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锋 作品数:10 被引量:10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更多>>
一株马立克氏病毒miRNA缺失株的构建及鉴定 马立克氏病(MD)是由马立克氏病毒(MDV)引起的T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为研究MDV编码的miRNA与致瘤性的关系,本研究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了一株缺失mdv-miR-M9、-M5和mdv-miR-M12的重组MDV,... 杨文闯 刘长军 张艳萍 张锋 侯广玉 丛锋 许娜娜关键词:马立克氏病毒 MIRNA 致瘤性 文献传递 马立克氏病病毒“814”疫苗株基因组重复区序列测定及分析 2010年 为了解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强、弱毒株主要致肿瘤相关基因变异情况,本研究根据MDV GA株基因组序列,设计合成扩增基因组重复区的引物,得到MDV814疫苗株病毒基因组中约26kb的序列片段。与GenBank登录的强、弱毒株进行比较分析表明,扩增的MDV1型814疫苗株的长重复区为12774bp,预测的开放阅读框(ORF)有48个;短重复区为11426bp,预测的ORF有38个。发现了4个MDV814株特有的ORF。814株在编码Meq、RLORF6和23ku的重叠基因内具有类似于疫苗株CVI988的177bp的插入;在RLORF12基因编码区内存在69bp的缺失,该缺失位于病毒复制起始位点内。同时,发现7个814疫苗株特有的氨基酸突变,分布在6个ORF内。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鉴定发现,多个基因具有单核苷酸的突变,主要分布于Meq基因,其中氨基酸A115V(丙氨酸-缬氨酸),N142D(天冬酰胺-天门冬氨酸)的变异是814疫苗株所特有的。MDV814疫苗株重复区的基因序列的比较分析将有助于MDV致肿瘤机制的研究。 张锋 刘长军 张艳萍 刘爱玲 闫福海 候广玉 丛锋关键词:马立克氏病病毒 基因 鸡马立克氏病病毒流行毒株高代次细胞毒株Meq、RLORF4、RLORF12及132bpr基因变异分析 被引量:5 2009年 根据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GA株的全基因组序列,设计合成了用于扩增MDVMeq、RLORF4、RLORF12及132bpr基因的引物,分别扩增4株MDV流行强毒株的高代次细胞毒株(L-SYp85C、L-MSp75C、L-CZp75C、L-ZYp75C)及相应亲本毒株(L-SY、L-MS、L-CZ、L-ZY)、MDV强毒J-1株、814疫苗株等10个毒株的Meq、RLORF4、RLORF12和132bpr基因。经克隆测序后,分析4个高代次细胞毒株中相应基因的变异,并与MDV强毒J-1株、814疫苗株及GenBank中已发表MDV毒株的相应序列进行比较。序列比对分析发现,L-CZp75C株Meq基因的第625位存在碱基C插入突变;L-ZYp75C株Meq基因第529位存在碱基C插入,且第602位缺失碱基T,从而致使Meq基因推导的相应氨基酸序列在第177~200位发生移码突变。L-SYp85C株RLORF4基因在第215~265位缺失51bp,致使该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相应缺失17个氨基酸残基。分析RLORF12基因序列,发现L-MSp75C株在第67位存在碱基T缺失,814疫苗株在第18~86位缺失69 bp,缺失位置均位于复制起点(Origin of replication,,Ori)内;而L-ZYp75C毒株在RLORF12基因第168~174位存在独特的TGTTGGG碱基缺失。4个细胞高代次毒株的132 bpr基因的扩增结果表明,该基因在病毒基因组中的拷贝数明显增加,可达到10个拷贝以上。上述分析结果提示,4株MDV流行强毒株经体外连续传代后,MDV致瘤相关基因Meq、RLORF4、RLORF12和132bpr基因等发生了缺失突变或插入突变。 刘爱玲 刘长军 张艳萍 李晶梅 施维松 闫福海 张锋 程志伟关键词:马立克氏病病毒 MEQ 三株鸡马立克氏病病毒流行毒株基因组重复区的序列测定及分析 被引量:2 2011年 对国内3株马立克氏病病毒血清1型(Marek’s disease virus type 1,MDV-1)流行毒株的基因组重复区进行序列测定及分析,并与GenBank中登录的MDV-1参考毒株序列进行比较。结果显示,3株毒株的基因组重复区序列具有较高同源性,在进化上属于一独立分支。3株毒株的长重复区长度约为12kb,预测的开放阅读框(ORF)分别为43、40、43个;短重复区约为12kb,预测的ORF分别为27、25、26个。3株毒株的多个ORF中存在它们特有的共性氨基酸突变,是国内MDV-1流行毒株的特有的遗传性特征。该研究为我国MDV的流行、遗传变异及防控研究提供了材料。 许娜娜 刘长军 张艳萍 李志杰 侯广玉 张锋 丛锋 杨文闯 成云关键词:马立克氏病病毒 鸡马立克病毒流行强毒株的致弱研究 被引量:1 2010年 针对马立克病毒(MDV)毒力逐渐上升的现状,本研究对国内MDV流行强毒株进行了致弱研究。本实验采用近年来从东北、四川2地区免疫发病鸡场中分离的4株MDV流行强毒株(L-SY、L-MS、L-CZ、L-ZY),经噬斑纯化后,采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传代培养至75代~85代,获得了4株高代次细胞毒株(L-SYp85C、L-MSp75C、L-CZp75C、L-ZYp75C)。并分析了L-SYp85C和L-MSp75C毒株的体外、体内生长特性和对SPF鸡的致病力。结果表明,L-SYp85C和L-MSp75C株在CEF适应性显著提高;以10倍感染剂量感染的SPF鸡,在12周内均未发生MD肿瘤,体重平均值与对照组体重平均值差异不显著;检测7d~45d羽髓中病毒载量,均低于106copies/106cell,显著低于亲本毒株。