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瑞文

作品数:9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放疗
  • 3篇适形
  • 2篇毒副作用
  • 2篇照射
  • 2篇三维适形
  • 2篇生存率
  • 2篇适形放疗
  • 2篇热疗
  • 2篇肿瘤
  • 2篇外照射
  • 2篇晚期
  • 2篇细胞
  • 2篇细胞肺癌
  • 2篇小细胞
  • 2篇小细胞肺癌
  • 2篇疗效
  • 2篇化疗
  • 2篇恶性
  • 2篇恶性肿瘤
  • 2篇非小细胞

机构

  • 9篇三门峡市中心...
  • 1篇北京大学肿瘤...

作者

  • 9篇张瑞文
  • 2篇范慧娟
  • 1篇陈娇红
  • 1篇赵军梅
  • 1篇苏静
  • 1篇古红莉
  • 1篇杨晓存
  • 1篇田春桃
  • 1篇徐刚
  • 1篇赵君梅
  • 1篇徐晓娜
  • 1篇张向前

传媒

  • 2篇中国医药导刊
  • 2篇肿瘤基础与临...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2篇2013
  • 6篇2009
  • 1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肿瘤患者发病前负性生活事件调查及护理干预被引量:1
2013年
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我国每年恶性肿瘤新发患者为160 ~200万,死亡人数约130万.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出现,负性生活事件对肿瘤患者的影响已得到证实.本观察从负性生活事件对肿瘤患者的影响和护理干预等方面,探讨精神心理因素与肿瘤发病、转归的关系.
范慧娟撖书杰杨晓存张瑞文
关键词:恶性肿瘤负性生活事件护理干预
直肠癌术后放射治疗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术后复发性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性分析18例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病例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近期疗效、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后1、3个月盆腔CT复查,18例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病例中,PR10例(56.24%)、NC8例(21.88%),总有效率(CR+PR)为78.12%。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4.44%(8/17),11.11%(2/18),5.56%(1/18)。全组中位生存期12.6个月。5例患者于治疗开始1周后出现轻度腹泻,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17例死亡病例中肝转移13例,肺转移2例,多发远地转移3例。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可以改善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患者耐受性好。
张瑞文
关键词:三维适形放疗直肠癌术后复发生存率
高能聚焦超声刀合并放疗治疗腹腔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FEP-BY02高能聚焦超声刀联合放疗治疗腹部恶性肿瘤的效果,推广高能聚焦超声刀在恶性肿瘤方面的应用。方法:应用FEP-BY02高能聚焦超声刀治疗机治疗腹部恶性肿瘤12例,并对其治疗次数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12例腹腔脏器恶性肿瘤经综合治疗,显效率为60.0%(6/12),有效率为33.3%(4/12),无效率为16.7%(2/12)。结论:高能聚焦超声刀技术治疗腹部肿瘤,是一项效果明显又十分安全的新型局部治疗技术。
张瑞文
关键词:高能聚焦超声刀合并放疗腹部恶性肿瘤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2009年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食管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DCRT治疗食管癌26例与同期行常规放射治疗(CF组)的32例进行比较。结果CF组和3DCRT组总有效率(CR+PR)分别为78.12%和100%。2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气管炎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能明显提高食管癌的近期疗效,放射性毒性可耐受。
张瑞文
关键词:食管癌常规放疗毒副反应
介入治疗配合适形放疗应用于不适合手术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PHC)的疗效。方法:将45例原发性肝癌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3例。观察组行TACE联合3DCRT治疗,对照组单纯行TACE治疗。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3.5%和81.8%,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51%、24%、15%;观察组分别为78%、60%、41%。两组各年生存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TACE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白血胞降低、胃肠道反应和腹痛等,经对症治疗后缓解。放疗中出现Ⅰ级肝脏急性反应2例,经保肝治疗后在1个月内恢复。结论:3DCRT结合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优于单纯TACE治疗,近期疗效确切,提高了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并发症少,是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张瑞文
