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兆凯
- 作品数:57 被引量:355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近700ka来西菲律宾海沉积物来源和东亚冬季风演化的常量元素记录被引量:6
- 2013年
- 为系统了解西菲律宾海700ka以来柱状沉积物的常量元素组成特征及其物源和古环境指示意义,对本哈姆高原上MD06-3047孔的221个样品进行了粒度和常量元素组成分析,并测试了其中16个典型沉积物中碎屑态的常量元素含量.物源判别图解及R型因子分析结果均表明钻孔中主要氧化物含量在垂向上的变化主要受控于附近火山碎屑物质沉积作用和陆源风尘物质输入,而海洋生物沉积作用及热液活动的影响较小.特别是以Al2O3和K2O为代表的陆源风尘因子的得分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冰期-间冰期旋回特征,并与南极冰芯的古温度记录及中国黄土的东亚冬季风记录间具有良好可比性,进而为揭示东亚冬季风强度及风尘源区干湿条件制约下的研究区内陆源风尘物质输入演化历史提供了新的替代性指标.
- 徐兆凯李铁刚于心科李安春唐正CHOI JinYong南青云
- 关键词:东亚冬季风西菲律宾海
- 曼达岬海盆渐新世‒中新世沉积物的稀土元素组成及其物源指示意义被引量:1
- 2023年
- 为了探究东南印度洋曼达岬海盆(Mentelle Basin)内沉积物的源‒汇过程,利用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369航次在该海盆内获取的渐新世‒中新世岩心沉积物,进行了稀土元素(REE)组成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和物源指示意义的研究.结果显示,与球粒陨石、上地壳(UCC)和澳大利亚后太古代页岩(PAAS)这三种标准物质相比,所研究沉积物的稀土元素含量(ΣREE)与轻/重稀土含量比值(ΣLREE/ΣHREE)等总体特征与UCC最为相近,其UCC标准化后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则呈现出轻稀土稍富集的整体平缓特征.样品的ΣREE与稀土分馏指标(La/Yb)_(UCC)和(Gd/Yb)_(UCC)明显受控于粒度效应与风化作用,而ΣLREE/ΣHREE、δEu、(La/Sm)_(UCC)和(Sm/Nd)_(UCC)则基本不受上述两种作用的影响.UCC标准化后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基于稀土元素组成的物源判别函数以及Zr-Th-Sc物源判别三角图均表明伊尔冈克拉通是所研究沉积物最可能的物源区,并且该物源区的主要源岩在13 Ma时由中基性岩向酸性岩转变.上述物源研究结果有望为东南印度洋地区渐新世‒中新世时期的古气候与古环境重建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 孙天琪徐兆凯万世明万世明常凤鸣
- 关键词:稀土元素组成沉积物来源
- 冲绳海槽北部16.2ka以来沉积物源及控制因素——稀土元素的证据
- 用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冲绳海槽北部Y127孔16个沉积物样品的稀土元素 (REE)进行了分析。根据AMS14C测年结果,Y127孔记录了冲绳海槽约16.2ka以来的沉积历史。约11.1ka以来,沉积物的稀土元...
- 蒋富清孟庆勇徐兆凯李安春李铁刚
- 关键词:稀土元素冲绳海槽北部
- 文献传递
- 第四纪黑潮源区沉积物的源-汇过程、主要控制因素及其碳循环效应被引量:1
- 2021年
- 本文系统性地总结了第四纪黑潮源区沉积物的源-汇过程、主要控制因素及其碳循环效应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基于不同学科的综合性指标研究结果一致表明:黑潮源区的碎屑沉积物主要来源于附近的吕宋岛和大陆架及远端的亚洲东部沙漠。在轨道、千年和百年等不同时间尺度上两者对研究区的物质输入主要与海平面高度和东亚季风强度相关,并最终受控于高、低纬过程的双重驱动。而人类活动对黑潮源区的影响则出现于距今2100 a。上述陆源物质对研究区的输入过程与古海洋生物生产力、海底有机碳埋藏通量和大气二氧化碳浓度间也有着良好的协变性,表明黑潮源区的沉积物源-汇过程对全球碳循环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上述研究工作可以为更好地预测未来气候环境的变化趋势提供关键低纬度海区的区域性资料和理论支持。
- 徐兆凯张骞月常凤鸣
- 关键词:碳循环第四纪
- 澳大利亚古季风演化过程、主要控制因素及其海洋生物生产力效应被引量:2
- 2021年
