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丽娜

作品数:17 被引量:59H指数:3
供职机构:威海市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药房
  • 4篇用药
  • 3篇药品
  • 3篇门诊
  • 3篇合理用药
  • 3篇处方
  • 2篇品管圈
  • 2篇疗效
  • 2篇门诊药房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原
  • 1篇滴注
  • 1篇调节蛋白
  • 1篇短暂性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 1篇虚火
  • 1篇虚火喉痹
  • 1篇血栓
  • 1篇血栓调节
  • 1篇血栓调节蛋白

机构

  • 17篇威海市立医院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作者

  • 17篇张丽娜
  • 3篇李晓辉
  • 2篇李进峰
  • 2篇高娜
  • 2篇王泉
  • 1篇孙杏云
  • 1篇薛玲
  • 1篇毕红霞
  • 1篇高健
  • 1篇谭明
  • 1篇李兰
  • 1篇王杰琼
  • 1篇王海霞
  • 1篇郑艳杰
  • 1篇唐美玉
  • 1篇汤华颖
  • 1篇侯佳
  • 1篇王冰
  • 1篇许莉莉
  • 1篇张少妍

传媒

  • 3篇中外女性健康...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临床研究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中国民间疗法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院门诊处方中常见的药品不合理应用情况分析
2011年
药品不合理应用可以导致治疗作用减弱、不良反应增加甚至毒性增强,临床合理用药至关重要。抽取我院2009年第四季度门诊处方共计5000张,对处方质量进行分析;发现不合理应用主要表现在用药时间和间隔不合理,用药剂量过大或过小,联合用药不妥,存在重复用药现象等。
毕红霞张丽娜
关键词:门诊处方药品临床合理用药处方质量
行体外膜肺氧合支持伴肾功能亢进患者应用万古霉素的剂量调整策略
2023年
1例暴发性心肌炎患者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且伴随肾功能亢进(ARC)状态,医生应用万古霉素(1000 mg q12h)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临床药师测得万古霉素初始谷浓度为5.99μg·ml^(-1),且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和细菌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比值为312,提示低于杀菌浓度。经文献研究,ECMO机器构造原理及ARC病理生理状态均改变抗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进而影响血药浓度。临床药师运用斯坦福万古霉素计算器模拟出达稳态时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并推测合适的剂量方案为1000 mg q8h。调整后复测谷浓度升高至18.39μg·ml^(-1),AUC/MIC升高至498,万古霉素血药浓度达标,患者感染指标显著下降。
侯佳张敏张丽娜李进峰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万古霉素体外膜肺氧合
品管圈在门诊药房药品合理摆放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品管手法在优化门诊药房药品合理摆放中的应用,降低药品调配内差。方法:利用品管圈手段,分析门诊药房药品摆放现状,找出不合理现象,分析原因,拟定计划并实施,最后评估效果。结果:门诊药房药品摆放整齐明了,由于药品摆放而造成的药品调配内差由原来的5.50件降低到了1.50件,再次体现了门诊药房全体药师团结一致,共创和谐医患的高素质、高品质。结论:本次品管圈活动进一步优化了门诊药房药品的合理摆放,同时降低了由药品摆放造成的调配内差,在药品的养护方面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张丽娜唐振香张少研
关键词:门诊药房药品摆放品管圈
2009~2011年我院住院药房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了解2009~2011年我院住院药房的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及用药趋势,分析我院住院药房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为临床合理用药和加强国家特殊药品的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集我院住院药房2009~2011年麻醉药品的使用数据,统计药品名称、规格、用法用量等。结果麻醉药品使用趋于多元化,使用总频度逐年降低。其中芬太尼注射液和芬太尼透皮贴的使用频度呈上升趋势,而哌替啶注射液和吗啡缓释片的使用频度则呈下降趋势。结论住院药房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今后仍应加强用药监管,遵循"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用药。
阮迎莉张丽娜苗青原
关键词:麻醉药品用药频度限定日剂量
浅谈急诊分诊护士应具备的素质
2013年
