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寒

作品数:47 被引量:341H指数:12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9篇经济管理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3篇集体林
  • 9篇林权
  • 9篇集体林权
  • 8篇农户
  • 8篇林权制度
  • 8篇集体林权制度
  • 7篇营林
  • 7篇林权制度改革
  • 7篇集体林权制度...
  • 5篇原木
  • 5篇原木进口
  • 5篇林改
  • 5篇集体林改
  • 4篇内生
  • 4篇林产
  • 4篇林产品
  • 4篇林地
  • 4篇林业
  • 4篇劳动力
  • 4篇劳动力成本

机构

  • 34篇西北农林科技...
  • 20篇南京林业大学
  • 12篇国家林业局
  • 10篇杨凌职业技术...
  • 6篇中国社会科学...
  • 3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莱芜市委党校

作者

  • 45篇张寒
  • 10篇杨红强
  • 9篇聂影
  • 8篇赵青
  • 5篇刘璨
  • 3篇朱均均
  • 3篇刘浩
  • 3篇李周
  • 2篇姚顺波
  • 2篇施大伟
  • 2篇徐勇
  • 2篇白秀广
  • 2篇赵青
  • 2篇王珊珊
  • 1篇朱文清
  • 1篇李世平
  • 1篇张海鹏
  • 1篇张瑞
  • 1篇李敏
  • 1篇张晓宁

传媒

  • 6篇林业经济
  • 5篇中国农村经济
  • 3篇资源科学
  • 3篇农业技术经济
  • 3篇林业经济问题
  • 2篇林业科学
  • 2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中外企业家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世界林业研究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农业经济问题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国际贸易问题
  • 1篇林产化学与工...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改革
  • 1篇中国土地科学
  • 1篇国际商务(对...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年份

