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芳

作品数:26 被引量:71H指数:4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艺术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4篇学位论文
  • 3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艺术

主题

  • 7篇细胞
  • 6篇干细胞
  • 5篇梗死
  • 4篇心肌
  • 4篇腺癌
  • 4篇甲状腺
  • 4篇间充质干细胞
  • 4篇骨髓间充质
  • 4篇骨髓间充质干...
  • 4篇病理
  • 4篇超声
  • 4篇充质干细胞
  • 3篇多普勒
  • 3篇多普勒超声
  • 3篇多普勒超声心...
  • 3篇心动图
  • 3篇心肌梗死
  • 3篇肿瘤
  • 3篇组织多普勒
  • 3篇组织多普勒超...

机构

  • 19篇山东大学
  • 6篇中国康复研究...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济宁医学院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江苏省原子医...
  • 1篇北京丰台右安...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作者

  • 23篇张晓芳
  • 6篇季晓平
  • 4篇宋兆峰
  • 4篇王晓荣
  • 3篇张运
  • 3篇王荣
  • 3篇刘志艳
  • 3篇刘方竹
  • 2篇蒋世亮
  • 1篇刘洪丽
  • 1篇刘芳竹
  • 1篇孔北华
  • 1篇刘红刚
  • 1篇崔保霞
  • 1篇张仁亚
  • 1篇张廷国
  • 1篇王鸿雁
  • 1篇敖启林
  • 1篇王建丽
  • 1篇纪小龙

