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旸
- 作品数:13 被引量:69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项目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益气养阴配合祛邪治法在慢性重型肝炎中的运用研究
- 重型肝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大量肝细胞坏死和严重肝功能障碍以致肝功能突然减退或消失,迅速出现肝性脑病、凝血功能障碍、肾功能损害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的一种临床急危重症。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是发生在慢性乙肝病毒携带、慢性乙型肝炎或...
- 张旸
- 关键词:益气养阴法慢性重型肝炎辨证分型
- 上感颗粒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退热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观察上感颗粒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退热效果。方法收集8家医院433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按照诊断标准分为风寒证、风热证、卫气同病证、风邪袭表(寒热不显)、风邪袭表(寒热兼夹)5个证型。均予上感颗粒口服治疗,每天服用2次,疗程3天。观察1个疗程,测量患者给药后1h、2h、3h、4h、24h内、48h内、72h内、72h的体温,观察即刻退热疗效和解热时间。结果服药4h内退热216例,占49.88%;服药后72h治愈413例,治愈率为95.38%;各证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感颗粒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疗效确切。
- 余衍亮奚肇庆张晓云罗翌刘清泉张念志孙伯青孙菊光杜梁枫郑艳张丽耿连艺张旸
- 关键词:上感颗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退热疗效
- 慢性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43例护理观察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观察慢性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总结相关护理经验。方法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对43例慢性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采用系统的针对性护理,对照统计患者治疗前后效果,记录护理要点,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达72.0%,比较患者治疗前后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病情重,治疗中系统地采用针对性护理,可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对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 张慧张旸谭善忠
- 关键词:慢性重型肝炎肝衰竭护理
- 降脂抗纤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34例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观察降脂抗纤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采用降脂抗纤方治疗;对照组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治疗前后的症状与体征、肝功能、血脂和B超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主要症状体征改善、肝功能、血脂和B超等指标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脂抗纤方具有较好的保肝降脂作用及一定的抗纤维化作用。
- 肖倩蒋淑莲梁重峰张旸
- 关键词:脂肪肝
- 基于外周血T淋巴细胞比例特点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正虚机制
- 目的:基于外周血T淋巴细胞比例特点,探讨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正虚机制。方法: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40例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0例,以门诊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为健康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CD3+T...
- 谭善忠张旸曹慧赵磊沈建军肖倩梁重峰蒋淑莲
- 关键词:T淋巴细胞
- 基于正虚机制观察益气健脾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6
- 2012年
- 目的基于正虚机制观察益气健脾法治疗慢乙肝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探讨补虚法在慢性肝衰竭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50例慢乙肝肝衰竭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予以益气健脾为主的中药煎剂口服。观察两组治疗2周时的临床转归、TBil与PTA的改善程度及MELD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2.00%高于对照组的40.00%;治疗组TBil,PTA及MELD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基于正虚机制以益气健脾法治疗慢乙肝肝衰竭,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 张旸吴银亚谭善忠肖倩沈建军梁重锋蒋淑莲
- 关键词:益气健脾法
- 温肾利水法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肝硬化并发肝肾综合症29例
- 目的:观察温肾利水法联合前列地尔对肝硬化并发肝肾综合症患者肝、肾功能及尿量的影响。方法:将57例肝硬化并发肝肾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8例,常规予限钠、支持、保肝、利尿、补充自蛋白、抗感染、应用学血管扩...
- 肖倩谭善忠张旸
- 文献传递
- 基于外周血T淋巴细胞比例特点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正虚机制
- 目的基于外周血T淋巴细胞比例特点,探讨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正虚机制。方法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号慢性乙型肝炎两组各50例患者,以门诊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为健康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
- 谭善忠张旸孙薇薇沈建军肖倩梁重锋蒋淑莲
- 基于外周血T淋巴细胞比例特点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正虚机制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比例特点与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正虚机制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早期患者(肝衰竭组)40例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CHB组)50例,以门诊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为健康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CD4+和CD8+T淋巴细胞比值、CD4+CD25+调节性T细胞所占比例,比较组间差异。3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肝衰竭组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34.12%±22.33%)、CD4+/CD8+比值(1.78±1.25)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0.83%±1.00%)所占比例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50.31%±12.09%、1.32%±0.31%、2.93%±1.31%)和CHB组(分别为49.72%±20.11%、1.31%±0.52%、3.17%±2.29%)相比较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一旦形成,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相关效应T淋巴细胞便处于"耗损"状态,体现其"正虚"的病机特点。
- 曹慧张旸谭善忠赵磊沈建军肖倩梁重峰蒋淑莲
-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肝炎乙型T淋巴细胞
- 慢性重型肝炎/肝衰竭的中医病因病机特点研究进展被引量:16
- 2011年
- 我国现有慢性HBV感染者约9 300万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000万例[1]。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肝衰竭是在慢性乙肝病毒携带、慢性乙型肝炎或肝硬化的基础上发生的重型肝炎/肝衰竭,是我国重型肝炎的主要类型[2],是病毒性肝炎的急危重症,临床证候复杂,变证、兼证、夹证多,治疗难度大,病死率高,预后不良,病死率50%~70%,最高可达80%以上,存活者病情又多次反复。
- 张旸谭善忠
- 关键词:慢性重型肝炎肝衰竭病机特点中医病因慢性HBV感染者慢性乙型重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