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承敏

作品数:52 被引量:174H指数:7
供职机构: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厅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 3篇理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0篇二甲基甲酰胺
  • 6篇毒性
  • 6篇二甲基乙酰胺
  • 5篇多氯联苯
  • 5篇职业病
  • 4篇职业病危害
  • 4篇中毒
  • 4篇三甲基氯化锡
  • 4篇色谱
  • 4篇色谱法
  • 3篇气相
  • 3篇污染
  • 3篇限值
  • 3篇限值研究
  • 3篇相色谱
  • 3篇健康
  • 3篇二噁英
  • 2篇电焊
  • 2篇噪声
  • 2篇职业病危害控...

机构

  • 51篇浙江省医学科...
  • 2篇杭州市余杭区...
  • 1篇天津大学
  • 1篇杭州市萧山区...
  • 1篇台州市中心医...

作者

  • 51篇徐承敏
  • 46篇钱亚玲
  • 22篇柴剑荣
  • 20篇张幸
  • 19篇路艳艳
  • 16篇阮征
  • 15篇唐红芳
  • 13篇吴昊
  • 9篇刘丹华
  • 6篇俞苏霞
  • 5篇吴南翔
  • 4篇朱海豹
  • 4篇孙川
  • 3篇朱丽瑾
  • 3篇王晗
  • 3篇潘吉
  • 3篇肖芸
  • 3篇蒋兆强
  • 3篇陈钧强
  • 3篇陈伟国

