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璞 作品数:6 被引量:19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化学系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医药卫生 更多>>
双亲性C_(60)衍生物水相聚集行为 被引量:1 2008年 富勒烯C60几乎不溶于水,从而阻碍了对富勒烯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双亲性C60衍生物在水相中自组装形成聚集体,在水相具有一定的溶解度,其特殊的结构及性能引起了科学家的广泛关注。本文对双亲性C60衍生物在水相中聚集行为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介绍。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双亲性C60衍生物的结构,根据修饰到C60表面的功能基类型对双亲性C60衍生物进行了分类。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双亲性C60衍生物在水相的聚集行为以及pH值、溶剂极性、浓度、温度和抗衡离子等因素对聚集行为的影响。 张璞 吕爽 郭志新关键词:C60 双亲性 新型有机-无机杂化杂金属多核配合物[Cd_2(CuL)_4(V_4O_(12))]·2CH_3OH·2H_2O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被引量:2 2013年 以偏钒酸、大环草酰胺配合物CuL(L=2,3-dioxo-5,6,14,15-dibenzo-1,4,8,12-tetraazacyclo-pentadeca-7,13-diene)为共配体,利用液液扩散法设计并合成了有机-无机杂化杂金属多核配合物[Cd2(CuL)4(V4O12)].2CH3OH.2H2O(1).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X射线单晶衍射等方法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1.048 48(17)nm,b=1.331 7(2)nm,c=1.603 0(3)nm,α=93.662(2)°,β=104.084(2)°,γ=107.987(2)°,V=2.041 3(6)nm3,Z=1.其结构为通过大环草酰胺、V4O412-的配位作用构成的中心反对称的十核杂三金属Cd2Cu4V4配合物. 张璞关键词:钒酸盐 晶体结构 季铵盐化纳米金刚石-肌红蛋白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1 2014年 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对纳米金刚石(ND)表面进行修饰,成功制备了季铵盐化纳米金刚石:ND-CO-NH-CH2-CH2-N(CH3)3+·I-(QAS-ND),通过FT-IR、元素分析、电化学等手段对目标产物QAS-ND进行了表征。将肌红蛋白(Mb)与QAS-ND混合液滴加在玻碳(GC)电极表面,制备QAS-ND/Mb/GC修饰电极。在0.1 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H 7.0)中,固定在膜内的Mb表现出良好的直接电化学性质,并显示了很好的稳定性。同时,探讨了此修饰电极表面固定的Mb对H2O2的催化还原,结果表明,此修饰电极可作为H2O2生物传感器,实现对H2O2的快速、准确检测,检出限为3.5μmol/L(S/N=3)。 马晓玲 丁承君 张璞 郭玮 罗红霞关键词:肌红蛋白 化学修饰电极 循环伏安法 柔性石墨烯平面电极对多巴胺的灵敏检测 被引量:10 2018年 将化学气相沉积(CVD)制备的石墨烯转移到柔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上,构建了一种石墨烯平面电极(GPE)。通过恒电位法在GPE表面修饰金纳米颗粒(AuNPs),得到金纳米颗粒修饰石墨烯平面电极(AuNPs/GPE)。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X射线衍射(XRD)和拉曼光谱对此电极进行了表征。在AuNPs/GPE上,多巴胺(DA)呈现出一对良好的氧化/再还原峰。从而构建了一种新型DA传感器。DA浓度在0.1~150.0μmol/L和150.0~400.0μmol/L范围内,传感器响应电流与DA浓度分段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9 nmol/L(S/N=3)。此传感器具有响应时间短、稳定性良好、抗干扰能力强、制作成本低、制备简单等优点。 董子杰 张璞 李社红 罗红霞关键词:电化学传感器 金纳米颗粒 多巴胺 铁氰化钴修饰石墨烯平面电极对过氧化氢的传感作用 被引量:8 2017年 利用高分子支撑法将气相沉积(CVD)石墨烯从铜基底上转移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基底上,制备出石墨烯平面电极(GPE),通过循环伏安法将铁氰化钴(Co HCF)纳米颗沉积到GPE上,得到铁氰化钴修饰石墨烯平面电极(Co HCF/GPE)。研究表明,此电极对过氧化氢具有良好的传感作用,从而构建一种新型无酶过氧化氢传感器。此传感器在过氧化氢浓度为5.0-1200μmol/L范围内,响应电流与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7.1 nmol/L(S/N=3),响应时间约为2 s,具有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制备简单等优点。 赵鸿彩 张璞 李社红 罗红霞关键词:气相沉积 石墨烯 过氧化氢 双亲性C_(60)吡咯烷的合成及其水相聚集行为研究 2012年 合成了具有C60-憎水基团-亲水基团结构的新双亲性C60吡咯烷分子(TDPF),采用1 H NMR,13C NMR和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UV-vis和TEM的实验方法研究了TDPF在水相的聚集行为.结果表明:TDPF在水相能够形成纳米球和梭形纳米聚集体;浓度和溶剂对TDPF聚集体形貌有很大的影响. 张璞 吕爽关键词:C60 双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