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华敏

作品数:344 被引量:2,589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01篇期刊文章
  • 24篇会议论文
  • 12篇专利
  • 6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11篇医药卫生
  • 40篇文化科学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40篇中医
  • 53篇中医药
  • 52篇名方
  • 52篇经典名方
  • 43篇本草
  • 40篇本草考证
  • 39篇中医古籍
  • 25篇心肌
  • 24篇古籍
  • 21篇源流
  • 20篇心肌缺血
  • 20篇心肌缺血再灌
  • 20篇心肌缺血再灌...
  • 20篇再灌注
  • 20篇缺血
  • 20篇缺血再灌注
  • 19篇再灌注损伤
  • 19篇缺血再灌注损...
  • 18篇心肌缺血再灌...
  • 18篇基原

机构

  • 343篇中国中医科学...
  • 25篇安徽中医药大...
  • 18篇江西中医药大...
  • 16篇华润三九医药...
  • 10篇黑龙江中医药...
  • 7篇中华中医药学...
  • 7篇云南中医药大...
  • 6篇武汉大学
  • 5篇北京中医药大...
  • 5篇北京中医药大...
  • 5篇南京中医药大...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广西壮族自治...
  • 3篇河北中医学院
  • 3篇广东省中医院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中医科学...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北京市东城区...
  • 3篇亳州市京皖中...

作者

  • 343篇张华敏
  • 73篇佟琳
  • 73篇李兵
  • 66篇刘寨华
  • 46篇蔡秋杰
  • 44篇唐丹丽
  • 40篇杨洪军
  • 39篇张卫
  • 38篇彭华胜
  • 38篇李鸿涛
  • 38篇刘思鸿
  • 35篇金艳
  • 31篇王永炎
  • 31篇张磊
  • 30篇王燕平
  • 28篇曹洪欣
  • 27篇张伟娜
  • 24篇陈广坤
  • 23篇高宏杰
  • 16篇范逸品

传媒

  • 56篇中国中医基础...
  • 35篇国际中医中药...
  • 25篇中国实验方剂...
  • 25篇中国现代中药
  • 24篇中医杂志
  • 22篇中国中医药图...
  • 1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1篇中华中医药杂...
  • 8篇中国中药杂志
  • 7篇中国数字医学
  • 7篇西部中医药
  • 6篇北京中医药大...
  • 6篇世界中医药
  • 4篇世界科学技术...
  • 3篇中国医院用药...
  • 3篇中医药导报
  • 3篇世界中联信息...
  • 2篇中医药信息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辽宁中医杂志