- 新生代以来澳大利亚板块向北漂移了~20°,气候也随之发生了明显改变,即其北部逐渐进入了热带辐合带的影响范围,与亚欧大陆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上新世时印度尼西亚贯穿流的流通性受到限制,这可能直接促成了澳大利亚季风的形成。海洋沉积记录显示,澳大利亚气候的季节性特征最早出现于~3.5 Ma,而现代意义上的澳大利亚季风则形成于~2.4 Ma。第四纪阶段的澳大利亚季风表现出明显的轨道周期:冰期(间冰期)时夏季风减弱(加强),其演化主要受控于北半球日射量、东亚冬季风的跨赤道作用、表层海水温度与海平面高度变化。在更短的时间尺度上,末次冰期以来的澳大利亚季风则具有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典型气候事件相似的千年周期,大致表现为:北半球的丹斯伽阿德—厄施格尔(Dansgaard/Oeschger)暖期对应着澳大利亚夏季风强度的减弱,而北半球的海因里希(Heinrich stadials)与新仙女木(Younger Dryas)冷事件时澳大利亚夏季风增强。但马来群岛不同地区的上述古气候记录之间存在差异,这可能与区域性因素的影响有关。季风降水的千年尺度变化与热带辐合带的位置密切相关,且其相位变化与同纬度的非洲和南美洲古季风截然不同,明显响应了北半球日射量,这可能与亚洲季风系统的跨赤道作用有关。末次冰期古生产力研究表明,在班达海与澳大利亚西北沿海,澳大利亚季风可以通过影响洋流模式、陆表降水与径流,来控制陆源物质向海洋的输送、海水结构的稳定性以及表层海水过程,进而影响海洋生物生产力。
- 徐兆凯孙天琪常凤鸣
- 关键词:演化历史生产力
- 日本海西南陆坡对马暖流影响下的全新世沉积物物源演化
- 2011年
- 对日本海西南陆坡对马暖流主流轴下方高沉积速率沉积物柱状样,进行了典型元素比值和物源判别函数方面的系统研究,以探讨全新世以来研究区沉积物的物质来源变化。结果表明,韩国的洛东江和中国的长江为所研究沉积物的主要来源。它们对研究区的物质贡献变化可划分为5个阶段,并主要受对马暖流演化和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全新世早期(9.6~6.5kaBP),特别是在两次冰融水事件MWP-1C(9.4~8.7kaBP)和MWP-1D(7.8~7.4kaBP)发生时,洛东江和长江对研究区沉积物组成的影响较大。随后,6.5~3.0和2.0~0.7kaBP,它们对研究区的影响减小,对应着此时东海北部及日本海西南部相对较弱的对马暖流强度。而在3.0~2.0和0.7kaBP以来,较强的对马暖流则将较多的洛东江和长江来源物质携带至研究区并沉降下来。
- 徐兆凯崔镇勇林东日李铁刚李安春
- 关键词:对马暖流沉积物来源地球化学全新世
- 两种激光粒度仪测量结果的对比被引量:9
- 2004年
- 用两种型号(Cilas940L和Malvern2000)的激光粒度仪对149个沉积物样品进行了测量,对测量结果作了对比分析,包括各粒级间的对比、各种粒度参数的对比以及相关分析等。找出了两种仪器在不同粒级之间的差异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两种仪器的分析数据在13~14μm的粒度区间最为接近,小于此粒级范围时Cilas940L所测得数据大于同粒级内Malvern2000的观测值,大于此粒级范围的分析结果则相反,即Cilas940L对细粒样品的敏感性更强一些。
- 肖尚斌李安春刘建国徐兆凯
- 关键词:粒度分析激光粒度仪粒度参数
- 东海内陆架陆源物质矿物组成对粒度和地球化学成分的制约被引量:20
- 2009年
- 通过对东海内陆架EC2005孔柱状沉积物陆源矿物、粒度及地球化学成分分析,尝试探讨三者之间的制约关系.该孔柱状沉积物主要矿物成分为粘土矿物、石英以及长石.石英和长石含量控制着平均粒径的大小.矿物含量与化学成分含量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体现了矿物对地球化学成分的控制.沉积物中各种矿物颗粒的大小差别造成了沉积物粒度的差异,矿物间化学组分的不同是影响沉积物化学成分含量的主要因素,其往往通过粒度组成间接地表现出来,这就造成了"元素的粒度控制"表面现象,实质上是矿物的种类和含量对粒度和地球化学成分起控制作用.
- 徐方建李安春万世明刘建国徐兆凯肖尚斌王金丽
- 关键词:矿物粒度东海内陆架沉积学
- 东菲律宾海表层沉积物常量元素组成及地质意义被引量:16
- 2010年
- 为系统了解东菲律宾海表层黏土沉积物的常量元素组成特征与地质意义,对其在53个样品中的含量及在3个典型样品中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综合性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中的主要常量元素组分包括SiO2、Al2O3和Fe2O3,它们绝大部分赋存于碎屑成因的残渣态中;沉积物中金属元素锰含量相对附近边缘海为高,且主要赋存于水成成因的铁锰氧化物态中。所研究海区表现出接近于大洋属性的深海沉积环境特点,其物质来源主要为附近火山碎屑物质及火山热液活动,而陆源黏土矿物及生物作用的影响较小。
- 徐兆凯李安春李铁刚南青云
- 关键词:表层沉积物赋存状态地质意义东菲律宾海
- 东菲律宾海沉积物的地磁场相对强度记录
- <正>相对于火山岩在间断的点上对地磁场给出的描述,深海沉积物相对强度的研究能够给出长时间的地磁场变化记录。本文以东菲律宾海深海区F090102柱样沉积物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古地磁和岩石磁学方面等多个参数的综合测量,通过归一...
- 孟庆勇李安春蒋富清徐兆凯刘建国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