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石楠
- 作品数:23 被引量:67H指数:5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不同封闭材料与粘接系统应用于乳磨牙窝沟封闭
- 2023年
- 目的 比较树脂型窝沟封闭剂与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结合不同粘接系统应用于乳磨牙窝沟封闭的操作时长、接受度及封闭效果,为口腔医疗资源匮乏地区的儿童提供更适宜的口腔医疗保健措施。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第2乳磨牙随机分为3组:树脂型窝沟封闭剂+全酸蚀组(SO组,对照组),树脂型窝沟封闭剂+自酸蚀粘结剂组(SE组),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自酸蚀粘结剂组(SS组)。进行窝沟封闭并记录操作时间与治疗感受度,3、6、12个月复查封闭剂保存情况及患龋情况。结果 (1) SO组62人共纳入228颗牙,SS组63人共纳入234颗,VS组56人共纳入221颗牙;(2)SE组操作时间(181.88±12.37)s及SS组(103.07±11.37)s与对照组SO组操作时间(108.56±8.65)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60.163,P <0.001);(3)与另外2组相比,SO组的治疗感受度较差(Z=20.232,P <0.001);(4)3 m复查时,SO组封闭剂保存率和龋发病率分别为100%、0%,SS组保存率和龋发病率为62.1%、2.2%,VS组保存率和龋发病率为93.1%、1.8%;6 m复查时,SO组封闭剂保存率和龋发病率分别为98.2%、1.8%,SS组保存率和龋发病率为52.3%、4.2%,VS组保存率和龋发病率为89.2%、3.3%;12 m复查时,SO组封闭剂保存率和龋发病率分别为95.0%、5.0%,SS组保存率和龋发病率为42.8%、7.2%,VS组保存率和龋发病率为78.9%、6.2%。3次复查中,SO组的保存率最高,3组封闭剂保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3 m复查χ^(2) =144.286,P <0.001;6 m复查χ^(2) =159.703,P <0.001;12 m复查χ^(2) =152.945,P <0.001)但3组的防龋效果相似(3 m复查χ^(2) =4.842,P=0.089;6 m复查χ^(2) =2.153,P=0.341;12 m复查χ^(2) =0.915,P=0.613)。结论 自酸蚀粘接剂结合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可简化操作步骤、提高患儿的舒适度、且封闭效果较好,对口腔医疗资源匮乏地区封闭技术的推广来说是一种切实有效的选择。
- 罗瑜张石楠张石楠吕长海
- 关键词:窝沟封闭自酸蚀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
- 窝沟封闭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0年
- 窝沟封闭是无痛、无创伤的预防措施,是在不去除牙体组织的前提下,将封闭剂涂布于点隙裂沟,防止食物残渣及致龋菌进入,以达到预防龋病的效果。目前,窝沟封闭的防龋效果已得到了充分的认可。封闭剂主要分为树脂型窝沟封闭剂、玻璃离子、流动树脂,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复合体等。不同医师对封闭剂的选择不同,但每种封闭剂均有其优缺点。未来,封闭剂的选择更加多样化,临床适用范围更广的封闭剂将成为研究的新方向,以期获得良好的预防效果。
- 罗瑜吕长海张石楠
- 关键词:窝沟封闭预防措施窝沟龋
- 恒牙完全性脱位再植术的临床进展
- 2011年
- 近几年的文献报道显示,世界各国牙外伤的患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所有恒牙列外伤中,完全脱位性损伤占1%~16%[1]。牙脱位性外伤累及牙髓、牙骨质、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龈,关于恒牙完全性脱位治疗、预后等相关问题,临床存在颇多争议。
- 周庆张石楠刘娟
- 关键词:完全性脱位恒牙列再植术牙外伤完全脱位脱位治疗
- 云南省农村5岁儿童龋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了解云南省农村5岁儿童龋病状况及相关因素,为龋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云南省东、西部中,随机抽取8州/市,共20所幼儿园,每个幼儿园随机抽取大约30名5岁儿童。由2名经过统一培训的口腔科医生,采用龋均和显著性菌斑指数测量儿童的龋病和口腔卫生状况,并对其父母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计算龋均、患龋率和显著性菌斑指数,用卡方检验,独立样本的T检验及协方差分析对影响龋病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661名云南省农村5岁儿童,患齲率80.2%,齲均(5.0±4.8),充填率2.2%;ANCOVA分析发现过去1a内看过牙医、显著性菌斑指数得分越高的儿童龋均得分越高(P<0.01)。结论云南省农村5岁儿童患龋率高、充填率低,且患龋率与过去1a内看过牙医、显著性菌斑指数有关。
- 崔瑶李玥晓李艳红刘波张石楠刘娟
- 关键词:龋病儿童影响因素
