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
- 作品数:87 被引量:618H指数:13
-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北方粳稻分子育种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5年
- 本文介绍了北方粳稻分子育种课题的研究情况和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目前主要进行两方面的研究,一方面为特异基因型的鉴定:主要有筛选鉴定出抗旱性材料86份,苗期抗寒性材料40份,后期抗寒性材料629份,抗稻瘟病材料28份,对筛选出的抗旱性材料进行了第二轮聚合杂交,共配组合171个。另一方面是关于遗传与生理基础研究,对穗部性状、粒形、产量和品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另外本文对北方粳稻分子育种材料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合讨论,并讨论北方粳稻分子育种今后的发展方向。
- 王嘉宇徐正进孟军徐海陈温福周淑清
- 关键词:粳稻分子育种北方粳稻育种研究育种材料抗稻瘟病
- 行向对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群体光环境的影响被引量:1
- 2005年
- 调查行向对不同穗型水稻群体光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直立穗型还是弯曲穗型,均是南北行向较东西行向多受光;无论南北行向还是东西行向,直立穗型群体内各高度处光照强度大于弯曲穗型群体;直立穗型品种和弯曲穗型品种均适于南北行向种植。
- 石春玲徐正进徐海张琦
- 关键词:水稻品种光环境直立穗型水稻群体光分布
- 花时性状在籼粳交后代中的表现及其对外部环境的响应被引量:12
- 2011年
- 以籼稻、粳稻和典型籼粳稻杂交衍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试材,研究花时性状在籼粳稻杂交后代中的表现及其对外部环境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花时性状在籼粳稻杂交后代中均呈连续变异,表现出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始花时、盛花时和终花时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始花时与开花持续时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籼粳交后代中,花时与程氏指数相关不显著。籼稻与粳稻的花时性状对外部环境的敏感性不同,与粳稻相比,籼稻更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07:01—08:00的平均气温与籼稻的始花时、盛花时显著负相关,对粳稻影响不显著,14:01—15:00的平均气温与典型粳稻的盛花时呈显著的负相关,日最高气温与籼稻的始花时和终花时呈显著的负相关。无论籼稻还是粳稻,气温高低仅影响花时的早晚,对开花持续时间的长短影响不大。籼稻对空气湿度较粳稻敏感,07:01—08:00,08:01—09:00,10:01—11:00及07:01—15:00的平均湿度与籼稻的终花时呈显著至极显著的正相关,空气湿度对粳稻花时的影响未达显著水平,无论籼稻还是粳稻,空气湿度对开花持续时间均无显著影响。太阳辐射强度对花时性状的影响未达显著水平。
- 马作斌詹瞻程效义高继平何广生刘迪徐海徐正进
- 关键词:水稻花时籼粳交亚种特性
- 东北地区水稻品种与日本引进品种遗传多样性比较被引量:11
- 2011年
- 利用20个表型性状和40个SSR标记,对我国东北18份水稻选育品种和13份日本引进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共检测到82个表型变异和108个SSR等位基因,其中中国东北水稻品种表型变异数和SSR等位基因数分别为72和103个(平均2.54个),日本引进品种表型变异数和等位基因数分别为63和94个(平均2.32个)。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品种间(95%),群体之间(5%)差异较小,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分为5类,日本引进品种没有形成独立的类群。中国东北选育水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高于日本引进品种,并且保留了日本品种94.7%的等位变异。日本水稻品种中可利用的特异等位基因十分有限,已经不能满足东北地区水稻育种发展的需求。
- 李红宇张龙海刘梦红司洋王海泽徐正进赵明辉徐海王嘉宇
- 关键词:水稻表型变异SSR
- 施氮量与栽插密度对粳稻稻米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9
- 2011年
- 以杂交粳稻辽优5218和常规粳稻辽星1号为试材,研究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粳稻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辽优5218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显著高于辽星1号,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两品种的垩白粒率、垩白度和籽粒长宽比无显著影响;增施氮肥或降低密度可提高辽优5218和辽星1号籽粒的蛋白质含量,降低食味值;施氮量与栽插密度对辽优5218和辽星1号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因品种不同有所差异。适量少肥和适度密植可以改善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的营养和食味品质,但杂交粳稻的高垩白粒率和高垩白度只能通过育种手段去改良,栽培措施对其影响小。