急诊分诊是指对来院就诊患者快速、重点地收集资料,并将资料进行分析、判断,分类、分科,同时按轻、重、缓、急安排就诊顺序[1]。急诊分诊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患者就诊及时率及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因此,急诊分诊护士的素质要求较其他门诊分诊护士严格许多。我们通过实际工作经验将急诊护士应具备的素质总结如下。1体格素质体格素质是个人最基本的素质。因为要应对突发事件,并且随时需要加班,急诊分诊护士必须拥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体格素质,以便胜任分诊工作。
张丽娜唐美玉邓傅方
关键词:门诊分诊护士急诊分诊就诊患者应对突发事件分诊工作
静脉滴注赖氨匹林治疗小儿急性热病的疗效考察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赖氨匹林在小儿急性热病中的退热疗效。方法选择小儿高热患者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选用赖氨匹林静脉滴注;B组选用安痛定肌内注射,分别在用药15、30、60min后观测体温。结果赖氨匹林退热时间快、疗效好、无不良反应。结论静脉滴注赖氨匹林用于小儿急性热性疾病退热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苗青原张丽娜李兰阮迎莉
关键词:赖氨匹林高热疗效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发生影响因素及血栓调节蛋白对其预测价值研究被引量:30
2020年
背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易引发脑梗死,增加患者痛苦,因此寻找能准确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发生的生物学标志物极为重要,而临床目前相关研究较少。目的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发生的影响因素,并探讨血栓调节蛋白对其预测价值,以期为临床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不良结局提供新的指标和依据。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7月—2018年2月威海市立医院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进展为脑梗死,将其分为脑梗死组55例和非脑梗死组85例。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情况、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高脂血症病史、首次发作至就诊时间、持续时间、发作次数、ABCD2评分及实验室指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血尿酸、空腹血糖、总胆固醇、血栓调节蛋白)。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ABCD2评分、血栓调节蛋白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发生的价值。结果脑梗死组高脂血症发生率、ABCD2评分、血尿酸、血栓调节蛋白高于非脑梗死组,首次发作至就诊时间、持续时间长于非脑梗死组,发作次数多于非脑梗死组,三酰甘油低于非脑梗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脂血症〔OR=3.149,95%CI(2.136,4.642)〕、首次发作至就诊时间〔OR=1.841,95%CI(1.217,2.783)〕、持续时间〔OR=2.161,95%CI(1.482,3.147)〕、发作次数〔OR=2.499,95%CI(1.589,3.930)〕、ABCD2评分〔OR=3.044,95%CI(2.114,4.382)〕、血栓调节蛋白〔OR=2.977,95%CI(1.923,4.609)〕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ABCD2评分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07〔95%CI(0.511,0.702)〕,截断值为3.4分,灵敏度和特异�
王海霞张丽娜梁红日郑艳杰谭明
关键词:脑梗死血栓调节蛋白
PDCA在降低门诊西药房药品调剂内差中的作用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降低门诊西药房药品调剂内差。方法利用品管圈手段,分析造成门诊西药房药品调剂内差的原因,拟定计划并实施,最后评估活动的效果。结果门诊西药房药品调剂内差件数由原来的平均每周15.2件降低为6.6件,药师的责任心、团结力、业务素质也大大地提高。结论此次品管圈活动是行之有效的,其有效降低了门诊西药房药品调剂内差,在提高药学服务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苗青原李晓辉张丽娜
关键词:品管圈门诊西药房
咪达唑仑对硬膜外麻醉患者的遗忘作用
2013年
目的考察咪达唑仑对硬膜外麻醉患者的遗忘作用。方法选择硬膜外麻醉60例,随机分为两组,麻醉平面稳定后,一组静滴咪达唑仑0.05mg/(kg h),一组静滴盐酸哌替啶1.0mg/kg,异丙嗪0.5μg/kg。结果咪达唑仑能对硬膜外麻醉患者起到较好的遗忘作用。结论硬膜外麻醉复合咪达唑仑能有效地缓解了患者心理上和精神上的压力。
慈洪丽张丽娜高娜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咪达唑仑遗忘作用
药物与双硫仑样反应
2013年
目的掌握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与双硫仑样反应的机理和症状。方法通过几例门诊病例对双硫仑样反应进行分析。结果病例中,有注射头孢菌素类药物、有口服甲硝唑和阿莫西林者及口服藿香正气水者。应用上述药物后饮酒或应用含有乙醇的药品均会发生药物双硫仑样反应。结论应用上述几类药物时应避免饮酒或食用含有酒精的食品或药品,以免发生双硫仑样反应。
唐振香苗青原张丽娜
关键词:饮酒双硫仑样反应甲硝唑阿莫西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