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扬
- 作品数:11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国家林业局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 皖南山区森林碳储量及其动态变化被引量:9
- 2018年
- 基于全国第七次、第八次、第九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安徽省皖南山区的清查数据,运用生物量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对皖南山区森林碳储量及其动态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皖南山区森林碳储量从2004年的4 491.01万t增加到2014年的6 223.13万t,年平均净增173.21万t,年平均净增率3.86%。乔木林占森林碳储量主导地位,比重不断提高,由2004年的74.99%增加到2014年的79.85%。乔木林中,中龄林碳储量、面积均占优势,幼幼龄、中幼龄、成熟林碳储量均增加,中龄林面积减少,幼龄林、成熟林面积增加,幼幼龄、中幼龄、成熟林碳密度总体呈增加态势。8个主要乔木树种的碳密度总体上呈增加趋势,杉木、阔叶混交林、马尾松、针阔混交林、栎类在乔木林中占优势,阔叶混交林碳储量和面积表现出显著增加,杉木、马尾松有所减少。总体来看,皖南山区森林碳汇发展水平仍然不高。因此,今后在增加森林面积的同时,仍需采取合理经营管理措施,促使森林质量和碳汇水平不断提高。
- 毛行元徐志扬
- 关键词:森林碳储量碳密度
- 基于TM影像的华安县桉树林生物量遥感估测被引量:2
- 2016年
- 以华安县桉树林为研究对象,基于最近的2008年20块桉树林固定样地和同期Landsat5 TM影像,选用20个自变量,建立多元线性生物量遥感信息模型,并采用8个检验样本对模型进行检验,总体预估精度达到83.58%,均方误差为1.42t/hm^2,利用建立的多元线性模型反演生成华安县桉树林生物量分布图,估测华安县桉树林总生物量为404 765.316t,公顷生物量为32.344t/hm^2。
- 徐志扬冯仲科胡建全郑姚闽刘诚
- 关键词:生物量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桉树林
- 晋安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更新技术的探究
- 2010年
- 以晋安区为例,介绍了1997年二类调查小班数据建档更新与信息系统的建立,叙述了本次二类调查与应用网络版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更新小班变化卡片获取小班数据的过程,分析了1997年二类调查与本次二类调查的内在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从侧面反映了最近一次福建省二类调查以及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先进性与目前尚存在的问题。
- 徐志扬陈溪兴
- 上海市崇明三岛林业定位及发展方向
- 2010年
- 介绍了崇明三岛的基本情况,提出崇明是一个森林花园、绿色产业和现代化生态岛区的战略定位。按照"三环护岸、四轴连贯、四片建景、公园星布、廊道连接"的指导思想,将崇明建设成森林花园岛和生态人居岛。
- 陈溪兴徐志扬
- 关键词:绿化覆盖率
- 基于GIS的华安县林地景观格局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基于华安县2008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将林地景观分为11个景观类型,在ArcGIS 10.2和Fragstats4.2软件支持下,利用景观水平指数和景观类型水平指数对林地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林、阔叶林、杉木林、经济林、桉树林、竹林景观在全县林地景观中占优势,整体上林地景观异质性程度较高,多样性丰富,均匀度较高,呈现一定的破碎状态。杉木林破碎化程度高,与外界物质能量交换程度也较高,而整体上11个景观类型聚集度水平均较高。
- 徐志扬胡建全徐旭平
- 关键词:林地景观异质性GIS
- 基于ArcEngine的大样地中群团样地的自动生成研究
- 2016年
- 在大样地群团样地布设中,通过生成大样地中心点并进行点复制平移,得到群团样地的中心点,然后以中心点生成样地正方形,即可完成群团样地布设。文章针对该技术流程,基于Arc Engine技术开发Arc GIS工具插件,解决按指定边长参数由样地中心点生成样地的技术问题。实践表明,应用该工具插件由样地中心点批量生成样地,可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在样地布设及森林资源监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徐志扬
- 关键词:ARCENGINE自动生成
-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样木位置图自动成图技术研究
- 2014年
- 针对森林资源清查样地样木位置图绘制现状,探索样木位置图自动成图技术,提出开发样木位置图自动成图软件,以期为提高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提供技术支撑。程序将样木位置信息封装在CTree类中,使用ADO实现了对数据库的播入、更新,并通过GDI对象封装绘图函数实现样木位置图的自动生成。
- 徐志扬
- 关键词:自动成图森林资源连续清查MFCADOGDI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马尾松树高曲线模型被引量:7
- 2015年
- 基于福建省南平市2013年森林资源清查实测的121对马尾松平均木数据,应用BP神经网络建模技术建立树高预测模型。经反复训练和优选,得到最优模型结构为1∶5∶1,决定系数为0.855,均方误差为2.603 2。结合传统5个树高曲线方程,利用38对平均木检验数据分别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拟合和预测效果都优于传统方程,可以作为有效的树高预测技术。
- 徐志扬
- 关键词:马尾松树高曲线BP神经网络模型
- ViewGIS矢量图关键字转换方法探讨
- 2010年
- 对ViewGIS软件矢量图关键字前后期组成进行比较,分析了关键字代码转换方法,基于图层数据库与系统数据库编写简易实用的数据库处理程序将经营代码编码的关键字转换为行政代码编码的关键字,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字化成果提供基础材料。
- 徐志扬
- 关键词:关键字系统数据库
- 安徽省森林碳储量及碳密度特征研究被引量:5
- 2018年
- 基于安徽省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利用生物量—蓄积量转换模型,从不同森林类型、起源、龄组、优势树种(组)等方面进行分析,运用生物量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对安徽省森林碳储量及碳密度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安徽省森林碳储总量为11 843.59×10~4t,平均碳密度29.93 t/hm^2,其中乔木林碳储量为9 790.17×10~4t,占森林总碳储量的82.66%,乔木林平均碳密度为31.72t/hm^2,碳密度大小排序为:阔叶林>针阔混>针叶林,经济林、竹林碳储量为2 053.42×10~4t。乔木林中,天然林的面积、碳储量略小于人工林,但天然乔木林各龄组碳密度均大于人工林;阔叶混交林、杨树、马尾松、杉木、针阔混交林、栎类、针叶混交林的面积、碳储量占优势,其中又以阔叶混交林为最大,面积、碳储量均超过乔木林的28%。文章指出安徽省乔木林碳密度水平仍然不高,今后在增加森林面积的同时,仍需采取合理经营管理措施,促使森林质量和碳汇水平不断提高。
- 胡建全徐志扬
- 关键词:森林碳储量碳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