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欣
- 作品数:4 被引量:29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大豆籽粒中异黄酮含量被引量:5
- 2007年
- 大豆异黄酮是一种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物质.本研究采用未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柱(50 cm×75 μm,有效长度为42 cm),对电泳条件进行优化,拟建立快速检测大豆籽粒中异黄酮含量的毛细管电泳法.结果表明优化的最佳电泳条件为:以5%甲醇与95%硼砂(40 mmol/L,pH=10.0)溶液为电泳缓冲液,压力进样20 s,温度25℃,分离电压16.5 kV,检测波长为254 nm.在此条件下,大豆籽粒中6种异黄酮组分可在21 min内完全分离并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6种异黄酮组分的峰面积和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在0.5%~2.4%之间和1.8%~3.8%之间,加样回收率在97.2%~103.3%之间,以鹰嘴豆芽素A作为内标可提高电泳的重现性.表明建立的方法灵敏、准确、经济、重现性好,适用于大豆籽粒中异黄酮含量的测定.
- 黎波涛韩航如麻浩张占琴张欣王丽群
-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大豆异黄酮
- 大豆籽粒大小的遗传及SSR标记分析被引量:6
- 2007年
- 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离分析方法,联合分析J280082(小粒品种)×海系13(大粒品种),巴马九月黄(小粒品种)×海系13(大粒品种)2个组合的P1、P2、F1和F2四个群体,研究大豆籽粒大小的遗传规律,进而应用t测验和方差分析法分析并筛选与籽粒大小紧密连锁的SSR分子标记。结果表明:2个组合的大豆籽粒大小遗传都符合E-1模型,即籽粒大小性状均受两对主基因控制,并且有多基因效应,主基因效应表现为加性-显性-上位性效应;2组合主基因遗传率都较大,分别为74.3%、42.6%,多基因遗传率较小,分别为5.1%、14.4%。在J280082×海系13中有17个标记与大豆籽粒大小性状相关,在巴马九月黄×海系13群体中有12个标记与大豆籽粒大小性状相关;其中satt070(B 2连锁群)、satt546(D 1b连锁群)、satt302(H连锁群)、satt337(K连锁群)、satt373(L连锁群)、satt237(N连锁群)在两个群体中都表现出与大豆籽粒大小相关;satt302、satt070在两个群体中都有着较高的对籽粒大小性状变异的解释率(>8%),可用于对大豆籽粒大小性状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选择。
- 高文瑞陈晨王红铃张欣王显生麻浩
- 关键词:大豆籽粒大小
- 高低芥酸油菜品种发育籽粒脂肪酸积累模式的研究被引量:13
- 2009年
- 以甘蓝型油菜低芥酸品种秦油7号和高芥酸品种中油821为材料,对油菜籽粒发育过程中主要脂肪酸的积累模式进行研究,并分析高低芥酸品种间脂肪酸积累的差异及各种脂肪酸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根据7种主要脂肪酸在种子发育过程中的积累模式,可将它们分成两类:一类为棕榈酸、硬脂酸、亚油酸、亚麻酸,其积累主要集中在种子发育早期;而油酸、二十碳烯酸和芥酸可归为另一类,其积累主要集中在种子发育后期。两个品种在棕榈酸、硬脂酸、亚油酸、亚麻酸、油酸以及油份积累模式上基本一致,但在油酸、二十碳烯酸和芥酸的积累量上差异较大。
- 张欣袁春新王学军汪凯华王显生麻浩
- 关键词:油菜脂肪酸脂肪
- 森林草莓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基因的鉴定和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本研究对森林草莓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基因(HDAC)进行鉴定和分析,并研究其在生长发育以及逆境胁迫响应过程中的表达变化,为深入研究森林草莓组蛋白去乙酰化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森林草莓中HDAC基因进行鉴定,并进行蛋白结构域、染色体定位、基因复制类型和其他进化分析。利用转录组数据分析森林草莓中HDAC基因在不同组织和发育阶段中的表达变化。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森林草莓中HDAC基因在低温、高温胁迫下的表达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森林草莓中包含12个HDAC基因,其中RPD3/HDA1家族9个,SIR2家族2个,HD2家族1个;RPD3/HDA1家族基因可以分为5类,SIR2家族中基因分为2类。森林草莓中RPD3/HDA1和HD2家族HDAC基因主要通过离散型复制模式进行扩张,SIR2家族在双子叶进化过程中没有发生明显扩张。各个HDAC基因具有发育阶段或组织特异性表达。部分HDAC基因在森林草莓热胁迫处理中有不同程度的响应,对冷胁迫的反应相对较小。[结论]森林草莓HDAC基因具有植物的典型特性,并可能参与了森林草莓的生长发育和对热胁迫的响应。
- 林莹韩玉辉熊思嘉李泽斌张欣顾婷婷
- 关键词:去乙酰化进化分析基因复制逆境胁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