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海燕

作品数:4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新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湿地
  • 2篇芦苇
  • 1篇植被
  • 1篇植被数量
  • 1篇生态环
  • 1篇生态环境
  • 1篇生态环境现状
  • 1篇生物量
  • 1篇湿地植被
  • 1篇双向指示种分...
  • 1篇水质
  • 1篇水质特征
  • 1篇土壤
  • 1篇土壤理化
  • 1篇土壤理化性
  • 1篇土壤理化性质
  • 1篇鸟类
  • 1篇鸟类区系
  • 1篇区系
  • 1篇资源量

机构

  • 4篇新疆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刘彬
  • 4篇张海燕
  • 1篇王琴

传媒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植物科学学报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博斯腾湖湿地鸟类区系及类群多样性分析被引量:9
2015年
为研究博斯腾湖湿地鸟类多样性分布特点,运用样线法和样方法于2012年6月--2013年11月对博斯腾湿地的鸟类物种多样性分布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80种,隶属于17目33科54属。其中夏侯鸟46种(57.50%),留鸟18种(22.50%),旅鸟13种(16.25%),冬候鸟3种(3.75%);鸟类区系中古北界种类57种(71.25%),广布种12种(15.00%),中亚种类8种(10.00%),东洋种3种(3.75%),湿地中以古北界种为主;观察到的记录种中有国家I级保护鸟类3种,Ⅱ级保护鸟类7种,运用G-F指数及Shannon-Weiner指数对各生境鸟类类群多样性进行了分析,G-F指数大小顺序为开阔水域(0.48)〉芦苇沼泽(0.43)〉农田生境(0.41)〉灌丛生境(0.33),Shannon-Weiner指数大小顺序为芦苇沼泽(2.05)〉开阔水域(1.88)〉农田(1.87)〉灌丛(1.43)。湿地鸟类种群数量的多少与生境类型的复杂性、人为干扰情况以及生境面积的大小有关系。
刘彬张海燕
关键词:鸟类区系类群多样性G-F指数
博斯腾湖芦苇湿地生态环境现状及芦苇生物量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以博斯腾湖芦苇湿地为研究区,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对博斯腾湖三大苇区的土壤理化性质、水质特征及影响湿地芦苇生物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⑴苇区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良好,土壤有效氮含量平均为142.59mg/kg,速效磷含量平均为40.11mg/kg,有机质含量平均为7.81%,能够满足芦苇生长要求。⑵黄水苇区湿地土壤总盐含量及水中全盐含量分别为0.93%和3.04mg/L,其与芦苇生物量间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而西南小湖区及大湖西岸区土壤总盐含量及水中全盐含量对芦苇生物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三苇区水中COD量和pH值对芦苇生物量均无显著影响。⑶芦苇的株高、茎粗、节数等三种形态特征指标与生物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芦苇的密度与生物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
刘彬王琴张海燕
关键词:芦苇生物量土壤理化性质水质特征
近50年博斯腾湖小湖区芦苇资源量消长变化及主要驱动因素被引量:2
2015年
以新疆博斯腾湖小湖区为研究区,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实地补充调查,分析了小湖区1958—2010年芦苇(Pragmites australis)产量、面积及质量的变化特点及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近50年博斯腾湖小湖区芦苇产量呈现先下降后缓慢增加的趋势,芦苇分布面积也经历了先变小后变大的过程;总体上芦苇资源呈现衰退趋势,一、二、三类芦苇面积减少,四类芦苇面积增加;水位(x)与芦苇产量(y)呈极显著相关关系,1958—1982年,芦苇产量与水位的回归方程为y=-4.9526x2+10379x-5E+06(R=0.88),1983—2010年,芦苇产量与水位的回归方程为y=-0.507x2+1062.8x-556910(R=0.78);地下水埋深与芦苇生长关系密切,地下水埋深为1.97 m时,芦苇生长最快。矿化度(x)和芦苇产量(y)呈极显著相关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12.39x2+32.033x-5.6795(R=-0.84)。
张海燕刘彬
关键词:芦苇资源量
博斯腾湖湖滨湿地植被数量分类与排序被引量:18
2015年
应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方法对湿地植物群落进行分类,采用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典范对应分析(CCA)对群落进行排序,以明确博斯腾湖湖滨湿地的主要植物群落类型及影响植被类型变化和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表明,博斯腾湖湖滨湿地植被可分为7个主要群丛,分别为长苞香蒲(Ass.Typha angustata)、芦苇+长苞香蒲(Ass.Phragmites australis+Ty.angustata)、芦苇+水烛(Ass.P.australis+Ty.Angustifolia)、多枝柽柳-芦苇(Ass.Tamarix ramosissima-P.australis)、胡杨-多枝柽柳(Ass.Populus euphratica-Ta.ramosissima)、旱柳-多枝柽柳(Ass.Salix matsudana-Ta.ramosissima)和多枝柽柳(Ass.Ta.ramosissima),它们分布于湖滨浅水带、湖滨沼泽带、湖岸乔灌林带和旱生灌丛带;TWINSPAN分类产生的7个主要群丛在DCA排序图上被很好地反映出来。CCA排序与DCA排序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总含盐量是决定该地区植被分布格局的主要环境因子。博斯腾湖湖滨湿地植被种类单一,生态结构简单,水盐动态及其相互作用是影响该地区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对博斯腾湖湖滨湿地进行植被保护与重建过程中,需重点考虑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总含盐量这2个主要环境因子的影响,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防止土壤盐渍化的发生。
张海燕刘彬
关键词:湿地植被双向指示种分析除趋势对应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