关键词:TACE原发性肝癌毒副作用
宫颈癌腔内应用放射治疗的疗效观察
2009年
目的探讨宫颈癌腔内放疗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110例患者均采用腔内后装放疗加体外照射的方法。先给予体外全盆照射,每次每照射野用2 Gy,盆腔中心总剂量为20~26 Gy,然后于全盆大野中间用铅档,面积4 cm)<14 cm,4 cm×15 cm,每次照射野2 Gy,4次/周,宫旁总剂量为20~26Gy;同时给予腔内后装治疗,1次/周,阴道与官腔的治疗分别进行,每次A点剂量5~6 Gy,总剂量30~35 Gy,对大的外生型肿瘤,给于肿瘤消失量5~10 Gy。结果110例患者3年生存率为81.8%,其中Ⅱ期和Ⅲ期3年生存率分别82.1%、79.3%。本组36例(32.7%)表现持续性便血或伴有下坠感,或因便血而致贫血,其中,l例(0.9%)有直肠阴道瘘。膀胱阴道瘘2例(1.8%),其中l例(0.9%)与肿瘤相关,膀胱反应l2例(10.9%)。结论腔内后装放疗对宫颈癌是一种很有效的治疗方法,掌握好放疗方法及剂量,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张瑞文
关键词:宫颈癌腔内后装放疗体外照射生存率并发症
^(192)Ir组织间插植联合体外照射配合微波热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192Ir组织间插植加体外照射配合微波热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疗效。方法对11例局部晚期乳腺癌,体外照射采用60Co治疗机,范围包括患侧乳腺、内乳、腋窝及锁骨上淋巴引流区,剂量分割为50Gy/25次,7例腋窝淋巴结或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者,该区补照至60~70Gy。组织间插植于乳腺外照射开始2周后进行,靶区为乳腺肿块,剂量为21Gy/3次,每周1次,每次7Gy。微波热疗采用MH-1型微波治疗仪,频率915MHz,治疗功率50~250W,温度42~43℃,每次治疗时间40~45min,每周2次,共8~10次。结果治疗后1个月局部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6例,稳定(NC)1例。治疗后短期内局部均有轻度色素沉着和插针孔轻度急性放射性皮炎,Ⅰ级8例,Ⅱ级3例,无Ⅲ、Ⅳ级皮肤反应。治疗结束2个月后,局部皮肤颜色恢复正常。随访6~66个月,中位随访32个月。5例死于远处转移,6例生存。5例死亡病人均于治疗后3年内死亡,平均生存时间28个月。结论运用192Ir组织间插植加外照射配合微波热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局部控制率高,正常组织损伤小,是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的有效方法。
古红莉张瑞文赵军梅徐晓娜徐刚
关键词:局部晚期乳腺癌组织间插植微波热疗
热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增效作用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评价热疗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晚期NSCLC患者120例随机分成热化疗组和化疗组,热化疗组采用化疗与热疗联合治疗,化疗组仅行化疗,2组病例均在治疗2周期后进行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评价。结果热化疗组和化疗组有效率分别为66.67%和33.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化疗组生活质量改善率76.67%,化疗组为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1 a生存率分别为55.0%、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NSCLC疗效优于单纯化疗,且不增加毒副反应,是晚期NSCLC可选择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田春桃张瑞文范慧娟陈娇红张向前苏静赵君梅
关键词:热疗化疗非小细胞肺癌
同步放化疗治疗3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
2009年
目的:观察同步放化疗治疗Ⅲ期非肺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6年4月至2008年9月收治经细胞学或病理学检查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初治患者43例患者随机分为放疗组(对照组)和同步放化疗组(治疗组)。放疗组采用常规分割治疗,放化组放疗方法同放疗组,同时给予紫杉醇+顺铂化疗。结果:2组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病例的治疗毒副反应均以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胃肠反应和放射性肺炎为主。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较好,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能为大多数患者所耐受。
张瑞文
关键词:同步放化疗疗效毒副作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