- 程效义徐海马作斌何广生刘迪李景波陈温福
- 关键词:粳稻施氮量栽插密度米质
- 生态环境对籼粳交后代株型特性和产量构成的影响被引量:8
- 2013年
- 以两个籼粳稻杂交F2群体(F2-A:晚轮422/沈农265;F2-B:泸恢99/沈农265)为试材,在四川和辽宁同年种植,研究生态环境对株型特性、产量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态环境对株型特性和产量构成因素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从四川到辽宁,株高和穗弯曲度显著提高,而穗长、剑叶长、剑叶宽及剑叶张角则表现出降低趋势。在辽宁,有效穗数、千粒重、结实率以及产量均显著高于四川,每穗粒数则显著低于四川。千粒重、结实率和产量表现为Cw(长剑叶、弯穗)>Cz(长剑叶、直穗)>Dw(短剑叶、弯穗)>Dz(短剑叶、直穗),穗数和每穗粒数以Dz最低,Cz和Cw较高。剑叶长与产量构成因素间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而剑叶宽与每穗粒数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在辽宁,剑叶宽与结实率呈显著负相关。穗弯曲度只在四川分别与结实率及产量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在辽宁则表现为与大多数产量构成因素相关不显著。
- 金峰徐海江奕君赵明珠周平杨莉李茂柏徐正进陈温福郑家奎
- 关键词:生态条件籼粳杂交株型模式
- 籼粳稻杂交后代蒸煮食味品质与亚种分化的关系被引量:11
- 2015年
- 以2个典型籼粳稻杂交重组自交系F8群体(中优早8号×丰锦,计158株系;七山占×秋光,计142株系)为试材,利用程氏指数法鉴别其籼粳属性,同时测定稻米食味品质及淀粉RVA特征值,分析籼粳杂交后代稻米蒸煮食味品质与籼粳亚种性状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1)2个群体程氏指数、口感、综合评分及RVA谱特征值均呈连续分布,大部分株系介于双亲值之间;2)程氏指数与口感、综合评分及各RVA谱特征值的相关不显著或相关系数较小,依据程氏指数划分的类型间口感、综合评分及RVA谱特征值无明显差异,说明籼粳分化对稻米食味品质无直接影响;3)随着口感改善和综合评分的提高,热浆黏度、冷胶黏度、消减值降低、回复值升高,其他RVA谱特征值变化规律性不明显。
- 张佳程海涛徐海夏英俊刘春香徐正进
- 关键词:籼粳稻杂交程氏指数食味品质RVA谱
- 农杆菌介导主要农作物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2年
- 在植物基因工程中,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是比较完善和相对高效的转化方法,但在单子叶植物中应用相对较少。本文对水稻、玉米、小麦等三种重要禾本科植物农杆菌转化法的应用进行了介绍,重点综述了影响转化效率的因素及农杆菌转化法在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及商业方面的应用进展。
- 李浩戈金迪马慧徐海徐正进
- 关键词:主要农作物农杆菌
- 栽培稻的籼粳分化与杂交育种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2年
- 籼粳稻杂交后代易产生超亲变异和优势,蕴藏着巨大的遗传潜力。水稻产量的进一步提升寄希望于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的直接利用,但实现这一目标还面临着许多困难,解决途径有赖于对籼粳分化与杂种优势机理的深入研究。对亚洲栽培稻的起源与分化、籼粳稻分类的方法与评价、籼粳稻杂交育种的历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途径、籼粳分化程度与杂种优势的关系、籼粳稻杂交后代中亚种特性与经济性状的关系及生态环境对籼粳交后代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与展望,为超级稻选育中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的直接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与参考。
- 徐海陶士博唐亮张文忠赵明辉徐凡
- 关键词:水稻籼粳分化籼粳稻杂交
- 利用SSR标记分析黑龙江水稻区域试验品系的遗传多样性被引量:4
- 2012年
- 利用20个表型性状和51个SSR标记分析25份黑龙江省一积温带区域试验品系、20份21世纪推广品种和14份21世纪以前推广品种的的遗传多样性,共检测到92个表型变异和166个SSR等位基因,其中21世纪区试品系表型变异数和SSR等位基因数分别为64,142个(平均2.78个),21世纪推广品种表型变异数和等位基因数分别为78,126个(平均2.47个),21世纪以前推广品种表型变异数和等位基因数分别为82,127个(平均2.49个)。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品种间(94%),群体之间(6%)差异较小。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分为4类,21世纪区试品系形成了独立的类群,其SSR遗传多样性极显著高于21世纪以前和21世纪推广品种,但是黑龙江水稻遗传多样性相对于其他地区仍处于较低水平,应进一步拓宽遗传基础。
- 李红宇张龙海刘梦红徐正进赵子成王海泽赵明辉徐海王嘉宇
- 关键词: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