  • 5篇2024
  • 5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8
  • 2篇2007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胶合板贸易波动实证分析被引量:10
2008年
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从市场规模、市场分布、竞争力3方面探讨了1992-2006年中国胶合板出口大幅增长的成因。实证研究发现:竞争力的提高是中国胶合板出口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市场规模效应对出口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但有一定增长;市场分布效应一直阻碍着出口的扩大,这种负向效应有减小的趋势。
张寒聂影王健柳露
关键词:胶合板恒定市场份额模型
林地面积增加提高了农户营林积极性吗?——基于9省1504个农户数据的倾向值匹配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论文利用9省1 504个农户调研数据,实证检验了新一轮集体林改后林地面积增加对农户营林积极性的因果效应。考虑到农户对林地经营面积决策的内生性问题,采用倾向值匹配方法对选择性偏差进行控制。匹配后,处理组和控制组在多个标准上均通过了平衡性检验。结果显示,林地面积增加确实促进了农户营林积极性的提高,但这是一个缓慢的动态调整过程。其中,资本投入强度在2010年以后才逐步表现为显著增加,增长率约为25%-27%,2013年进一步强化为28%-34%。资本投入强度的增加主要是由化肥和农药投入增加引起的,对种苗的投入强度并没有显著改善。这种差异说明,新一轮林改提高了农户的森林经营和管护积极性,但对造林行为的影响有限。同时农户并没有因为林地面积增加而显著提高劳动力的投入强度。这种资本对劳动的替代与农户的非农就业行为密切相关。
张寒刘璨姚顺波赵青刘浩朱文清
关键词:集体林改林地面积
分组模式对混合式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基于《林业经济学》课程的PSM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文章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为样本,利用倾向值匹配方法实证检验不同分组模式对《林业经济学》教学效果的差异性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自由组合,采用同群效应分组使得学生成绩提高了约4.7%,且在5%的统计水平上显著。这种正向影响的作用机制有二。一是同群分组导致了处理组学生每周讨论次数提高了约25%,且在5%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二是同群分组使得每次讨论时间延长约37%~43%,且在10%的水平上显著。这些结果与普通最小二乘法的估计值存在较大差异。以上研究发现有助于混合式学习的高效开展。
张寒赵青许时蕾白秀广李敏
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农户营林投入结构的影响——基于林业社会化服务供给约束的视角被引量:13
2022年
本文从林业社会化服务供给约束的视角出发,在理论层面探讨劳动力成本上升背景下农户营林投入结构调整趋缓的关键约束及作用机理,并使用来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展研究中心的全国9省(区)固定样本连续监测数据,采用面板数据Tobit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劳动力成本上升促进了农户营林投入结构的资本化,但这种促进作用会受到林业社会化服务供给水平的调节。当前林业部门普遍较低的社会化服务供给水平使得资本替代劳动的必要条件缺失,抑制了要素替代的实现。此外,农户营林投入结构亦受到地形条件和制度因素的影响。其中,地形条件的调节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验证;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促进了农户营林投入结构的资本化。更进一步地,林业社会化服务供给水平的调节效应在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产权强度和土地资源禀赋三个方面呈现出异质性。上述研究结论表明,多措并举加快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促进集体林区农户营林投入结构优化升级的可行路径。
张寒周正康杨红强刘璨
关键词:劳动力成本
基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转型的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识别——以长江中游地区为例被引量:2
2023年
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识别及其转型过程划分入手,采用最小二乘模型、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识别长江中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18年,长江中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存在“由初级产品生产阶段Ⅱ期向工业化中期转型,城镇化缓慢发展与人口严重外流期(2000~2010年)”和“由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转型,城镇化稳步发展与人口持续回流期(2010~2018年)”两大转型过程。(2)就土地利用变化总体特征而言,2000~2018年以耕地和生态用地面积显著缩减、建设用地持续增加和未利用地面积相对稳定为主。就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特征而言,2000~2010年以耕地和林地相互转化,耕地向建设用地和水域转化,以及水域向湿地转化为主;2010~2018年以耕地和建设用地相互转化,林地向建设用地和耕地转化,以及湿地向水域转化为主。(3)2000~2010年仅地形位指数是导致该时段5种主要土地利用变化类型的共性驱动因素,而2010~2018年地形位指数、人均GDP变化、总人口变化以及距主要公路距离是导致该时段5种主要土地利用变化类型的共性驱动因素。因此,应充分考虑各种土地利用变化类型的主要驱动因素及其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空间地域分异规律,让土地利用变化与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转型过程相适应。
张超正陈丹玲靳亚亚杨钢桥张寒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
城乡关系背景下中国集体林权制度变迁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集体林权制度与其嵌入的制度政策、市场、农户生计、环境因素等构成循环与累积因果联结,使集体林权制度不断变迁。本文构建了新的集体林权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框架,采用新制度分析方法,基于长时期的大样本数据,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严重分割、城乡分割趋缓、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等背景下集体林权制度变迁的脉络及其核心问题,对不同城乡关系背景下的集体林权制度变迁进行了系统分析。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上层制度政策决定了集体林权制度变迁的可行性选择域和集体林利用方式,上层制度政策和市场共同决定了集体林经营的潜在利润空间;非预期变化触动集体林权制度变迁;农户生计改变使集体林权制度变迁成为可能;每个阶段林权绩效不佳的主要原因是林权制度变迁与其所嵌入的社会制度结构不匹配或没有实现协同演化。党的二十大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需注重集成性、系统性和适应性,稳步推进。
刘璨刘浩朱文清张寒
关键词:集体林权制度城乡关系集体林产权制度
基于内生性视角的非农就业对林地流转的效应评价——来自9省1497户林农的连续监测数据被引量:29
2018年
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劳动力配置和林地流转的农户决策模型,在内生性视角下阐述了非农就业对林地流转的影响机制,据此提出了研究假说。并利用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在全国9个省份开展的大样本多年份连续监测数据,对上述假说进行实证检验。考虑到非农就业的内生性以及林地流转数据的截取性,本文采用了IV-Tobit模型及其估计方法。结果显示,非农就业行为对林地流入决策产生了负向影响,且在5%的统计水平上显著;相反,非农就业对林地流出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但这种正向影响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林地流入决策还显著受交易成本、木材价格等因素影响,而这些因素对林地流出均不显著。这反映出林地流入是受到市场机制影响的经济决策行为,而林地流出则是更偏向于受心理因素所决定的非市场化行为,二者在行为机制上的差异性为集体林改的后续配套改革提供了政策参考。
张寒程娟娟刘璨
关键词:林地流转非农就业内生性集体林改
我国林产品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国际竞争力研究被引量:19
2008年
当前我国林产品贸易已经进入新的快速增长阶段。本文系统分析了我国林产品的贸易总量、产品结构和市场分布,总结概括了林产品贸易发展的新趋势,运用RCA指数和TC指数评价了我国林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指出我国林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虽然不断提高,但仍未摆脱处于竞争劣势的困境。最后,借助SWOT分析工具得出了发展我国林产品贸易、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措施。
张寒聂影
关键词:林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
中国原木进口需求弹性--基于月度时间序列的Johansen协整估计
中国原木进口量快速增长.与此不相匹配的是,关于其进口需求的计量文献非常少,尤其是进口需求弹性等关键经济参数,所获信息非常有限.对政府来说,这些经济参数是对贸易政策进行事前评价的必要信息.有鉴于此,本文构建了中国原木进口需...
张寒李周姚顺波赵青
关键词:进口贸易
非农就业对林地流转的影响——基于双内生视角的MV Tobit估计被引量:20
2018年
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地的市场交易行为并未如政策预期。为了探讨非农就业是否阻碍了林地流转,本文构建了双内生农户决策模型,并利用国家林业局对全国9省区1497个农户的固定样本连续监测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考虑到林地流转和非农就业的双内生性、以及被解释变量的数据删截性问题,采用了多方程系统Tobit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非农就业对林地流入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相反,非农就业对林地流出的作用并不显著,这与林地流转契约的长期性和林地生计保障功能密切相关;无论是对流入还是流出,交易成本都是一个重要的负向因素,且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其他显著影响林地流转的因素还包括工资水平、林木价格、林地面积、林地细碎化程度、家庭人口数等,这些因素对林地流入和流出的影响方向相反。上述发现有助于理解林地流转不活跃的经济机理,为后续配套改革提供决策参考。
张寒杨红强陈海滨刘晶许时蕾刘浩刘璨
关键词:林地流转非农就业集体林改MVTOBIT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