细胞的特点。在肝内胆管癌区域,肿瘤细胞CK7、CK19、上皮细胞膜抗原和上皮细胞黏附分子均呈弥漫强阳性,神经细胞黏附分子、CKIT、Hep Par-1和甲胎蛋白均为阴性。 结论混合型肝癌伴干细胞特征(细胆管癌型)
徐菁张翠明乔爱秀郗彦凤
关键词:胆管肿瘤肝细胞
COX-2、c-erbB-2和Ki67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检测COX-2、c-erbB-2、Ki67在正常大肠组织,大肠腺瘤和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它们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旨在进一步探讨它们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大肠癌的临床诊断及基因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徐菁
关键词:COX-2蛋白C-ERBB-2蛋白KI67蛋白大肠癌
文献传递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髓外淋巴结急性变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提高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急性变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以髓外淋巴结为首发的 CML 急性变患者,结合该例患者的实验室检查、骨髓及淋巴结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遗传学检测等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该例患者曾被误诊为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骨髓表现为典型的 CML 慢性期,淋巴结表现为急变期,大部分呈淋巴母细胞分化,少量呈髓系分化。具有特征性费城染色体及 bcr-abl 融合基因阳性。结论 CML 慢性期患者发生髓外淋巴结急性变少见,正确诊断需结合临床,并综合应用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等多种诊断技术。
白聪刘喜徐菁高子芬
正常人骨髓不同细胞群中WT1基因表达及其异构体比例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本研究探讨WT1基因在正常人骨髓不同分化阶段造血细胞中的表达程度及异构体间比例关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18例正常人骨髓标本中CD34+CD38-、CD34+CD38+、CD15+CD11b+、CD33+CD14+、CD20+CD5-和CD20-CD5+细胞群中总WT1、WT1(+17AA)及WT1(+KTS)的表达。结果表明:与K562细胞相比,CD34+CD38-、CD34+CD38+、CD15+CD11b+和CD33+CD14+细胞群中均存在WT1基因的低表达,且依次逐渐降低;在CD20+CD5-和CD20-CD5+细胞群中未检测到WT1基因表达。在分化程度较低的CD34+CD38-和CD34+CD38+细胞群中以+17AA,+KTS及WT1(+/+)异构体为主,而较成熟的CD15+CD11b+和CD33+CD14+细胞群中以-17AA、-KTS及WT1(-/-)异构体为主。结论:在正常人骨髓细胞中WT1基因的表达随着细胞分化程度提高而降低,造血细胞可能通过其4种异构体比例的调整而发挥抑制或促进分化的作用。
徐菁王宏伟李晓红朱镭张丽张帆覃艳红杨涛
关键词:骨髓WT1基因基因表达
维甲酸诱导HL-60细胞分化过程中WT1基因表达及其异构体比例变化的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HL_60细胞分化过程中WT1基因及其异构体表达水平及比例变化。方法采用ATRA诱导HL-60细胞分化,以硝基四氮唑蓝(NBT)还原实验及细胞免疫标记CD11b检测判断细胞分化程度;即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HL-60细胞在诱导分化过程中总WT1、WT1(17AA+)及WTI(KTS+)的表达,并计算出WT1(+/+)、WT1(+/-)、WT1(一/+)、WT1(-/-)四种异构体的比例。结果ATRA诱导HI。60细胞分化过程中NBT阳性率及CD11b表达阳性率与诱导分化前(0h)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P〈0.001)。随着细胞分化,WT1表达水平由0h的(4.17±2.21)×10^-3降低至96h的(7.53±2.30)×10^-4;17AA+和KTS+两类异构体的比例也逐渐下降,17AA+异构体比例由0h的0.60±0.05降到96h的0.42±0.08(P〈0.05)。KTS+异构体比例由0.53±0.08降至96h的0.41±0.04(P〈0.05);四种异构体的比例变化表现不一致,WT1(+/+)比例由0h的0.32±0.06降至96h的0.17±0.03,而WT1(-/-)比例由0h的0.19±0.04升至96h的0.34±0.05,另外两类异构体比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TRA诱导HL60细胞分化过程中总WT1表达水平逐渐降低,分化前异构体以WT1(+/+)为主,而分化后以WT1(-/-)为主,提示WT1基因可能通过调节四种异构体比例而发挥抑制或促进分化的作用。
徐菁王宏伟杨涛覃艳红李晓红
关键词:维甲酸细胞分化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