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俏忻

作品数:44 被引量:118H指数:5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9篇细胞
  • 6篇凋亡
  • 6篇基因
  • 5篇蛋白
  • 5篇细胞凋亡
  • 5篇精子
  • 5篇急性
  • 5篇白细胞
  • 5篇白血
  • 5篇白血病
  • 4篇免疫
  • 4篇脑梗
  • 4篇脑梗死
  • 4篇精液
  • 4篇梗死
  • 3篇电泳
  • 3篇动脉
  • 3篇动脉粥样硬化
  • 3篇血清
  • 3篇遗传学

机构

  • 38篇汕头大学医学...
  • 9篇汕头大学
  • 1篇汕头市中心医...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44篇张俏忻
  • 20篇肖颖秀
  • 17篇程碧珍
  • 12篇蔡应木
  • 9篇陈暖
  • 8篇庄伟端
  • 8篇焦晓阳
  • 4篇吴映娥
  • 4篇林哲绚
  • 4篇刘潇强
  • 4篇李慧
  • 4篇罗文鸿
  • 3篇林静华
  • 3篇杨礼
  • 3篇彭学宏
  • 2篇刘元生
  • 2篇周焕槟
  • 2篇王彩霞
  • 2篇张源
  • 2篇李雯

传媒

  • 10篇中国校医
  • 6篇汕头大学医学...
  • 3篇癌变.畸变....
  • 3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河北医学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分析化学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中国药师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柳州医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12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3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阿魏酸等五种酚类物质对DNA氧化损伤的影响被引量:15
2006年
背景与目的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研究阿魏酸、咖啡酸、香草酸、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和水杨酸五种酚类物质对DNA损伤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取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与不同浓度(0、50、100、500μmol/L)阿魏酸、咖啡酸、香草酸、阿司匹林、水杨酸五种酚类化合物于37℃下共同孵育30min后用或不用H2O2于4℃下处理10min,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对DNA损伤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分别用五种酚类化合物对淋巴细胞进行预处理后,经过H2O2处理,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彗星尾距都有不同程度的缩短,其中阿魏酸、香草酸的作用最明显,并随着剂量的增加,尾距有减小的趋势(各浓度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而咖啡酸、阿司匹林、水杨酸在浓度为500μmol/L时,尾距较低浓度组(50、100μmol/L)有所增加,以咖啡酸最为显著。用500μmol/L咖啡酸、阿司匹林、水杨酸与细胞共同孵育30min后(未经H2O2处理),咖啡酸可以导致DNA的明显断裂损伤,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阿司匹林、水杨酸与对照组相比,其彗星尾距没有显著变化。结论上述五种酚类物质均表现出了一定的保护DNA抗氧化活性,其中以咖啡酸保护DNA的作用最弱,而且咖啡酸单独与细胞作用时,可以产生DNA断裂损伤;阿司匹林和水杨酸在高浓度组其尾距较低浓度组又有所缩短,阿魏酸和香草酸抗氧化效果较好。
张俏忻罗文鸿李慧林哲绚
关键词:阿魏酸咖啡酸乙酰水杨酸香草酸单细胞凝胶电泳
RNA干扰Tax基因表达对HAM/TSP中细胞凋亡的影响
:探讨RNA干扰Tax基因表达对HAM/TSP中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运用RNAi技术特异性干扰Tax基因的表达, 流式细胞技术和western blot法鉴定Tax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运用流式细胞技术对干扰后的T...
肖颖秀庄伟端张俏忻杜登青李雯刘潇强
关键词:流式细胞技术
肺炎衣原体抗体检测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抗肺炎衣原体Ig M抗体和抗肺炎衣原体Ig G抗体检测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测84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的肺炎衣原体Ig M、Ig G抗体。结果 84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肺炎衣原体Ig M阳性的9例,阳性率为23.81%;肺炎衣原体Ig G阳性的6例,阳性率为7.14%。结论肺炎衣原体抗体Ig M阳性可作为肺炎衣原体感染的早期诊断指标。
陈暖张俏忻程碧珍
关键词:儿童
不同生物群解脲支原体对精子运动参数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研究不同生物群解脲支原体对精液白细胞及精子运动参数的影响.方法 使用培养法检测223例男性不育患者及146例可生育人群解脲支原体的感染率,RT-PCR法鉴定生物群,彩色精子自动分析系统分析精液白细胞及精子运动参数.结果 不育组精子的曲线速度(VCL)、直线速度(VSL)、平均路径速度(VAP)、鞭打频率(BCF)与正常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Ⅱ群解脲支原体(biovarⅡ)感染组白细胞异常增高率与未感染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与未感染组比较biovarⅡ感染组的精子运动参数[VCL(P<0.001)、VSL(P=0.002)、VAP(P=0.024)、运动直线性(LIN)(P=0.009)、摆动性(WOB)(P=0.00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解脲支原体biovarⅡ感染与精子运动参数下降和白细胞异常增高密切相关.
张俏忻肖颖秀程碧珍周焕槟
关键词:解脲支原体精子
