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永红

作品数:185 被引量:570H指数:1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2篇期刊文章
  • 3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2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24篇儿童
  • 105篇淋巴
  • 82篇细胞
  • 73篇淋巴瘤
  • 47篇白血
  • 47篇白血病
  • 44篇急性
  • 29篇淋巴细胞
  • 28篇儿童急性
  • 24篇细胞淋巴瘤
  • 24篇淋巴细胞白血...
  • 23篇急性淋巴细胞
  • 20篇金淋巴瘤
  • 20篇霍奇金
  • 20篇霍奇金淋巴瘤
  • 20篇急性淋巴细胞...
  • 20篇急性淋巴细胞...
  • 19篇肿瘤
  • 18篇预后
  • 14篇儿童急性淋巴...

机构

  • 181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北京大学
  • 3篇教育部
  • 2篇北京积水潭医...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西华师范大学
  • 2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原子能科...

作者

  • 185篇张永红
  • 63篇段彦龙
  • 61篇杨菁
  • 57篇金玲
  • 53篇吴敏媛
  • 45篇黄爽
  • 33篇周春菊
  • 31篇石慧文
  • 30篇张蕊
  • 29篇谢静
  • 26篇马晓莉
  • 25篇耿兰增
  • 19篇胡亚美
  • 16篇张梦
  • 16篇张瑞东
  • 14篇张大伟
  • 14篇赵玮
  • 14篇王彬
  • 13篇李志刚
  • 12篇金眉