传媒

  • 2篇中华病理学杂...
  • 2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四川解剖学杂...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临床医学进展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颈动脉斑块形成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及早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6年7月2007年7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博爱医院检测过颈动脉超声的患者192例,根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是否有颈动脉斑块形成分为斑块组(109例)和非斑块组(83例)2组,检测所有患者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空腹血糖水平(FBG),记录患者既往是否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及饮酒史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间单因素比较显示斑块组年龄、高血压病发生率、糖代谢异常发生率、三酰甘油水平、总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非斑块组。两组间性别、吸烟史、饮酒史、空腹血糖水平、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值1.10,P值0.002)、高血压病(OR值2.81,P值0.031)、糖代谢异常(OR值2.74,P值0.028)进入回归方程,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动脉斑块形成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增高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因素,高龄、高血压病、糖代谢异常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刘方竹张晓芳樊立杰
关键词: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独立危险因素心脑血管疾病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同种异体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目的 建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体外分离、培养、传代及诱导分化的实验方法;观察MSCs能否经体外5-氮胞苷(5-azacytidine,5-aza)诱导分化为心肌样...
张晓芳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同种异体移植急性心肌梗死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文献传递
外伤、手术相关性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2018年
目的观察外伤、手术相关性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对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病前有外伤、手术史的吉兰-巴雷综合征病例,并与同期住院治疗的无外伤或手术的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效果相比较。结果外伤、手术继发吉兰-巴雷综合征发生在外伤或手术后3周内,发病前可有咽痛、腹泻史,主要表现为四肢无力,可伴有四肢麻木,严重病例有呼吸困难。主要体征为四肢肌力下降、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可有感觉异常。与同期住院治疗的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相比,外伤、手术继发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较重(P<0.05)。大部分病例脑脊液化验表现为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肌电图检查有髓鞘脱失、轴索变性表现。在接受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后,与无外伤或手术的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比较,外伤、手术继发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效果差(P<0.01)。结论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外伤、手术继发的吉兰-巴雷综合征效果差。应重视外伤、手术继发吉兰-巴雷综合征,及时诊断、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杨永轩刘功禄杜健张晓芳
关键词:格林-巴利综合征外伤免疫球蛋白类
具有乳头样核特征的非浸润性甲状腺滤泡性肿瘤细胞核特征判读一致性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拟评价病理医生对于"具有乳头样核特征的非浸润性甲状腺滤泡性肿瘤(non-invasive follicular thyroid neoplasm with papillary-like nuclear features,NIFTP)"判读的一致性。方法选取我国不同地区9位病理医生对30例NIFTP的数字切片进行判读。评分内容包括三点:细胞核大小和形状,核膜不规则度,核染色质特点。以上各项指标,有,评分为1;无,评分为0;将结果相加,得出的总分0~3。总评分2~3,判读为NIFTP。结果我国病理医生判读总体具有微弱的一致性(Kappa值为0.0814),其中对核膜不规则度的判定一致性最佳(Kappa值为0.1936),对细胞核大小和形状的判定一致性最差(Kappa值为0.1022)。7名高年资病理医生判读总体一致性优于9位医生,但总体结果仍为微弱(Kappa值为0.1341)。对核膜不规则度(Kappa值为0.2674)和核染色质特征(Kappa值为0.2573)判读的一致性弱,但仍高于对细胞核大小和形状的判读一致性(Kappa值为0.0730)。本研究判读一致性总体略低于亚洲研究,高年资病理医生对于核膜不规则度的判读一致性优于亚洲研究。结论对于NIFTP细胞核特点观察者间的差异可能是由教育程度、工作经验、个人对判读标准的理解、地理差异甚至一些不确定的原因造成。我国病理医生在判读NIFTP细胞核特征方面一致性低,应进一步推广并细化NIFTP细胞核判定标准。对于形态学提示NIFTP的病例,应推荐采用免疫组化或者分子生物学方法排除高危基因突变。
苏鹏张晓芳刘红刚纪小龙王铁生张仁亚敖启林许跃刘志艳
关键词:数字切片
肺胃型黏液腺癌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
2024年
目的 探讨肺胃型黏液腺癌(gastric mucinous adenocarcinoma, GMA)的形态特征、临床病理特点、基因改变及临床预后,为肺黏液腺癌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回顾性分析肺浸润性非黏液腺癌(invasive non-mucinous lung adenocarcinoma, INMA)48例、浸润性黏液腺癌(invasive mucinous adenocarcinoma, IMA) 40例的资料,其中IMA包括单纯性黏液腺癌(simple invasive mucinous adenocarcinoma, SIMA)30例及黏液-非黏液混合型腺癌(mucinous and non-mucinous mixed adenocarcinoma, MNMA)10例,SIMA根据形态进一步分为GMA、柱状细胞型黏液腺癌(colunmar cell mucinous adenocarcinoma, CMA)及混合型单纯性黏液腺癌(mixed simple invasive mucinous adenocarcinoma, MSIMA)。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所有石蜡样本行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 IHC)检测人黏蛋白5ac(mucin 5ac, MUC5ac)、人黏蛋白6(mucin 6, MUC6)、甲状腺转录因子-1(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1, TTF-1)、细胞角蛋白7(cytokeratin 7, CK7)、细胞角蛋白5/6(cytokeratin 5/6, CK5/6)等指标,并对所有样本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或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检测肺癌相关驱动基因。结果 GMA的肿瘤平均直径显著小于CMA、MSIMA、MNMA及INMA中的肿瘤平均直径,发病年龄略高于其他类型腺癌,且好发于肺下叶。MUC6在GMA中的阳性率为92.93%,显著高于在CMA(8.33%)、MNMA(20.00%)及INMA(0%)中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TTF-1和CK7在GMA中的表达率显著低于在MNMA及INMA中的表达率(P均<0.001)。14例GMA中,10例伴有KRAS基因点突变,比例显著高于CMA、MNMA及INMA。且MUC6的表达与KRAS基因突变呈显著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0.590)。结论 GMA直径较小,好发于肺下叶,高表达MUC6,且KRAS基因突变率高,具有独特的病理、临床及分子特点,应作为独立类型。
郝晓梦于泽源张晓芳
关键词:甲状腺转录因子-1KRAS基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同种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同种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行性。方法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移植组各25只。应用液氮冷冻法制作心肌梗死模型。移植组梗死部位注入经5-氮胞苷(5-aza)诱导和溴氮胞苷标记的大鼠MSCs,对照组梗死部位注入等容量DMEM液。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1周和术后4周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收缩期峰值速度(Vs)、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指标评价心功能。移植组于术后4周处死,移植心肌行溴氮胞苷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对照组(n=13)和移植组(n=15)相比,术前及术后1周的心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移植组心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移植部位免疫组化可见溴氮胞苷染色阳性细胞。结论经5-aza诱导的MSCs同种移植入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受损心肌后能存活并改善宿主的心功能。
张晓芳季晓平宋兆峰王晓荣翟魁敏许凤华
关键词:骨髓骨髓祖代细胞心肌梗塞
甲状腺髓外浆细胞瘤1例并文献复习
2023年
目的:通过对原发于甲状腺的髓外浆细胞瘤的病例报道并且进行相关的文献检索及复习,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患者为中老年男性,因发现甲状腺结节20余年伴喘憋、声嘶20余天收入院。经B超检测并行甲状腺细针穿刺,后随即进行甲状腺切除术和相关病理诊断。结果:镜下可见细胞有丰富的嗜碱性细胞浆,细胞核偏位,无核仁,可见核周空晕,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D79a(+)、CD38(+)、kappa(+)、CK(−)、TTF-1(−)、CD138(−),病理诊断为甲状腺髓外浆细胞瘤。术后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未行辅助治疗,随访3年无复发。结论:髓外浆细胞瘤多数发生在包括眼部、小肠和腮腺等软组织在内的消化道及头颈部等部位中。原发于甲状腺的髓外浆细胞瘤较为罕见,在诊断时应与甲状腺髓样癌及其他发生于甲状腺的淋巴造血系统疾病进行鉴别,鉴别方法大多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来进行。
王丰厚郝晓梦张晓芳
关键词:甲状腺浆细胞肿瘤髓外浆细胞瘤头颈部
二维和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大鼠袭击心肌梗死区域干细胞移植治疗后心脏功能改变的基础研究
本文将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进行分离、纯化、扩增并诱导成心肌样细胞,移植到同种异体大鼠的心肌梗死区,利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和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移植的MSCs对梗死部位和左室整体功能的影响.探讨骨髓间充质干...
季晓平宋兆峰王晓荣张晓芳才晓君王荣张运
关键词:细胞移植心脏功能超声心动图
文献传递
2018版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细胞病理学Bethesda报告系统解读被引量:30
2018年
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fine needle aspiration,FNA)细胞学检查是术前评估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有效减少诊断性手术的重要方法,被各国甲状腺指南推荐作为甲状腺肿瘤术前诊断的重要依据,可有效提高甲状腺手术恶性肿瘤比例至50%。
张晓芳张晓芳
关键词:细胞病理学甲状腺手术NEEDLE甲状腺结节细胞学检查
企业环境治理中乡镇政府监管问题研究--以S市T镇为例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我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但同时伴随而来的也有种种发展上的问题,生态破坏和环境质量下降就是典型问题所在。每当有关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恶性事件爆发,社会公众和媒体关注的焦点便聚焦在各级政府在环...
张晓芳
关键词:政府监管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