不同生物群解脲支原体对精子质量及精液白细胞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研究不同生物群解脲支原体对精子质量及精液白细胞的影响。方法使用培养法检测221例男性不育患者及145例可生育人群解脲支原体的感染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鉴定生物群,彩色精子自动分析系统分析精液常规。结果男性不育人群与可生育男性人群的解脲支原体感染率分别为33.6%和2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iovarⅡ群在不育男性感染阳性标本中的检出率为42.7%,显著高于可生育人群阳性标本中的检出率(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液常规结果显示,biovarⅡ感染组的精子浓度和白细胞异常增加比例以及biovarⅡ和混合感染组的总活力与未感染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ovarⅡ感染与精子质量下降和白细胞异常增加密切相关。
张俏忻肖颖秀程碧珍周焕槟
关键词:解脲支原体生物群精子质量
标本预处理对HCV-RNA检测结果的影响
2015年
目的研究血标本离体后的预处理及保存方式对HCV-RNA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取20份丙肝患者未分离及已分离的血浆标本,于不同时间及不同温度保存后,采用RT-PCR法,检测标本中HCV-RNA含量。结果抽血后1h内立即分离血浆的标本,分别保存于室温、4℃及-20℃,并于1 d及1周后分别检测HCV-RNA含量,结果取对数后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抽血后不分离血浆的标本,保存于4℃,于24 h后进行检测,与已分离血浆,同样保存条件的标本检测结果取对数进行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进行HCV-RNA检测时,为保证检测结果准确,血标本离体后应立即分离血清或血浆进行保存。
陈暖张俏忻程碧珍
2-甲氧雌二醇对HL60白血病细胞凋亡以及bcl-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2-甲氧雌二醇对HL60白血病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运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2-甲氧雌二醇对HL60白血病细胞的增殖抑制及促凋亡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随着2-ME浓度的升高,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L60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且当2-ME浓度为50μmol/L时,细胞凋亡率达65.8%;30μM2-甲氧雌二醇作用72h后的细胞,bcl-2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减少。结论2-甲氧雌二醇具有对HL60白血病细胞增殖抑制及促凋亡作用,bel-2蛋白表达下调在此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蔡应木张俏忻王雪华刘元生吴映娥焦晓阳
关键词:2-甲氧雌二醇BCL-2
提高丙型肝炎诊断准确性的检测方法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避免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漏诊及提高诊断效率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RT-PCR和ELISA法,检测186例疑似HCV感染患者血浆中的HCV-RNA及血清中的抗-HCV抗体。结果 186份标本中RT-PCR检测HCV-RNA阳性标本104份,阳性率为55.91%;HCV抗体检测阳性标本116份,阳性率为62.37%,2者符合率89.66%。2种检测方法均为阳性的标本92份,阳性率49.46%。结论同时开展HCV-RNA与抗-HCV抗体检测可以避免HCV感染的漏诊,提高丙型肝炎诊断的准确性。
陈暖张俏忻程碧珍
关键词:实时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TNF-α和IFN-γ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的变化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检测结核性脑膜炎(TBM)患者血清和脑脊液(CS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γ-干扰素(IFN-γ)的变化情况,探讨TNF-α和IFN-γ在TBM中的致病机制及其对诊断和预后的预示意义。方法按Thwaites诊断标准入选18例TBM患者,并对患者进行病程分期。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患者血清及CSF中TNF-α和IFN-γ水平。同时选取20例无颅内感染征象患者CSF及血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和TBM组TNF-α和IFN-γ水平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分析,并对TNF-α和IFN-γ与TBM组不同病期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TBM患者血清和CSF中TNF-α水平分别为(65.80±5.18)pg/mL和(34.40±2.56)pg/mL,与对照组血清和CSF中TNF-α水平[(4.51±0.50)pg/mL和(3.44±0.40)pg/mL]相比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BM患者血清和CSF中IFN-γ水平分别为(125.00±16.00)pg/mL和(77.60±2.33)pg/mL,与对照组血清和CSF中IFN-γ水平[(7.49±0.14)pg/mL和(7.95±0.14)pg/mL]相比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TNF-α和IFN-γ升高水平与TBM患者的病情呈正相关。结论 TNF-α和IFN-γ参与了TBM的发病机制,并与TBM患者的病情相关。检测TBM患者TNF-α和IFN-γ水平有利于疾病的诊断及对病程的判断。
程碧珍杨礼张俏忻谢汉斌蔡应木
关键词:结核性脑膜炎肿瘤坏死因子ΑΓ-干扰素
汕头地区手足口病病原体检测及临床分析
2015年
目的对汕头市97例疑似手足口病患者进行病原体检测及分型情况分析。方法采用RT-PCR检测97份疑似手足口病患者的咽拭子标本。结果 97份咽拭子标本中检测肠道病毒阳性63例,病毒阳性率为64.95%,其中EV71阳性19例,阳性率19.59%,占30.16%,Cox A16阳性34例,阳性率35.05%,占53.97%,其他型肠道病毒10例,阳性率10.31%,占15.87%,EV71和Cox A16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汕头地区手足口病的病原体感染以Cox A16为主,其次为EV71,也发现少量的其他型肠道病毒感染。
陈暖彭学宏刘秀卿张俏忻程碧珍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