传媒

  • 41篇中国小儿血液...
  • 29篇中华儿科杂志
  • 12篇白血病.淋巴...
  • 10篇中华血液学杂...
  • 8篇中国小儿血液
  • 8篇中国实用儿科...
  • 7篇实用儿科临床...
  • 4篇中华实用儿科...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中国实验血液...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罕少疾病杂志
  • 2篇临床药物治疗...
  • 2篇中国循证儿科...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9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7
  • 9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14篇2013
  • 10篇2012
  • 17篇2011
  • 13篇2010
  • 12篇2009
  • 14篇2008
  • 12篇2007
  • 18篇2006
  • 7篇2005
  • 4篇2004
1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儿童淋巴瘤诊治现状
张永红
维甲酸及蒽环类药物联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37例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 分析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的临床特点及维甲酸及蒽环类药物联合治疗方案安全性及疗效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病中心2005年1月至2009年2月收治的37例APL患儿的临床特点及生存情况.结果 APL低危患者占30%( 11/37),中危患者占43% (16/37),高危患者占27% (10/37).60% (22/37)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根据危险度不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P =0.029),分别是低危组27%( 3/11),中危组69% (11/16),高危组80% (8/10).3例患者死亡(8%).2例患者发生维甲酸综合征(6%).完全缓解率为83.7%,各危险组缓解时间无差异(P=0.612).使用去甲氧柔红霉素及柔红霉素两组的缓解时间无差异(P =0.628).Kaplan-Meier曲线生存率分析表明,本组患儿2年无事件生存率为81%,低、中、高危险度组2年无事件生存率分别100%、81%、60%.结论 全反式维甲酸结合蒽环类药物为主的化疗方案完全缓解率高,生存率高,毒副作用小.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是儿童APL诱导缓解治疗的主要合并症.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对于提高缓解率及生存率有重要意义.
金眉吴敏媛张永红石慧文谢静周翱马晓莉吴润晖
关键词:维甲酸蒽环类
儿童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38例临床特征及疗效观察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 分析儿童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总结疗效和药物相关毒性.方法 2003年1月至2010年4月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ALCL患儿38例,采用北京儿童医院-ALCL-2003方案.结果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 34例,男:女=2.16∶1,中位发病年龄9岁,33例(86.8%)患儿有B症状,94.7%的患儿确诊时已达Ⅲ~Ⅳ期.全组中位随访时间48个月(12 ~ 99个月),中位无病生存时间43个月.34例(89.5%)获得完全缓解.复发3例,均在开始治疗的20个月内发生.预计4年无病生存率为(81.2±6.4)%,预计4年总生存率为(86.4±5.7)%.单因素分析预后不良因素包括:3个以上结外器官受累,肝脾肿大(>3 cm),乳酸脱氢酶升高,临床分期为Ⅳ期,骨髓中出现噬血现象,年龄<3岁.主要药物相关毒性是骨髓抑制和黏膜炎,无化疗相关死亡发生.结论 儿童ALCL易出现结外侵犯,多有B症状.本组患儿化疗效果良好,方案安全性良好,多为早期复发,长春花碱(VBL)维持治疗是必要的.
杨菁金玲郑胡镛张蕊段彦龙黄爽周春菊张永红
关键词:预后儿童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Ⅳ期神经母细胞瘤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对以CEM(卡铂+依托泊苷+马法兰)为预处理方案的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治疗20例Ⅳ期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方法 2007年5月-2009年11月我科收治的Ⅳ期神经母细胞瘤患儿20例,中位年龄4.3岁(1.8~8.7岁),中位体重15.5 kg(9~22.5 kg);原发灶4例为纵隔,16例为肾上腺。14例患儿存在骨髓转移。5例经强化疗、手术减积治疗后仍存在残留病灶,为带瘤移植。预处理方案为CEM方案。结果移植后中位随访时间为17.35个月(2~36个月),1例失访,带瘤移植组(n=5)中3例死亡,1例颅内复发放疗后仍存活,1例无疾病进展存活。移植前完全缓解组(n=15)随访14例,4例死亡,8例无疾病进展存活,2例复发仍存活。回输的CD34+细胞中位数为5.346(1.54~10.3)×106/kg,全部患儿移植后均获得造血重建,在骨髓空巢期均出现发热,4例出现败血症,致病菌分别为少酸链球菌、近平滑念珠菌、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后痊愈。髓外毒性包括:18例Ⅱ度肝功能损害,16例Ⅰ度口腔黏膜炎,13例Ⅰ度腹泻,5例Ⅱ度腹泻,2例Ⅰ度心脏不良反应。无移植相关性死亡。结论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对移植前达到完全缓解的Ⅳ期神经母细胞瘤患儿有较好疗效,对部分缓解期患儿可提高缓解率,不良反应可逆,耐受性可。
廉红云王彬周翾马晓莉张永红朱光华杨骏秦茂权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诱导化疗儿童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小儿白血病化疗中的应用体会
1999年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简称急淋)在近20多年以来,总体疗效有较明显改善,长期无病生存率已达70%,这有赖于治疗初期采用肿瘤细胞敏感的大剂量化疗、缓解后的强化巩固及脑膜白血病的预防治疗。然而,强化治疗所引起的粒细胞减少而发生的感染也是造成患儿...
耿兰增张永红赵新民
关键词:白血病药物疗法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15例儿童非免疫缺陷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研究
2024年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13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年龄≤18岁的15例非免疫缺陷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点以及基于病理组织亚型的、以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为基础的化疗方案的治疗效果。男女比例2.7∶1,中位确诊年龄7.2(2.3~16.4)岁,临床首发症状以颅高压伴颅神经受损为主,影像学以多发病灶为主。免疫功能正常的儿童PCNSL发病率极低,以HD-MTX为基础的化疗整体预后良好,部分病情评估稳定者可减量维持或不予维持治疗。初治以非HD-MTX为主的化疗,病情进展或复发患儿再次予HD-MTX为基础的化疗仍有效。
高慧霞张宁宁周春菊金玲杨菁黄爽张梦李楠张永红段彦龙
关键词:大剂量甲氨蝶呤预后良好颅高压病情进展
儿童ALL治疗策略与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的应用
<正>概述·白血病是儿童期发生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为3.4/10万,并呈上升趋势·我国每年有1.5万左右的新发儿童白血病·70%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张永红
文献传递
儿童淋巴瘤的误诊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通过对133例患儿临床特点和误诊原因的分析,提高临床医师对儿童淋巴瘤的认识,减少早期误诊。方法收集我院2003年至2008年收治的227例淋巴瘤患儿资料,分别按照其首发症状、误诊原因进行回顾和分析。结果227例患儿中有误诊史的133例,占58.6%。按病理类型分组统计,以大细胞间变性淋巴瘤误诊率最高约占91.2%。误诊原因:1)淋巴瘤首发症状多种多样,结外侵犯多见,临床医师对本病认识不足,造成误诊共58例,占43.6%;2)病理科医生对本病的组织学特点缺乏足够的认识,病理取材不够完整或处置不当以致影响病理结果判断的共33例,占24.8%;3)患儿家长不配合检查延误诊断的共17例,占12.8%;4)盲目使用激素,掩盖病情,造成误诊的共13例,占9.8%;5)临床表现特殊而误诊12例,占9.0%。结论儿童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多样化,发热及结外病灶多见,对本病缺乏认识、盲目使用激素是误诊的首要原因。病理科医生对本病细胞形态学的多样性认识不足、处置不当或缺少免疫组化和基因学检测是造成误诊的第二位因素。患儿家长不配合检查及患儿临床表现特殊也是误诊的常见原因。
黄爽杨菁金玲张蕊段颜龙张永红
关键词:淋巴瘤儿童误诊
戈谢病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9年
戈谢病(Gaucher disease)是溶酶体贮积症(lysosomal storage disorder)中最常见的一种,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病为溶酶体中葡糖脑苷脂酶(一ucocerebrosidase)的结构基因变异,导致该酶缺乏,致使葡糖脑苷脂(glucocerebroside)不能被水解而聚积在巨噬细胞溶酶体中,导致细胞失去原有的功能而产生一系列症状,戈谢病是溶酶体贮积症中首先应用酶替代治疗(enzyme replacement therapy,ERT),并取得了很好疗效的疾病之一。在此将戈谢病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段彦龙张永红
关键词:戈谢病溶酶体贮积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细胞溶酶体酶替代治疗基因变异
儿童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合并中枢神经系统侵犯的危险因素及预后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了解儿童淋巴母细胞淋巴瘤(LBL)合并中枢神经系统(CNS)侵犯的临床特点,探讨CNS侵犯危险因素,总结应用BCH-LBL-2003方案的疗效。方法对2003年1月-2009年12月间北京儿童医院血液病中心收治的112例LBL住院患儿中合并CNS侵犯的19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依据不同危险因素将患儿CNS状态分为3级并采用不同程度的治疗方案。结果 19例患儿中15例为初诊时已发生CNS侵犯,4例为化疗中CNS复发。除1例为临床Ⅲ期外,其余均为Ⅳ期。本组脑膜侵犯10例(51%),脑实质侵犯4例(21%),脊旁浸润3例(16%),颅神经侵犯1例(5%),混合性浸润(脑膜+颅神经)1例(5%)。初诊时存在CNS侵犯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P=0.075)。头面部侵犯和血清LDH≥500 IU/L为CNS侵犯危险因素(P<0.05)。结论儿童LBL易合并CNS侵犯。头面部侵犯和血清LDH≥500 IU/L为CNS侵犯危险因素。对CNS侵犯及存在危险因素患儿加强CNS定向治疗可以改善预后。
金玲张蕊黄爽杨菁段彦龙张永红
关键词:儿童中枢神经系统侵犯预后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