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刚

作品数:16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齐齐哈尔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液
  • 4篇血液流变
  • 4篇血液流变学
  • 4篇藻酸双酯钠
  • 3篇心肌
  • 3篇血粘
  • 3篇血粘度
  • 3篇全血粘度
  • 2篇动脉
  • 2篇心病
  • 2篇心肌梗死
  • 2篇血管
  • 2篇压积
  • 2篇治疗冠心病
  • 2篇细胞
  • 2篇流变学
  • 2篇梗死
  • 2篇冠心病
  • 2篇红细胞压积
  • 1篇电图

机构

  • 11篇齐齐哈尔市第...

作者

  • 11篇徐刚
  • 5篇赵晓娣
  • 2篇张旭红
  • 2篇张春辉
  • 2篇刘杰
  • 1篇宁淑范
  • 1篇房松
  • 1篇王玉凤
  • 1篇王增良

传媒

  • 2篇黑龙江医药科...
  • 2篇中国血液流变...
  • 2篇中外女性健康...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今日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2003年全...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8
  • 2篇2004
  • 3篇2003
  • 2篇1998
  • 1篇199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藻酸双酯钠治疗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的研究被引量:9
2004年
藻酸双酯钠 (PSS)为新型类肝素药物 ,临床上应用PSS抗凝血、降低血粘度、降低血脂和改善微循环。对 5 1例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人 ,在应用PSS治疗前后观察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 ,发现血红蛋白、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均明显降低 ,从而说明PSS有稀释血液、减少聚集反应。
徐刚赵晓娣
关键词:藻酸双酯钠药物治疗血液流变学
血栓抽吸术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PCI术中的应用研究
2018年
目的:主要研究血栓抽吸术联合盐酸替罗非班在PCI(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在本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计126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每组各63例。其中对照组采取球囊扩张术以及常规支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栓抽吸术并静脉给予盐酸普罗非班。比较两组患者心肌灌注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T段恢复率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脑钠肽(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抽吸术联合盐酸替罗非班在PCI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中的效果良好。
张春辉徐刚
关键词:心肌梗死血栓抽吸术
药物涂层球囊在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中的应用
2023年
含药球囊在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估。方法 目标:择期行经皮冠脉介入(PCI)患者40例(齐齐哈尔市第一院,2022.1-2022.12),分组:随机,分为药物球囊组(观察组)(n=20)、后扩球囊组(对照组)(n=20),对照疗效。结果 造影情况,病变部位、长度,基准血管直径(P>0.05);手术结果及随访情况,手术成功率(P>0.05),MLD,术前(P>0.05),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造影,观察<对照(P<0.05);不良心血管事件率,观察<对照(P<0.05)。结论 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脉小血管病变,疗效更优,可降低再狭窄率,且安全性良好,推广意义深远。
王增良杨东岳徐刚
关键词: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疗效介入治疗
藻酸双酯钠治疗冠心病前后血液流变学的观察
本文对32例冠心病人应用PSS(藻酸双酯钠)治疗,治疗前后进行血液流变学测定,发现红细胞压积、全血粘度(低切和高切)、血浆粘度、血清总胆固醇(T-ch)均有明显降低,而降低血粘度及降血脂的治疗对防治冠心病有重要意义。
赵晓娣徐刚
关键词: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冠心病流变学
文献传递
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治疗难治性二尖瓣狭窄1例
1998年
刘杰徐刚张旭红
关键词:二尖瓣球囊成形术二尖瓣狭窄
藻酸双酯钠治疗冠心病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
2004年
对 32例冠心病人应用PSS(藻酸双酯钠 )治疗 ,治疗前后进行血液流变学测定 ,发现红细胞压积、全血粘度 (低切和高切 )、血浆粘度、血清总胆固醇 (T ch)均有明显降低 ,而降低血粘度及降血酯的治疗对防治冠心病有重要意义。
赵晓娣徐刚宁淑范
关键词:藻酸双酯钠冠心病血液流变学红细胞压积全血粘度
不典型Valsalva窦瘤破裂临床诊治
1996年
该文通过回顾不典型Valsalva窦瘤破裂病例的临床资料,列举了初诊曾误诊为先心病、风心病、主动脉瓣脱垂、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三尖瓣赘生物等不典型Valsalva窦瘤破裂的病例,指出少数病例常因缺如Valsalva窦瘤破裂时典型突然胸痛史而后出现心力衰竭、心脏听诊闻及连续性双期杂音等典型临床体征、症状,使医生对本病缺乏足够认识而延误诊断和治疗。并就其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等方面作了进一步探讨,提示了二维超声心动图尤其是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是诊断Valsalva窦瘤破裂的重要手段,此病一经诊断,及时手术者预后良好。
徐刚刘宏威沈增熙陈军牟坤
关键词:主动脉瘤破裂
永久埋藏式生理性起搏器临床应用最新进展探讨
2003年
徐刚赵晓娣房松王玉凤
关键词:适应证血液动力学心脏病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的变化与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的变化与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对本院急性心梗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血清三项、NT-proBNP水平,并分析与心功分级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在CK-Mb(t=7.893,P=0.000)、cTnI(t=5.383,P=0.007)、CK(t=21.029,P=0.000)、NT-proBNP(t=19.928,P=0.000),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各分级比较NT-proBNP(F=12.928,P=0.000)、LVEF(F=9.039,P=0.000)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NT-proBNP水平与LVEF呈高度负相关(r=-0.41,P=0.000),与心功分级呈现高度正相关(r=0.47,P=0.000)。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NT-proBNP水平与心功受损呈高度正相关,能够反映患者的心功状态。
徐刚张春辉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无Q波型心肌梗塞的衍变及预后
1998年
张旭红徐刚刘杰
关键词:无Q波型心肌梗塞心电图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