- 云南省农村65~74岁老年人龋病抽样调查及其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了解云南省农村65~74岁老年人龋病患病现状,分析龋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记录龋病状况并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通过SPSS 25.0统计软件对患病情况和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云南省农村65~74岁老年人龋病患病率为87%,充填率为9%,龋均为10.4±10.9,12%的老年人是无牙颌。在ANOVA分析的最终模型中,女性(β=2.774,P<0.001)、离婚或丧偶(β=3.138,P<0.05)和剑川县居民(β=9.030,P<0.001)的龋均更高。结论:云南省农村65~74岁龋病患病率高,治疗率低,龋均和性别、婚姻状况和经济水平有关。
- 丁慧张石楠姚兰
- 关键词:龋病老年人口腔流行病学农村
- 父母因素对低龄儿童龋影响的研究进展
- 2022年
- 低龄儿童龋是全球普遍流行的慢性疾病。龋病会影响儿童的营养摄入、发音和美观,严重的龋病会导致生长发育障碍,给儿童及家庭的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父母是儿童早期口腔健康行为建立的主要社会决定因素,大量研究已证实,父母因素与低龄儿童龋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明确父母因素对低龄儿童龋病的影响机制,可以为制定和实施家庭层面的公共卫生措施提供思路,促进儿童口腔健康。
- 李晓丽张石楠刘娟
- 关键词:龋齿低龄儿童影响因素父母家庭
- 含氟制剂运用于釉质龋的研究进展
- 2020年
- 随着龋病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龋齿检测设备的不断更新,龋病的治疗应着眼于脱矿阶段,即釉质龋的治疗。再矿化材料的及时运用可修复釉质脱矿,阻止龋病进一步发展。氟化物是临床及生活中常用的再矿化制剂。而氟化物与其他制剂的联合运用是近年研究的热点。氟化物联合钙磷系统有助于产生更大的生物效益,氟化物与树脂玻璃离子形成的交联聚合物有助于长期维持口腔氟水平,氟化物联合抗菌制剂有助于改善口腔微环境,这些都为釉质龋的治疗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
- 黄玉梅张石楠刘娟
- 关键词:釉质龋氟化物脱矿再矿化
- 昆明市儿童龋病和氟牙症流行状况调查被引量:13
- 2011年
- 目的通过对昆明市儿童龋病和氟牙症的流行病学调查,为该区开展饮水加氟预防龋齿提供可行性依据,并为昆明市龋病和氟牙症长期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5、12岁2个年龄组儿童各212、1149人,调查内容包括5、12岁儿童龋病患病现状以及12岁儿童氟牙症流行现状。结果昆明市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73.6%,龋均4.47±4.39;12岁儿童恒牙患龋率53.5%,龋均1.42±1.83;12岁儿童氟牙症患病率4.1%,社区氟牙症指数为0.03。结论昆明市属于龋病患病状况较严重和氟牙症非流行区,从流行病学角度认为该地区具有调节水氟浓度预防龋齿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周庆刘娟张灿华张石楠李艳红
- 关键词:龋病氟牙症流行病学
- 芦荟对口腔临床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活性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通过测定中药芦荟对口腔临床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活性,初步探讨其对口腔细菌感染性疾病防治的药用价值。方法设置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丁香),采用琼脂稀释法,在体外测定芦荟对21株口腔临床常见病原菌模式株、临床分离株的抑菌活性,结果采用最小抑菌浓度(MIC)表示。结果芦荟对10株致龋菌的MIC值为>20 mg/mL;对11株牙髓根尖周炎和牙周病的常见病原菌的MIC值范围为1.25~2 mg/mL。与阳性对照组(丁香)相比具有较强的对牙髓根尖周炎和牙周病的常见病原菌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芦荟对口腔细菌感染性疾病的防治,尤其是对牙髓根尖周炎和牙周病的防治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
- 李春刘娟张石楠李玥晓胡耀燕李艳红
- 关键词:芦荟生态防治抑菌活性
- 家庭因素与儿童龋病患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7年
- 儿童龋病的发生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家庭因素对儿童龋病发生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就社会经济地位、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等家庭因素对儿童龋病的影响作一综述。
- 李玥晓刘娟张石楠
- 关键词:龋病儿童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