同时,4株传代毒株132bpr基因拷贝数显著增加。上述结果为MDV强毒株的致弱研究以及进一步筛选MDV弱毒疫苗株提供了实验依据。 刘爱玲 刘长军 张艳萍 闫福海 张锋关键词:马立克病毒 鸡胚成纤维细胞 增殖能力 马立克氏病病毒miRNA缺失株的构建及其体外生长规律 2011年 为了研究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编码的miRNA与致瘤性的关系,采用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了1株缺失MDV1-miR-M9、MDV1-miR-M5和MDV1-miR-M12的重组MDV,命名为rMS△miR9-12。经PCR和测序分析鉴定,证实该重组病毒编码MDV1-miR-M9、MDV1-miR-M5和MDV1-miR-M12的基因片段已缺失。将纯化后的病毒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上连续传20代,对第10代和第20代进行PCR鉴定,证明该重组病毒的遗传性状稳定。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比较重组病毒rMS△miR9-12与原始毒株MS的体外生长规律,发现rMS△miR9-12株比MS株有更快的生长速度。重组病毒rMS△miR9-12的获得为下一步研究MDV编码的miRNA与致瘤机制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同时为获得免疫原性较好的疫苗候选毒株提供了新的途径。 杨文闯 刘长军 张艳萍 李志杰 张锋 侯广玉 丛锋关键词:马立克氏病病毒 MIRNA 致瘤性 马立克氏病病毒感染鸡羽髓上皮细胞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 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在鸡羽髓组织中大量复制,并形成感染性病毒粒子,该组织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对揭示MDV的传播及致病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MDV强毒GA株人工感染SPF鸡,通过双向电泳技术分析了在MDV不同感染期,羽... 丛锋 刘长军 张艳萍 李志杰 张锋 成云 杨文闯 许娜娜关键词:鸡马立克氏病 双向电泳技术 马立克氏病病毒致弱毒株的致病性及致瘤相关基因序列分析 2011年 为培育及鉴定马立克氏病病毒(MDV)致弱病毒株,本研究将4株现地流行MDV强毒株(L-ZY、L-CZ、L-MS和L-SY株),在体外经CEF连续传代至110代,获得相应的4株高代次病毒株(L-ZYp110C、L-CZp110C、L-MSp110C和L-SYp110C株)。其中的L-MSp110C和L-SYp110C株对SPF鸡的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以2×103 pfu和2×104 pfu的剂量接种1日龄SPF鸡,在试验期(12周)内试验鸡均没有引起马立克氏病病变;高代次病毒株在体外增殖能力增强,而在体内增殖能力显著低于亲本病毒株。与亲本病毒株基因序列比对发现:4株高代次病毒株病毒基因组中Meq和RLORF12基因均有不同程度的缺失和插入;132 bpr序列拷贝数均显著增加;其中3株病毒株的RLORF4基因存在大片段缺失。以上结果表明,MDV强毒株体外传代至110代后,病毒增殖能力和主要致瘤相关基因的遗传特性均发生了改变,致弱毒株的毒力已完全弱化。该研究为进一步筛选MD弱毒疫苗提供了实验依据。 侯广玉 刘长军 张艳萍 杨玉英 张锋 丛锋 杨文闯 许娜娜关键词:马立克氏病病毒 致弱毒株 特性分析 马立克氏病病毒感染鸡羽髓上皮细胞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 引言/目的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在鸡羽髓组织中大量复制,并形成感染性病毒粒子,该组织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对揭示MDV的传播及致病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材料方法本研究以MDV强毒GA株人工感染SPF鸡,通过双向电泳技术分析了在M... 丛锋 刘长军 张艳萍 李志杰 张锋 成云 杨文闯 许娜娜马立克氏病病毒感染鸡羽髓上皮细胞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2 2011年 为鉴定鸡羽髓上皮细胞感染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前后差异表达的蛋白,本研究以MDV强毒GA株人工感染SPF鸡,并通过双向电泳技术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病毒感染后4 d、7 d、14 d和21 d显著差异表达的蛋白点分别有2个、8个、25个和9个;而通过质谱技术鉴定出29种蛋白质,其中包括能量代谢相关蛋白、增殖和凋亡相关蛋白、细胞骨架蛋白、信号传导蛋白、转录相关蛋白、免疫相关蛋白和其他功能蛋白质。本实验首次对鸡羽髓上皮细胞感染MDV后各时期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进行研究,鉴定了多种差异表达蛋白质,为进一步揭示MDV与宿主的相互关系、感染性病毒粒子的成熟和致病机制提供了依据。 丛锋 刘长军 张艳萍 李志杰 张锋 成云 杨文闯 许娜娜关键词:马立克氏病病毒 双向电泳 蛋白质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