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海琛

作品数:19 被引量:63H指数:4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核科学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7篇肿瘤
  • 7篇疗效
  • 5篇细胞
  • 5篇肺癌
  • 4篇鳞癌
  • 4篇近期疗效
  • 3篇镇痛
  • 3篇细胞肺癌
  • 3篇小细胞
  • 3篇小细胞肺癌
  • 3篇疗效观察
  • 3篇淋巴
  • 3篇静脉
  • 3篇放疗
  • 3篇非小细胞
  • 3篇非小细胞肺癌
  • 2篇血浆
  • 2篇直线加速器
  • 2篇三维适形
  • 2篇三维适形放疗

机构

  • 10篇大连医科大学...
  • 9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承德市中心医...
  • 1篇湖州市第一人...

作者

  • 19篇张海琛
  • 9篇邹丽娟
  • 8篇石静滨
  • 4篇李国权
  • 4篇郑进
  • 4篇马瑞兰
  • 3篇滕云
  • 3篇李杰
  • 2篇杨月琴
  • 2篇雷宏伟
  • 2篇陈英海
  • 2篇徐晓颖
  • 2篇赵衍
  • 2篇李春璐
  • 1篇陈凤霞
  • 1篇徐晓颖
  • 1篇代俊利
  • 1篇曲怡
  • 1篇曲怡
  • 1篇王若雨

