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会议论文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6篇成像
  • 5篇磁共振
  • 4篇磁共振成像
  • 3篇弥散
  • 3篇DWIBS
  • 2篇动脉
  • 2篇弥散加权
  • 2篇弥散加权成像
  • 2篇加权成像
  • 2篇肝脏
  • 2篇病变
  • 1篇单通
  • 1篇单通道
  • 1篇胆碱酯酶
  • 1篇动脉病变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钝性
  • 1篇钝性损伤
  • 1篇性病

机构

  • 8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8篇徐技峰
  • 7篇张安君
  • 5篇陆孟莹
  • 5篇黄学菁
  • 4篇王国年
  • 4篇龚志刚
  • 3篇詹松华
  • 1篇赵喜
  • 1篇匡勇
  • 1篇陈坤
  • 1篇常跃文
  • 1篇张长青
  • 1篇曾炳芳
  • 1篇顾新丰

传媒

  • 2篇第六届全国放...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第七届全国放...
  • 1篇全国医学影像...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7
  • 4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小孔径正交相控阵线圈与单通道表面柔性线圈的MRI成像质量的比较研究
磁共振成像(MRI)的基础实验研究,尤其是小动物的实验研究在国外开展较为普遍,而国内开展较少,主要原因是缺少高磁场的实验专用机和专用的小孔径实验小动物用正交线圈。国内在进行磁共振动物实验时,大多采用1.5T或3.0T场强...
张安君詹松华赵喜徐技峰
关键词:动物实验MRI成像图像质量
文献传递
背景抑制磁共振弥散成像(D WIBS)技术在肝脏局灶性占位性病变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探讨背景抑制磁共振弥散成像(DWIBS)技术在肝脏局灶性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肝脏局灶性占位性病灶25例49个。其中肝细胞癌9例12灶,肝转移瘤6例18灶,肝囊肿7例16灶,肝血管瘤3例3灶的背景抑制磁共振弥散成像(b=600s/mm2),测量各病灶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并进行比较,利用3D-MIP重建及黑白翻转技术,观察病变显示效果。结果:在b=600s/mm2的图像中,肝脏恶性肿瘤多表现为高信号;肝脏良、恶性肿瘤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细胞癌与肝转移瘤组间、肝囊肿与肝血管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背景抑制的DWI经MIP重建及黑白翻转技术,病变周围组织信号被抑制,得到类PET图像,25例49个病灶,均清晰显示。结论:背景抑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显示病灶方面有一定优势;应用DWI结合ADC值对于肝脏良、恶性占位病变有一定鉴别价值。
张安君詹松华徐技峰黄学菁陆孟莹王国年龚志刚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肝脏肿瘤
背景抑制磁共振弥散成像(DWIBS)技术在临床肝占位性病变中的初步应用
弥散是组织内部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布朗运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作为一种新的功能成像技术,对水分子的这种运动十分敏感,是目前观察活体水分子运动的惟一方法,...
张安君徐技峰黄学菁陆孟莹王国年龚志刚
文献传递
背景抑制磁共振弥散成像(DWIBS)技术在临床腹部病变中的初步应用
本文对背景抑制磁共振弥散成像(DWIBS)技术在临床腹部病变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背景抑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显示病灶方面有一定优势;扩大扫描范围,能发现远处病变,有利于淋巴结转移的检出;应用DWI结合ADC值对...
张安君徐技峰黄学菁陆孟莹王国年龚志刚
关键词:核磁共振弥散成像
文献传递
下肢主干动脉钝性损伤的早期诊断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下肢主干动脉钝性损伤的早期诊断方法,评估其临床使用价值。方法对37例下肢动脉钝性损伤患者(髂外动脉3例、股动脉11例、胭动脉23例,均为单侧损伤,均经术中诊断动脉损伤并已栓塞),采用足背动脉搏动、跗趾远端针刺出血、患侧与健侧跗趾温差、跗趾氧饱和度、多普勒超声和动脉造影作为检查方法。统计学分析比较各种方法符合率的差异。结果足背动脉搏动(符合率为100%)、动脉造影(符合率为100%)、多普勒超声(符合率为96.97%),分别比跗趾远端针刺出血(符合率为24.32%)、患侧与健侧蹲趾温差(54.05%)和跗趾氧饱和度(氧饱和度〈94%,符合率为43.24%)的符合率要高(组间用行×列表x^2检验,P〈0.05)。结论足背动脉搏动、多普勒超声和动脉造影是下肢主干动脉钝性损伤可靠的诊断方法。而足背动脉搏动和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临床上更为简便实用。
常跃文张长青匡勇陈坤顾新丰徐技峰曾炳芳
背景抑制磁共振弥散成像(DWIBS)在鉴别肝硬化结节与肝癌病变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背景抑制磁共振弥散成像(DWIBS)技术在鉴别肝硬化结节与结节性肝癌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肝脏结节性占位性病例18例39个。其中肝硬化结节11例24灶,结节性肝细胞癌7例15灶的背景抑制...
张安君徐技峰黄学菁陆孟莹王国年龚志刚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肝硬化结节肝癌
文献传递
肝脏ADC值对肝硬化进展程度评价的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评价肝硬化进展方面的价值。资料与方法测量比较正常肝脏及ChildA、B、C组肝脏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分析肝硬化患者血清胆碱酯酶(ChE)活力与其肝脏ADC值的相应关系。结果随着肝硬化的进展肝脏ADC值降低,相邻各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DC值的降低与肝脏合成ChE能力的下降相关。结论MR-DWI能早期反映肝硬化病变。肝脏ADC值与肝硬化程度相关,且能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变化。
徐技峰詹松华张安君陆孟莹黄学菁
关键词:肝硬化CHILD分级磁共振成像胆碱酯酶
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在糖尿病足及下肢动脉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本文对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在糖尿病足及下肢动脉病变中的临床应用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3DCE-MRA可以全面观察下腹部、盆腔和下肢动脉的病变,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张安君徐技峰黄学菁陆孟莹王国年龚志刚柳国斌
关键词:糖尿病足动脉病变血管造影磁共振成像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