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卫益
- 作品数:45 被引量:311H指数:6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尿液常规智能审核规则验证与改进的多中心研究被引量:15
- 2020年
- 目的对前期建立的尿液常规智能审核规则(含复检规则和人工审核规则,简称智能规则)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验证及改进研究,以提高智能规则的临床适用性。方法智能规则的验证与改进,共收集2019年3月至9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烟台毓璜顶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以及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等6家医院门诊或住院患者尿液标本31456份,其中3105份标本以镜检结果及人工审核为参考用于智能规则的验证与调整,28351份标本以100%人工审核为参考用于改进后的智能规则临床适用性的验证。结果原发布智能规则中的人工审核规则存在8.59%(202/2352)的无效审核率以及8.84%(208/2352)的无效拦截率,复检规则的假阴性率和复检率与前期结果相似。依据大数据深度分析结果和8家医院(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技术骨干的讨论,增加了1条复检规则和4条人工审核规则、删除了2条人工审核规则,并对人工审核标准进行了统一,形成了改进后的智能规则。其中,复检规则的假阳性率、假阴性率(漏诊率)及复检率没有明显变化,分别为14.72%(457/3105)、4.06%(126/3105)及24.73%(768/3105);人工审核规则的无效审核率、无效拦截率均降到0;智能规则的人工审核率、自动审核通过率分别为50.89%(1580/3105)、49.11%(1525/3105)。智能规则的大样本验证结果与之相一致。结论多中心大样本验证显示改进后的智能规则具有良好的临床适用性。
- 王力郝晓柯杨大干蒋黎孙成铭史伟峰伍勇吴卫刘家云徐卫益张娟杨丽萍蒋丽娟袁金玲金晶王刚强俞倩熊志刚王臣玉蒋舒娜廖金凤何贝崔巍
- 关键词:尿分析人工智能多中心研究
- 外周血有核红细胞自动化检测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09年
- 金胜航赵昕峰曹寒沁徐卫益
- 关键词:血细胞分析仪有核红细胞显微镜计数
- 未成熟粒细胞计数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诊断与预后观察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评价未成熟粒细胞(IG)计数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中的诊断价值及预后观察,为SIRS的诊断和疾病的预后提供新的检验指标。方法选取易引起SIRS的患者207例,连续监测其IG动态变化与疾病进展的情况。采集EDTA-2K抗凝血标本,用Sysmex XE-2100血液分析仪进行全血细胞计数和IG计数,同时测定C-反应蛋白(CRP)和前降钙素原(PCT)。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确定各参数用于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连续观察同一患者三项指标的动态变化与临床表现的情况。结果将IG绝对计数IG#>0.165定为诊断SIRS的cut-off值,AUC为0.78,灵敏度为62.2%,特异度为73%;IG相对计数IG%>2.55%时,AUC为0.771,灵敏度为54.1%,特异度为94.6%;CRP>64.15mg/L定为阈值,AUC为0.716,灵敏度为67.6%,特异度为75.7%;PCT>0.33mg/L定为阈值,AUC为0.772,灵敏度为75.7%,特异度为70.3%。结论 IG计数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中的诊断及预后观察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许青陈保德潘巍徐卫益
- 关键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前降钙素原
- 使用血细胞分析仪后标本复查标准的制定及临床应用
- 血细胞分析仪的普遍使用,提高了临床血液学检验的质量和效率。然而,这类仪器在鉴别血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等方面还不够完善,目前仅可作为全血细胞分析的过筛手段。一方面如果完全依靠仪器检测结果,不加以分析和复查直接发出报告,会向临床...
- 金胜航陈保德徐卫益吴敏瑾
- 文献传递
- 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正常参考范围的调查
- 目的制定UF-1000i尿有形成分分析仪(简称UF-1000i)各参数的正常参考范围;方法用UF-1000i测定本院301例(其中男性163例、女性138例)健康体检者中段尿标本,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UF-100...