传媒

  • 3篇中国肿瘤临床...
  • 3篇中华放射肿瘤...
  • 2篇中华放射医学...
  • 2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辽宁医学院学...
  • 1篇医学信息(下...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浆催乳素水平与绝经后女性乳癌危险性的关系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评价血浆催乳素(PRL)水平与绝经后女性乳癌危险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83例绝经后女性乳癌病例和85例对照的血浆PRL水平,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绝经后血浆PRL水平与乳癌危险性的关系。根据肿瘤临床病理特征(肿瘤大小、病理类型、肿瘤分级以及ER是否阳性)对病例组进行分组,评估血浆PRL水平与不同乳癌亚组危险性的关系。结果:1病例组血浆PRL水平高于对照组(t=2.104,P=0.037)。2以血浆PRL〈P25为非暴露参考,血浆PRL P25-水平调整OR(95%CI)为1.04(1.01-2.83),血浆PRL P50-水平调整OR(95%CI)为1.38(1.26-3.83),血浆PRL≥P75水平调整OR(95%CI)为1.62(1.38-4.14),χ2趋势=4.986,P=0.027。3PRL与绝经后乳癌危险性的关系在ER+的肿瘤中略增强(χ2异质性=5.127,P=0.024),在不同肿瘤大小、病理类型、肿瘤分级间无明显变化(P均〉0.05)。结论:血浆PRL水平与绝经后女性乳癌的危险性呈正相关,尤其是ER+的乳癌。
马瑞兰李国权张海琛邹丽娟
关键词:乳癌催乳素绝经后女性
椎旁神经阻滞在晚期顽固性癌痛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研究椎旁神经阻滞在晚期顽固性癌痛中对吗啡静脉自控镇痛的影响。将晚期顽固性癌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例,M组、PM组分别采用吗啡静脉自控镇痛及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吗啡静脉自控镇痛的方法,记录治疗前、治疗后3、6、12、24、48、72小时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及72小时时的吗啡总用量。镇痛治疗后第3、6、12、24、48小时的VAS评分,PM组明显小于M组(P<0.05),而治疗72小时两组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无显著差异;72小时吗啡消耗总量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1),M组明显高于PM组。在晚期顽固性癌痛达到重度时,椎旁神经阻滞与吗啡静脉自控镇痛相结合的方法镇痛效果更好,并可减少吗啡用量。
张海琛郑进李杰李大伟
关键词:椎旁神经阻滞吗啡静脉自控镇痛
Varian Trilogy6009直线加速器ACC、COLL联锁故障维修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是肿瘤放射治疗中应用最广泛的设备,大型医院患者数量多,加速器高负荷运行,故障频繁,影响治疗效果和工作效率。本文通过加速器ACC、COLL 联锁故障的描述与分析,探讨电子直线加速器ACC 联锁故障的原因和...
李春璐张海琛曹影郑进
Varian Trilogy6009直线加速器ACC、COLL联锁故障维修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是肿瘤放射治疗中应用最广泛的设备,大型医院患者数量多,加速器高负荷运行,故障频繁,影响治疗效果和工作效率。本文通过加速器ACC、COLL联锁故障的描述与分析,探讨电子直线加速器ACC联锁故障的原因和维修...
李春璐张海琛曹影郑进
PVB联合PCIA治疗爆发性癌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2年
[目的]探讨PVB联合PCIA治疗爆发性癌痛(BTCP)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9例临床分期为Ⅳ期且常规应用吗啡镇痛效果不佳的癌痛患者,采用PVB与PCIA联合的方法进行镇痛治疗,观察疼痛程度(PI)及疼痛缓解程度(PAR),并记录BTCP出现的频率。[结果]联合镇痛治疗前的BTCP平均间隔时间(h)及24 h内出现次数分别为9.29±3.6、3.21±1.26,与治疗后的24.69±8.09、0.86±0.74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联合治疗前的疼痛评分为8.89±0.817,与治疗后的1.79±1.677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PVB联合PCIA镇痛方法可以显著降低BTCP出现的频率,提高了晚期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张海琛代俊利赵衍
关键词:椎旁神经阻滞静脉自控镇痛
同步放化治疗Ⅲ_b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与毒副作用分析
目的:三维适形放疗与同步化疗治疗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与毒副作用。方法: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4例,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同步TP方案化疗。具体用药:紫杉醇40mg/m2/周,卡铂AUC=2/周;放疗采用6MV-X三维适形放...
张海琛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三维适形放疗
文献传递
非小细胞肺癌CT影像学与病理相关性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探讨CT确定的肿瘤大小和实际肿瘤大小的差异值及相关性,为靶区勾画提供依据。将31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CT影像、术中及术后病理记录的长短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鳞癌CT短径小于术中短径、腺癌CT短径小于术中短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若要包括95%的实际长径,鳞癌和腺癌的CT长径分别需外扩0.43cm、0.67cm;短径则至少外扩0.27cm、0.34cm。
张海琛石静滨郑进赵健赵衍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血清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对晚期肺癌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肿瘤标记物在晚期肺癌临床诊断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89例晚期肺癌病人血清CEA、NSE、CYFRA21-1的水平。结果CEA、NSE、CYFRA21-1分别在腺癌、小细胞肺癌及鳞癌中呈高表达,其阳性率分别为77.78%、90.9%、80.95%,有统计学意义;CEA在Ⅲ、Ⅳ期肺癌中阳性率分别为44.11%、73.08%,有差异性。结论三项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晚期肺癌可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并对肺癌的分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对于疗效及预后的判断可仅对某一阳性标记物进行长期动态监测。
张海琛邹丽娟
关键词:癌胚抗原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细胞角蛋白19片断晚期肺癌
局部晚期宫颈癌后装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剂量学及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研究后装腔内/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治疗(IC/ISBT)与传统后装腔内近距离治疗(ICBT)相比较的剂量学差异及其近期疗效。方法45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IC/ISBT及ICBT方法进行后装近距离治疗,分别对两种治疗方法的A点(A1、A2)、D90%、D100%以及膀胱、结肠、直肠、小肠受量进行计算,同时观察近期疗效。结果IC/ISBT比ICBT放疗A点剂量显著提升(P<0.05);并且IC/ISBT的D90%、D100%也均明显高于ICBT(P<0.05)。外照射后残存肿瘤直径≥3cm时,IC/ISBT比ICBT可获得较高的靶区剂量提升(P<0.05)。IC/ISBT与ICBT的膀胱、直肠、结肠、小肠D2cm^3、D0.1cm3相近(P>0.05)。疗后1、3、6个月的近期疗效IC/ISBT与ICBT相近(P>0.05)。结论局部晚期宫颈癌(残存肿瘤直径≥3cm)后装近距离治疗中IC/ISBT在不增加危及器官受量及降低近期疗效前提下显著地提高了靶区、A点剂量,具有明显剂量学优势。
滕云邹丽娟张海琛徐晓颖雷宏伟许壮
关键词:剂量学近期疗效
血浆性激素水平和绝经前女性患乳腺癌危险性的关系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评价血浆类固醇性激素水平与绝经前女性患乳腺癌危险性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75例绝经前女性乳腺癌病例和78例匹配对照的血浆雌二醇(E2)、孕酮(P)及睾酮(T)水平,并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绝经前女性血浆E2、P、T水平与患乳腺癌危险性的关系。结果 (1)病例组血浆E2和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病例组血浆P水平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以下四分位数(P25)为非暴露参考,血浆P上四分位数(P75)水平调整OR(95%CI)为0.43(0.20~0.85),趋势P=0.023;血浆T上四分位数(P75)水平调整OR为3.63(1.82~7.45),趋势P=0.015;血浆E2上四分位数(P75)水平调整OR为2.48(1.27~5.1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趋势P=0.270。结论血浆T水平与绝经前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呈正相关,血浆P水平与绝经前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呈负相关。
马瑞兰张海琛李国权徐晓颖邹丽娟
关键词:乳腺癌绝经前女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