年份

  • 3篇2024
  • 18篇2023
  • 33篇2022
  • 33篇2021
  • 47篇2020
  • 26篇2019
  • 16篇2018
  • 16篇2017
  • 17篇2016
  • 16篇2015
  • 22篇2014
  • 20篇2013
  • 11篇2012
  • 14篇2011
  • 20篇2010
  • 16篇2009
  • 6篇2008
  • 8篇2007
  • 1篇2006
3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典名方桃核承气汤的历史沿革和处方考证被引量:6
2022年
桃核承气汤为《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发布的经典名方,通过系统梳理桃核承气汤的中医古籍及现代临床文献,对其出处、组成、基原与炮制要求、剂量、制法用法、功能主治等历史沿革进行考证,发现桃核承气汤主要在药物基原、饮片炮制及药物剂量折算等方面存在疑义。在充分文献考证基础上,考虑经典名方制剂开发实际需求及现代临床实践使用习惯,该研究建议桃仁选用桃Prunus persica或山桃P.davidiana的干燥成熟种子,桂枝选用肉桂Cinnamomum cassia的干燥嫩枝,甘草选用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蜜炙用,大黄选用大黄Rheum palmatum或唐古特大黄R.tanguticum或药用大黄R.offìcinale生用,芒硝选用硫酸盐类矿物芒硝;药物用量方面,直接以汉代度量衡折算用量较大,结合现代临床常用剂量按桂枝6 g、芒硝6 g、甘草6 g、大黄12 g进行折算,桃仁的质量根据实测确定,制法服法为将药物置于锅中,加入水1400 mL,加热煮取药液500 mL,滤除药渣后加入芒硝,再将汤剂微微煮沸即可。饭前温服100 mL左右,一日3次。该方古籍记载主治太阳表证已解,热入膀胱、蓄结于里之证,经后世医家临证灵活应用,常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便秘及慢性肾衰等疾病。
王进宝张磊佟琳贾思琪曾子玲贾紫涵郑丹平李兵张华敏刘思鸿
关键词:桃核承气汤经典名方主治病证
经典名方半夏泻心汤古今临床应用衍变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半夏泻心汤是由张仲景所创、治疗“呕而肠鸣,心下痞”的经典名方。本文通过对半夏泻心汤的历代医籍记载分析,发现本方除用于治疗痞证等脾胃系疾病外,还广泛应用于治疗暑证、疟疾、消瘅、噎膈、黄疸、霍乱、胃痛、吐蛔等20余种不同脏腑系统疾病。对应用半夏泻心汤的现代医案挖掘分析发现其在现代临床较多运用于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口腔溃疡、失眠症、冠心病及妇科疾病等临床各科疾病,但其病机总属“脾胃不和,寒热错杂,升降失司”。通过分析,梳理了半夏泻心汤在古今临床应用中的功能主治拓展衍变,明晰本方的病机原义及历史发展,为本方在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研发过程中的功能主治与临床定位提供参考,以期更好地发掘其临床价值,服务当前临床需求。
张楚楚刘莹李海燕李斌董燕刘思鸿张伟娜张华敏李兵
关键词:经典名方半夏泻心汤功能主治古今文献痞证
河图数理与中医思维被引量:7
2019年
河图作为易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中医基础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旨在从河图象、数、变化对中医思维的影响以及河图在现代临床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本文认为河图象中的元气之象、阴阳之象、五行之象,对中医学的气一元论的整体性、人体的阴阳之象、五脏体系的构架有一定的影响;中医学认识人体的生理、病理学中的象数部分借鉴了河图的象数,部分医家应用河图图像的变化即河图的左旋右旋于临床中,彰显中医原创思维,并有效地提高了临床疗效。
纪鑫毓张华敏王永炎
关键词:河图变易中医学
中医古籍本草知识组织方法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本研究以本草类中医古籍为例,探索了中医古籍中本草知识的知识组织方法,系统分析了古籍中本草知识的特点,梳理了古籍中本草知识的概念类型,并设定各种概念类型的关系。在本草古籍原文数据的基础上,形成基于原文的解析、概念类型分类和概念关联的本草古籍知识组织方法,并探讨了基于知识组织方法的中医古籍知识服务模式。
李兵张华敏符永驰李斌王蕊孙海舒
关键词:知识服务知识组织中医古籍
中医古籍抢救、发掘与利用
曹洪欣崔蒙薛清录张志斌刘国正裘俭符永驰张华敏万芳肖永芝郑金生刘静尹爱宁马继兴王咪咪
该项目在国家财政部专项、科技部“973”计划、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中国中医科学院等多项课题资助下,在抢救保护、发掘利用中医古籍方面所进行的系统深入研究,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立足世界范围内中医古籍资源普查,编纂出版了《中国...
关键词:
关键词:中医理论
中医古籍知识库发展现状及古籍养生知识库的构建思路被引量:5
2016年
分析中医古籍知识库构建的研究现状,探讨如何全面、准确、规范地表达养生古籍知识,并提出构建中医古籍养生知识库的思路与设想。
安欢张华敏符永驰李兵
关键词:古籍数字化中医养生知识库
中医各家学说及其理论创新研究
曹洪欣张志斌于友华张华敏王质谱赵静杜松张玉辉蔡秋杰田毅曹丽英钟菊迎
该项目在全面分析温病理论发展演变源流的基础上,以温病概念研究为切入点、温病理论的古今临床应用为重点,深入系统整理古今温病概念,明确内涵;厘清先秦至清代温病学说的历史脉络,展现温病理论发展演变的过程,综合分析促进其发展的动...
关键词:
关键词:温病理论
基于文献的清肺排毒汤组方治疫应用规律探讨被引量:15
2021年
清肺排毒汤由麻杏石甘汤、小柴胡汤、射干麻黄汤、五苓散四首经方化裁而成,作为通用方被列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临床治疗期首选,且临床观察疗效确切。对该方所涵盖的四首经方的古今治疫应用情况进行梳理,挖掘各方在治疗疫病中涉及的病因、病机、证治规律,探析清肺排毒汤选择四首经方化裁的理论依据,为清肺排毒汤的临床拓展应用提供参考。
佟琳马艳范逸品刘思鸿张磊张宇史楠楠陈仁波王燕平张华敏
关键词:经方疫病
病络理论本源与临床被引量:18
2016年
东学西渐、西学东渐的时代特质,势必将共识疗效推向中医学发展的前沿目标,传统的中医学理论及其方法虽然能被实践证明,但是现有的科学体系难以解释,因此借用相应科学方法进行临床或基础研究所取得的结果往往差强人意。久病入络学说自创建以来,不仅为疑难病的诊疗提供了有益启示,而且络作为一种通道的概念,可以成为中西医共识的一个切入点。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络的理论内涵尚未完善,病络也绝不等同于络病。病络作为核心病机的反映,一定是构建于中医意象思维创造之上,大概念的抽提与其伴生的大而无外、小而无内的推演并不矛盾,这一点已在毒损脑络的研究上得以印证,故基于中医原创思维,对病络理论本源及临床实践进行探讨。
张志强谢颖桢张华敏王永炎
关键词:病络毒损脑络
中医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14年
本研究以北京市东城区居民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个体访谈、专家论证、系统分析对中医健康教育模式进行理论研究,提出总体规划,试点先行方案。通过三年的中医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东城区中医文化氛围得到加强,中医理论和适宜技术在居民养生保健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适宜的中医健康教育模式对促进健康意义重大,且突显了中医特色。
徐工学张华敏
关键词:中医中医健康教育
共3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