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志兰

作品数:7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流
  • 3篇血压
  • 3篇高血压
  • 2篇血管
  • 2篇血流速度
  • 2篇高血压病
  • 2篇高血压病患者
  • 2篇病患
  • 2篇超声
  • 1篇动脉血流
  • 1篇心包
  • 1篇心包炎
  • 1篇心病
  • 1篇心动图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力衰竭患者
  • 1篇心律
  • 1篇心律失常
  • 1篇心内膜
  • 1篇心内膜炎

机构

  • 7篇西安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叶复来
  • 7篇张志兰

传媒

  • 7篇陕西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1997
  • 2篇1996
  • 2篇1994
  • 2篇199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硝苯啶对中老年人高血压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
1996年
对22例高血压病患者(Ⅱ期10例、Ⅲ期12例)在硝苯啶治疗前后用三维经颅多普勒扫描仪进行探测,结果显示高血压病Ⅱ期组用药后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流速显著下降(P<0.05)、Ⅲ期组用药后脑内各动脉流速均下降,但无显著差异,表明硝苯啶可能直接扩张脑部血管、改善脑血管供血。三维经颅多普勒超声可用于抗高血压药对脑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研究。
张志兰叶复来
关键词:高血压脑血管血流动力学
静脉点滴硝酸甘油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1994年
采用无创伤心功能检测仪和动态心电图对20名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静脉点滴硝酸甘油治疗前后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室性心律失常的严重性和左室功能的损害是平行的、心功能改善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随之减少,提示静滴硝酸甘油治疗心衰随着心功能的改善可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张志兰叶复来
关键词:心力衰竭充血性硝酸甘油
94例心包炎病因分析
1997年
对94例心包炎进行病因分析,结果表明,以结核性心包炎占首位66例(70.2%),其次为化脓性11例(11.7%),肿瘤性10例(10.6%),非特异性心包炎6例(6.4%)。探讨了心包穿刺和超声心动图在心包炎病因诊断中的作用。
张志兰叶复来
关键词:心包炎病因学病例分析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诊断问题——附60例临床与二维超声心动图分析
1994年
报道感染性心内膜炎(IE)60例,基础心脏病以先心居首位(25例)41.6%,无基础心脏病者其次(17例)28.3%,风湿性心脏病居第三位(11例)18%。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测,其中56例(93%)有赘生物。临床表现多不典型,血培养阳性率只有25%。栓塞率23%,赘生物的大小与重要并发症相关联,赘生物直径>5mm,随血流漂动者,其栓塞的发生率明显增高。28例患者治疗后复查,赘生物消失9例,缩小10例,不变3例,增大6例,提示二维超声对诊断和评价IE疗效有重要参考价值。
张志兰叶复来
关键词:心内膜炎细菌性超声心动图
放射性核素心血池显像运动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意义
1993年
对34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运动负荷试验前后放射性核素动态心血池显像左心室功能的洲定,结果表明心绞痛患者整体及(或)局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运动后降低或不增加.提示运动后LVEF 的变化有助于冠心痛诊断。
张志兰叶复来
关键词:放射性核素成像冠心病
高血压病患者颅内动脉血流速度改变的临床意义
1996年
对68例Ⅰ~Ⅲ期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三维经颅多普勒(TCD)探测。结果显示: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主要表现有血流速度加快;血流缓慢;部分合并脑梗塞的Ⅲ期患者血流信号消失血管闭塞。23例脑动脉流速异常加快者作TCD—硝苯啶治疗试验,结果表明Ⅰ、Ⅱ期组用药后大脑中动脉流速显著下降(P<0.05),Ⅲ期合并脑梗塞组治疗后脑血流速度下降不显著。提示本试验可作为区别脑血管痉挛与病理性狭窄的诊断方法。
张志兰叶复来党瑛
关键词:高血压血流速度颅内动脉超声波诊断
高血压病患者血液粘度和颈部血管血流速度变化的临床意义
1993年
对58例高血压病和34例健康人的血粘度和颅外颈部动脉的血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高血压病患者血液粘度增高及颈部血流速度减慢,并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合并脑梗塞患者,血液粘度和血流速度呈负相关。提示颈部血流缓慢及血粘度增加是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原因。
张志兰叶复来
关键词:高血压血液粘度血流速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