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健华

作品数:5 被引量:56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卫生厅医学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多态
  • 3篇多态性
  • 3篇关节炎
  • 2篇遗传易感
  • 2篇遗传易感性
  • 2篇易感
  • 2篇易感性
  • 2篇强直
  • 2篇强直性
  • 2篇强直性脊柱炎
  • 2篇类风湿
  • 2篇基因
  • 2篇基因多态性
  • 2篇脊柱
  • 2篇脊柱炎
  • 2篇风湿
  • 1篇单核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等位

机构

  • 5篇安徽医科大学...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安徽医学高等...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徐健华
  • 4篇徐胜前
  • 4篇潘发明
  • 3篇曾臻
  • 3篇王笙
  • 3篇段振华
  • 3篇李桂兴
  • 3篇张立
  • 1篇邹延峰
  • 1篇刘瑞
  • 1篇郑双
  • 1篇帅宗文
  • 1篇丁长海
  • 1篇夏青
  • 1篇葛锐
  • 1篇张旭
  • 1篇刘萍
  • 1篇李建平
  • 1篇王康
  • 1篇张天琛

传媒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医药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7
  • 2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强直性脊柱炎2261例流行特征及功能状态现状分析被引量:49
2017年
目的了解强直性脊柱炎(AS)病人的流行特征和功能状态现状,以期为AS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对AS病人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共收集到符合标准的调查表2 261份。结果 2 261例AS病人中,男性病人共有1 873例,女性病人共有388例,男女性别之比为4.83∶1。病人平均发病年龄为(23.6±8.7)岁,男性病人发病年龄平均为(23.3±8.9)岁,女性病人发病年龄平均为(25.2±7.6)岁,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1,P=0.001)。病程中位数4.00(2.00,8.00),男性病人病程中位数是4.00(2.00,9.00),女性病人病程中位数是3.00(1.00,6.00),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2,P=0.001)。AS病人首发症状主要以腰背痛或不适(中轴)症状为主,共739例,占42.7%。在本次调查中,HLA-B27阳性病人2 064例,占91.3%,其中男性病人阳性率为92%,女性病人阳性率为88%,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P=0.041)。幼年型强直性脊柱炎(JAS)病人479例,成年型强直性脊柱炎(AAS)病人1 782例,两组疾病活动指数比较结果:两组的Schober检查(t=1.99,P=0.047)、枕墙距(Z=2.67,P=0.008)、总体背痛程度(t=2.28,P=0.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S主要在男性青壮年中发病,尤其是有中轴关节或外周关节症状等表现应及早筛查,HLA-B27阳性者也应做早期筛查。JAS与AAS在临床特征和功能状态上差别较大。
韩仁芳陈梦雅刘瑞张旭王蒙蒙夏青胡星星徐胜前徐健华帅宗文潘发明
关键词:脊柱炎强直性
IL-1F10基因多态性与类风湿关节炎遗传易感性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易感性与白细胞介素-1F10(IL-1F10)基因中rs6743376和rs6761276位点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门诊确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84人和同期正常健康体检人群184人,采用高温连接酶的连接酶检测反应(LDR)方法检测两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中的分布。结果白细胞介素-1F10(IL-1F10)基因中rs6743376和rs6761276位点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s6743376位点基因型频率(χ2=2.04,P=0.361),等位基因频率(χ2=0.187,P=0.667);rs6761276位点基因型频率(χ2=2.28,P=0.320),等位基因频率(χ2=0.206,P=0.650)。结论中国安徽省汉族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遗传易感性与白细胞介素-1F10基因中rs6743376和rs6761276位点无关。
王笙曾臻潘发明段振华李桂兴徐胜前徐健华张立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基因多态性遗传易感性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
血清IL-18与膝骨关节炎关节结构改变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OA)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8水平与关节软骨体积、软骨缺损、骨髓病变(BML)和软骨降解生物标志物之间的横断面相关性,为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方法该研究纳入151例膝OA患者,采用问卷调查采集患者一般信息,通过核磁共振成像(MRI)完成膝关节摄片,用OsiriX软件以3D-FLASH序列测量软骨体积,用T2加权序列半定量测定软骨缺损和BML。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L-18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MMP-13水平。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多变量分析中,血清IL-18水平与总软骨体积呈显著负相关(β=-0.24,95%CI:-0.13~0.03),与不同关节部位的软骨体积(胫骨和髌骨,P<0.05)的相关性一致。血清IL-18水平与股骨内侧的软骨缺损及BML呈正相关(P<0.01)。血清IL-18水平与MMP-3(β=0.31,95%CI:0.001~0.010)和MMP-13(β=0.86,95%CI:0.08~0.10,P<0.01)水平呈正相关。结论血清IL-18水平与膝OA软骨体积呈负相关,与软骨缺损、BML、MMP-3和MMP-13呈正相关,提示IL-18可能在膝OA患者软骨病变中起显著作用,靶向血清IL-18的治疗可能减少膝OA患者关节软骨损伤,延缓疾病进展。
刘娉娉周珺贤徐健华郑双任家乐丁长海王康
关键词:骨关节炎白细胞介素-18软骨缺损基质金属蛋白酶
强直性脊柱炎KIR3DL1基因多态性及基因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KIR3DL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AS)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以自然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125例AS患者和94例对照进行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对KIR3DL1基因rs1049150位点多态性进行检测。采用χ2检验分析基因多态性与AS风险的相关性,并采用单纯病例研究的方法对基因环境交互作用进行分析。结果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基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分析发现rs1049150位点的基因型与居住噪音环境因素存在交互作用(P=0.021)。结论 KIR3DL1基因rs1049150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AS易感性无关联,但在存在居住噪音环境因素时起到效应修饰作用,增加疾病风险。
张立潘发明葛锐曾臻段振华王笙李桂兴徐胜前徐健华李建平刘萍邹延峰
FCRL3基因rs7522061位点多态性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遗传易感性的关系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遗传易感性与FCRL3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法,分别收集RA患者和正常对照各184例,通过连接酶检测反应方法检测FCRL3 rs7522061位点的基因型,分析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中的分布。结果 FCRL3 rs7522061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15,P=0.367;χ2=0.865,P=0.649)。结论安徽省汉族RA患者遗传易感性与FCRL3rs7522061位点无关。
曾臻潘发明段振华王笙李桂兴徐胜前徐健华张天琛张立
关键词:多态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易感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