传媒

  • 19篇中华劳动卫生...
  • 6篇环境与职业医...
  • 5篇中国工业医学...
  • 4篇职业与健康
  • 4篇中国职业医学
  • 3篇预防医学
  • 2篇卫生研究
  • 2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工业卫生与职...
  • 1篇浙江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卫生工程...
  • 1篇第十二次全国...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6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宫内和哺乳期接触多氯联苯118和126对雄性仔鼠生殖功能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宫内和哺乳期接触多氯联苯(PCB)118和PCB126混合物对雄性子代大鼠生殖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浙江某地母乳混合样中PCB118和PCB126含量及比例,按10、100和500倍配制成剂量为0.096、0.96和4.8μg TEQ/kg的混合物,在孕15 d对SD大鼠进行一次经口染毒,对母鼠的体重、雄性子代各发育阶段的肛门生殖口距离(AGD)和体重、脏器重量、精子计数及血清中睾酮水平等指标进行评估。结果各剂量组对母鼠没有明显毒性,0.96和4.8μg TEQ/kg组雄性仔鼠出现体重增加迟缓、AGD及精子数减少现象;雄性生殖器官如附睾、前列腺和精囊的重量改变只发生在出生后70日龄(PND70)4.8μg TEQ/kg组和0.96μg TEQ/kg组(附睾);血清睾酮水平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结论宫内和哺乳期接触PCB118和PCB126混合物在未观察到母体毒性剂量下能延迟子代雄性大鼠生长发育进程,并对其生殖系统产生损害。
徐承敏柴剑荣钱亚玲
关键词:雄性生殖毒性多氯联苯
职业性皮肤接触评估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07年
徐承敏钱亚玲张幸
关键词:皮肤接触
关于噪声职业卫生标准的几点理解及建议被引量:1
2010年
卫生部于2007年修订(颁布)了多项职业卫生标准,标准在体例、术语等方面进行了统一,在应用时更加规范、便利。其中,关于工作场所噪声职业卫生限值及测量方法有较大修改,与原标准相比有许多优点,但有些内容也值得进一步完善。以下是我们对新标准的理解,与大家共同探讨。
柴剑荣钱亚玲俞苏霞唐红芳徐承敏
关键词:职业卫生标准噪声
GSTT1及GSTM1和CYP2E1基因多态性与二甲基甲酰胺所致肝脏损害的关系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GSTT1、GSTM1和CYP2E1基因多态性与二甲基甲酰胺(DMF)作业人员肝脏损害的关系。方法以某皮革厂69名肝功能异常的DMF作业人员为病例组,选取与病例组相似岗位、DMF接触水平相近而肝功能正常的125名工人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PCR—RFLP方法分别对GSTT1、GSTMI和CYP2EIPstI位点基因进行分型。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中GSTMI阳性和GSTM1阴性的分布频率分别为59.42%、38.40%和40.58%、61.60%,两组间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携带GSTM1阳性基因型个体发生肝功能异常的风险是GSTM1阴性基因型个体的2.34倍(OR=2.34,95%CI:1.29~4.29)。而GSTT1和CYP2E1PstI位点不同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没有明显差异。结论携带GSTM1阳性基因型个体的DMF作业人员发生肝功能异常的风险性可能增加。
徐承敏钱亚玲朱丽瑾项橘香柴剑荣阮征张幸
关键词:二甲基甲酰胺谷胱甘肽转移酶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
2009年
目的通过对同一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的对比验证,以提高评价水平。方法某项目控制效果评价检测结果与类比调查相同作业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并将预评价与控制效果评价两个主要评价环节进行比较。结果控制效果评价检测结果电焊烟尘监测点合格率80%,噪声监测点合格率71.2%,化学毒物中有一监测点锰及其无机化合物浓度超标;类比调查与控制效果评价相同作业点的检测结果有差异;预评价与控制效果评价结论基本相同。结论评价单位应做好预调查;在进行类比时应注意工艺、作业方式和布局设置的异同;企业提供真实的资料;监督部门应加强监管。
路艳艳钱亚玲徐承敏
关键词: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中国与日本职业健康监护体系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开展职业健康监护是保护劳动者健康权益的重要内容,是世界大多数国家法律规定的雇主的义务,也是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积极推进的工作。但是世界各国的法律、法规对职业健康监护的范畴和具体规定有很多不同之处。日本是亚洲较早制订职业安全卫生法律的国家,
钱亚玲徐承敏陈钧强吴昊肖芸张幸
关键词:职业健康监护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劳工组织法律规定健康权益
二甲基乙酰胺毒性及代谢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0年
二甲基甲酰胺(N,N-dimethvlformamide,DMF)和二甲基乙酰胺(N,N-dimethvlacetamide,DMAC)是2种在工业上常用的有机溶剂,易通过皮肤和呼吸道吸收。DMAC和DMF均能与水、醚、酮、酯等完全互溶,具有热稳定性高、不易水解、腐蚀性低、毒性小等特点。DMF广泛用于有机合成、无机化工、农药、石油、合成纤维、人造革、医药工业和其他行业。
路艳艳徐承敏钱亚玲张幸
关键词:二甲基乙酰胺毒性代谢
吸入氧化铜烟雾致金属烟热事故一起被引量:1
2018年
职业中毒病因调查法是判定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中毒的是否有因果关系最常用的方法[1]。我们用该方法对一起吸入氧化铜烟雾导致金属烟热进行了调查,并最终建立因果关系,明确病因,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钱亚玲阮征李峰徐承敏路艳艳柴剑荣唐红芳
关键词:金属烟热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中毒病因调查
某固体废物拆解基地环境中类二噁英多氯联苯污染水平分析被引量:15
2007年
目的了解某废旧变压器、电容器拆解基地环境中类二噁英多氯联苯(dioxin-likePCBs,DL-PCBs)的污染水平及其分布情况。方法于2005年12月,采集该地区空气、大气颗粒相、河水、土壤、蔬菜等样品,并对样品进行提取、净化,采用同位素内标法、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双聚焦磁式质谱联用仪(HRGC-HRMS)测定样品中DL-PCBs的含量。结果拆解场及周边空气中DL-PCBs浓度为4031.77~4942.34pg/m3,TEQ为1.832~2.666pg/m3;大气颗粒相中DL-PCBs浓度为325.45~3499.77pg/m3,TEQ为0.3709~1.5363pg/m3;土壤中DL-PCBs含量为2316.59~19100.30pg/g干重,TEQ为1.358~15.264pg/g干重;水中DL-PCBs浓度为5.731~237.640ng/L,TEQ为2.585~73.046pg/L;蔬菜中DL-PCBs含量为1078.45~1620.04pg/g湿重,TEQ为0.7783~1.1262pg/g湿重。在空气、大气颗粒相、土壤、水、蔬菜样品中,PCB-118的含量均为最高;PCB-126的TEQ最高。在无邻位PCBs中,PCB-77的含量最高;在单邻位PCBs中,PCB-118的含量最高,其次是PCB-105、PCB-156和PCB-167。除PCB-169在空气样品中未被检出外,12种同族异构体在空气、大气颗粒相、土壤、水、蔬菜样品中均被检出。结论该地区自然环境受到DL-PCBs的严重污染,并已转入至蔬菜中。建议今后开展DL-PCBs对该地区人群的健康影响及对食品的污染状况的研究。
俞苏霞蒋世熙鞠莉柴剑荣吴南翔徐承敏张幸
关键词:环境污染
甲苯、异丙醇、丙酮在活性炭上的竞争性吸附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条件下甲苯、丙酮和异丙醇在活性炭上的吸附量来观察其竞争性吸附情况,探讨可能存在的机制,以减小采样误差,正确评估劳动者的健康危害情况。方法配置0.4、1、2和4倍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的标准气体,设置0.1、0.15和0.2 L/min 3个流量组。使用活性炭管进行采样,每组采集3个样品,以气相色谱仪测定样品含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得标准曲线线性良好且样品浓度均在线性范围内;当解吸液中含1%异丁醇时,对甲苯和丙酮的解吸无显著影响;0.1、0.15和0.2 L/min 3个流量组的活性炭吸附量组间RSD范围在0.51%~1.80%之间,除甲苯在0.4倍PC-STEL条件下和异丙醇在1倍PC-STEL条件下的测量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2倍和1倍PC-STEL浓度下,丙酮与甲苯和异丙醇共存时,丙酮吸附量明显减少;异丙醇与甲苯共存时,异丙醇吸附量略有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苯、异丙醇和丙酮极性不同,在活性炭上存在竞争性吸附现象。在今后的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测定方法的研制及修订中,应该从吸附和解吸两方面考虑多种有毒物质共存时对采样及分析结果的影响。
孙思雨徐承敏阮征钱亚玲朱海豹吴南翔
关键词:甲苯异丙醇丙酮活性炭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