- 徐卫益吕俊霞王颖张婷
- 关键词:尿液
- 文献传递
- 尿液自动化分析显微镜复检规则的建立及应用
- 2012年
- 目的通过对尿液干化学、有形成分分析和显微镜镜检结果的综合判断,建立显微镜复检规则并对其进行应用评价。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2月门诊和住院患者1480份中段尿标本,其中1150份用于建立显微镜复检规则,330份用于规则验证;收集健康体检者尿液标本301份,用于尿沉渣镜检和UF-1000i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参考范围的建立。以镜检结果为标准,建立显微镜复检规则,并计算复检规则的真阳性率、假阳性率、真阴性率、假阴性率和复检率对规则进行验证。结果尿沉渣镜检的参考范围:RBC为0~4/HP,WBC为0~6/HP,管型0~偶见/LP;UF-1000i的参考范围:RBC为0~13.0个/μl(男)、0~33.0个/μl(女);WBC为0~10.0个/μl(男)、0~19.0个/μl(女);上皮细胞(EC)为0~6.0个/μl(男)、0~25.0个/μl(女),管型为0~1.3个/μl(男)、0~0.84个/μl(女)。按照制定的复检规则,1150份建立复检规则标本中需复检547份,复检率47.6%,主要以干化学隐血(BLD)与有形成分分析仪红细胞(URBC)不符、尿干化学PRO与有形成分分析仪管型不符为主。用于规则验证的330份标本中真阳性率29.7%、假阳性率30.6%、真阴性率38.2%、假阴性率1.5%、复检率58.8%,且假阴性病例中无严重或活动性肾病患者。结论本实验建立的显微镜复检规则假阴性低,复检率适中,是一套较完善的复检方案。
- 徐卫益陈保德许青张婷
- 关键词:尿液自动化分析复检规则
- 淋巴细胞参数在筛选淋巴细胞增殖及反应性增生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参数在淋巴细胞增殖及反应性增生疾病筛查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健康对照组128例、淋巴瘤患者100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35例、淋巴细胞反应性增生(RL)患者34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5例。分别用Sysmex XE-2100血液分析仪进行外周血血细胞分析,记录相应淋巴细胞参数值,并对其进行疾病组与对照组差异比较分析;以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OC曲线)评价各淋巴细胞参数在筛选淋巴细胞增殖及反应性增生疾病患者中的作用。结果高荧光淋巴细胞(HFL):对照组0.008±0.008,淋巴瘤组0.016±0.058,MM组0.019±0.063,RL组0.040±0.070,CLL组0.388±0.158,RL组和CLL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细胞百分率(LY%):对照组34.4%±5.9%,淋巴瘤组26.6%±13.1%,MM组31.0%±13.1%,RL组29.2%±15.4%,CLL组44.5%±38.5%,淋巴瘤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淋巴细胞结构参数-X(LY-X):对照组833.5±22.7,淋巴瘤组867.9±28.5,MM组867.9±26.6,RL组859.2±27.8,CLL组894.0±65.4,除CLL组外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淋巴细胞结构参数-Y(LYY):对照组659.6±23.0,淋巴瘤组669.4±43.5,MM组665.9±37.1,RL组665.9±40.0,CLL组778.4±152.1,淋巴瘤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Y-X筛选淋巴细胞增殖及反应性增生疾病患者ROC曲线AUC=0.819,截断值(cutoff值)为842.5时敏感度为80.5%,特异度为60.1%。结论淋巴细胞参数,尤其是LY-X能敏感地反应淋巴细胞的形态变化,有助于筛选淋巴细胞增殖及反应性增生疾病患者。
- 徐卫益胡海莹汤冬琴
- 关键词:XE-2100血液分析仪
- 外周血有核红细胞自动化检测的临床应用
- 血液中出现有核红细胞(NRBC)是由于幼稚的骨髓红系细胞释放入外周血所致。健康成年人血液中无NRBC,但在新生儿或幼儿血液中可见。外周血出现多为晚幼红细胞,但也可见中幼红细胞或更幼稚的红细胞(如红血病、红白血病)。一旦成...
- 金胜航曹寒沁徐卫益
- 文献传递
- 恶性疟复发伴溶血尿毒综合征1例
- 2012年
- 恶性疟高发于非洲热带地区,目前国内少见且为散发病例。其为由恶性疟原虫感染所致的传染病,常以畏寒、发热、头痛为首发症状,并发症多,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红细胞内期,疟原虫裂殖子破坏红细胞,裂殖子和疟原虫的代谢产物、残余和变性的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碎片等一并进入血流;其中相当一部分可被多形核白细胞及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细胞吞食,
- 余婷婷娄域峰徐卫益
- 关键词:恶性疟溶血尿毒综合征复发
- 微量白蛋白尿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的关系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筛查普通人群微量白蛋白尿(MAU)的患病率,并分析代谢综合征(MS)不同组分与MAU的关系。方法对进行体检的1654例健康人群测定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血脂、尿微量白蛋白和肌酐等指标,分组统计MAU的患病率及与MS各组分的关系。结果MAU组年龄、体重指数、血压、空腹血糖和血脂水平均显著高于无MAU组。MAU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为8.1%,随着年龄的增长,MAU的患病率有增高的趋势,60岁以后显著增高。各代谢异常组MAU的患病率显著增高,以MS组患病率最高,达20.7%。肥胖、高血压、高血糖、血脂紊乱和年龄是MAU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御值分别为3.11、2.99、2.54、1.62、1.22。结论肥胖、高血压、高血糖、血脂紊乱和年龄是MAU发生的主要风险因素,对中老年人和代谢异常人群进行MAU的筛查是必要的。
- 邓素君陈保德徐卫益付雅洁
- 关键词:微量白蛋白尿患病率代谢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