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张福林

张福林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延安大学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肿瘤
  • 3篇化疗
  • 2篇针吸
  • 2篇针吸细胞
  • 2篇针吸细胞学
  • 2篇针吸细胞学检...
  • 2篇乳腺
  • 2篇乳腺肿
  • 2篇细胞学
  • 2篇细胞学检查
  • 2篇疗效
  • 2篇肺癌
  • 2篇病理
  • 2篇病理学
  • 1篇药物疗法
  • 1篇治疗肺癌
  • 1篇乳腺癌
  • 1篇乳腺癌诊断
  • 1篇乳腺肿瘤

机构

  • 6篇延安大学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作者

  • 6篇张福林
  • 3篇马安柱
  • 3篇赵红
  • 2篇乔健
  • 2篇杨卫卫
  • 2篇冯琳
  • 1篇高巧琳
  • 1篇付小龙
  • 1篇钱浩
  • 1篇白晓梅
  • 1篇孙晓东
  • 1篇杨文芳
  • 1篇胡云峰
  • 1篇王丽娟
  • 1篇杨焕军
  • 1篇蒋国梁
  • 1篇赵培东
  • 1篇康玲

传媒

  • 2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延安大学学报...
  • 1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年份

  • 4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乳腺肿瘤166例针吸细胞学检查结果分析
2003年
马安柱赵红张福林
关键词:乳腺肿瘤针吸细胞学检查病理学
里亚金治疗化疗致白细胞减少3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03年
张福林冯琳杨文芳
关键词:白细胞减少化疗疗效观察
放射治疗与化疗综合治疗食管癌163例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00年
乔健马安柱杨卫卫张福林赵红
关键词:食管肿瘤放射疗法药物疗法综合疗法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放射剂量临床Ⅰ和Ⅱ期研究被引量:12
2003年
目的 观察根据预后因素给予非小细胞肺癌 (NSCLC)脑转移不同放射剂量患者的耐受性及疗效。方法 对 75例未经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按如下方案入组 :A组 14例 ,脑内单一病灶、脑外无病灶 ,全脑放射剂量 30Gy,10分次后缩野至残留病灶 ,总剂量为 4 5Gy ,15分次 ;B组 2 9例 ,脑内多发病灶、脑外无病灶 ,全脑放射剂量 39Gy,13分次 ;C组 32例 ,脑内脑外全有病灶 ,全脑放射剂量 30Gy ,10分次。结果 近期疗效 :3个组放射治疗后颅内压增高症状 (头痛、恶心、呕吐等 )均得到缓解 ,神经压迫等神经功能受损症状A、B、C组缓解率分别为 10 0 % (7/ 7)、86 % (12 / 14 )、93% (14 /15 )。远期疗效 :总的中位局部控制时间 7.6个月 (0 .8~ 5 2 .7个月 ) ,1、2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 4 6 %、2 3% ;A、B、C组的 1和 2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 5 5 %和 38%、5 2 %和 2 6 %、33%和 10 %。生存情况 :总的中位生存期为 9.6个月 (0 .8~ 5 2 .8个月 ) ,1、2年生存率分别为 4 9%、2 6 % ;A、B、C组的 1和 2年生存率分别为 5 3%和 4 9%、5 0 %和 2 3%、4 5 %和 9%。副反应 :急性反应中A组 1例放射治疗中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 ,C组 1例放射治疗 2次癫痫发作。晚期不良反应中B组 2例有思维或 (和 )行为障碍及神经异常表现。Cox多因?
杨焕军张福林蒋国梁付小龙钱浩王丽娟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
针吸细胞学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意义
2002年
目的 :观察乳腺肿物针吸细胞学诊断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的符合率。方法 :对 1 66例乳腺肿物吸出组织 ,经巴氏 ( Papanicolaou)染色 ,参照分级标准及良、恶性肿瘤组织细胞的形态进行显微镜下早期诊断。结果 :1 66例针吸细胞学诊断与组织病理检查诊断符合率为 89.76%、灵敏度 84.81 %、特异度 94.2 5 %。其中良性肿瘤 69例 ,假阴性 1 2例 ( 1 2 .77% ) ;乳腺癌和高度怀疑有癌特征的 97例 ,假阳性 5例 ( 6.94% )。结论 :乳腺针吸细胞学检查在乳腺肿物的临床诊断中具有准确、可靠、安全、经济等重要意义 ,可以作为乳腺癌诊断的重要手段。
马安柱赵红康玲乔健孙晓东杨卫卫张福林高巧琳白晓梅胡云峰
关键词:乳腺癌针吸细胞学检查乳腺肿物组织病理学符合率肿瘤诊断
化放疗治疗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26例临床疗效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化放疗治疗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 (SVC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小细胞肺癌采用EP方案 ,非小细胞肺癌采用CAP或COP方案化疗。化疗结束后立即放疗 ,放射源采用 6MV -X线或 (和 ) 60 CO-γ线 ,照射野包括原发灶、同侧肺门、纵隔 ,均为常规分割照射 ,每次 2GY ,每周 5次 ,总剂量为 5 5 - 6 5GY。结果 完全缓解 (CR) 17例 ,部分缓解 (PR) 9例 ,总有效率 (CR +PR) 10 0 %。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及白细胞下降 ,多为I-II度 ,经常规治疗后好转。结论 化放疗治疗肺癌合并SVCS疗效确切 ,值得临床推广。
张福林冯琳赵培东
关键词:化疗肺癌上腔静脉综合征临床疗效放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