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承秋
- 作品数:14 被引量:10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徐承秋治疗心房颤动经验被引量:14
- 2012年
- 介绍徐承秋教授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经验。认为房颤其本在肾,病位在心,以心肾阴虚、虚热内盛为主,治疗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在严抓主症、养阴清热为先,用药精当准确及强调调理善后的治疗要点下,辨证施治。
- 周育平杜羽徐承秋
- 关键词:心房颤动名医经验
- 平肝益肾法にょゐⅡ期高血压症治療の临床研究被引量:57
- 1991年
- 高血压病是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特征的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隶属于中医“眩晕”、“头痛”、“肝阳上亢”、“中风”等证范畴。由于本病各分期阶段的病理生理特点不同,血压的升降受自身和环境因素的影响程度各异,为了客观评价中医辨证论治的疗效,我们选择了84例Ⅱ期高血压病(1979年4月郑州会议标准)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治疗组)63例和复方降压片对照组(对照组)21例进行了临床研究。
- 徐贵成徐承秋张大荣
- 关键词:高血压
- 徐承秋治疗胸痹心痛临证经验被引量:3
- 2008年
- 徐承秋教授从医50余年,中西医兼擅,在治疗心血管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有幸随师学习,获益匪浅。在此,笔者谨将徐师治疗胸痹心痛的学术思想予以概括。
- 刘秀娟徐承秋
- 关键词:胸痹心痛心血管疾病辨治经验
- 心康口服液治疗阿霉素所致心脏毒性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1994年
- 15例用阿霉素所产生的心电图异常和心动过速患者应用心康口服液治疗,药后66.7%病人心动过速可治愈,33.3%症状缓解,4例心电图异常者用药后3例恢复正常。
- 林洪生徐承秋
- 关键词:心动过速阿霉素中医药疗法药物副作用
- 平肝益肾法治疗Ⅱ期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
- 1992年
- 本文以Ⅱ期高血压为研究对象,设63例为治疗组,21例为对照组。治疗组分为肝阳上穴、肝肾阴虚及肝风痰浊三个证型拟定中药方剂。对照组应用复方降压片。观察疗程8周。结果:二组降压效果虽无差异,但在症状改善、心电图改善、血脂降低、心功能改善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方面,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 徐贵成徐承秋张大荣
- 关键词:高血压
- 徐承秋辨治重症肌无力验案1则
- 2012年
-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nis,MG)是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介导、免疫细胞依赖性、补体参与的神经肌肉接头(NMJ)处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临床上难治性疾病之一。徐师近治一例持续进展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 黄倜徐承秋
-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中医药疗法医案
-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被引量:11
- 1989年
- 冠心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已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北京地区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率可能居全国之首。近十余年,我国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专家,应用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塞,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为此,本刊特邀请几位心血管病专家谈谈个人的经验和体会,供读者参考。廖家桢教授(北京中医学院):《素问·痹沦》说:“心痹者,脉不通”《素问·五病篇》也指出:“邪在心,则病心痛”这些论述反映了包括冠心病在内的某些“心痛”的病机。分析冠心病的舌、脉、症,我认为其基本病机气虚血瘀,气虚为本,血瘀为标。从气血相关的理论出发,气病可有气滞和气虚之分,但二者皆可致瘀,气滞血瘀是实证,气虚血瘀则为本虚标实。据我观察,冠心病属气虚血瘀者十之有七。
- 廖家桢许心如翁维良陈可冀徐承秋戴瑞鸿
- 关键词:中医药冠心病
- 缩窄性心包炎合并结核性胸膜炎一例治验被引量:1
- 2012年
- 缩窄性心包炎多由渗出性心包炎演变而来。渗出性心包炎多有发热、食欲不振、无力等全身症状,但多数病例因急性阶段隐匿未被发觉,形成时间可数月至数年,就诊时已成缩窄性。
- 戚大微李薇尚文玲徐承秋
- 关键词:缩窄性心包炎结核性胸膜炎渗出性心包炎治验食欲不振全身症状
-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辨治被引量:2
- 1989年
-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简称‘病窦’)是1968年首先由Ferrer氏命名。它主要是由于窦房结的起搏功能或是窦房传导功能减退,而出现以窦性心动过缓、窦房阻滞、窦停搏为主的心律失常,从而呈现迟脉或结脉;
- 廖家桢徐承秋陈可冀武泽民
- 关键词:心律失常窦房结综合征辨证论治
- 从肝肾论治高血压病研究近况被引量:4
- 1990年
- 高血压病是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特征的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隶属于中医“眩晕”、“头痛”“中风”等范畴,发病与肝肾关系密切。治疗的目的在于调理肝肾阴阳,恢复机体的自稳调节机能。本文就近年来从肝肾论治高血压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概况作一综述。一、肝肾阴阳失调是高血压病的病理基础中医认为,肝主藏血,体阴而用阳。肾主藏精,为阴阳之本。肝之与肾,乃母子相生,乙癸同源。肝肾交融,使阴阳升降有序,气血调达,血压得以维持正常,故可认为肝肾为全身阴阳气血的调节中心。
- 徐贵成徐承秋张大荣
- 关键词:从肝肾论治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