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金福
- 作品数:16 被引量:66H指数:5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T2期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
- 目的:探讨影响T2期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因素,为T2期直肠癌经肛局部切除病例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回顾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6-2011年期间根治性切除的T2期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情况,对患者性别、年龄、...
- 庄金福
- 关键词:淋巴结转移
- 文献传递
- 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头侧-中央混合入路方式”近期疗效评价被引量:33
- 2017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头侧-中央混合入路方式"的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行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头侧-中央混合入路方式"患者(HCMW组)和50例行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央入路方式"患者(CW组)的临床资料。结果 HCMW和CW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分别为(21.3±8.12)个和(18.9±11.57)个,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MW组出血量、手术时间显著少于CW组,且CW组术中输血病例更多(P<0.05);HCWM和CW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头侧-中央混合入路方式"治疗右半结肠癌,安全可行,且手术方式易掌握,容易形成标准化。
- 朱广伟朱广伟郑炜华进黄永建庄金福华进华进杨树钢
- 关键词:右半结肠癌腹腔镜手术入路近期疗效
- 腹腔镜手术治疗直径大于5cm的胃肠间质瘤患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切除直径大于5cm的胃肠间质瘤(GIST)的可行性和中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直径大于5cm的胃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和中短期预后。结果:26例患者均行腹腔镜手术切除,无1例中转开腹。根据肿瘤部位和生长方式行腹腔镜全胃切除1例,腹腔镜近端胃切除2例,腹腔镜远端胃切除3例,其余20例均行腹腔镜下胃局部切除术。26例患者肿瘤平均直径为(5.94±1.28)cm,平均手术时间为(84.23±27.0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72.38±34.24)mL。术后胃肠功能平均恢复时间为(2.77±0.65)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7.04±2.24)d。术后腹腔内出血1例,吻合口狭窄1例,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术后病理(按照改良NIH标准),中危患者18例(69.23%),高危患者8例(30.77%)。术后口服格列卫辅助治疗12例。术后肝脏多发转移1例,其余患者未见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直径大于5cm的胃GIST患者行腹腔镜切除的中短期疗效确切且安全可行。
- 庄金福叶建新黄永建
- 关键词:胃肠间质肿瘤腹腔镜手术微创手术
- 新辅助化疗对进展期胃癌手术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进展期胃癌手术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2009年9月—2013年7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接受治疗的145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分为新辅助化疗组(62例)和直接手术组(83例)。比较两组病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例术前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组术后第7天白细胞水平显著高于术前及同期常规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化疗组的手术根治率高于常规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不会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可提高手术根治率。
- 叶建新刘声源庄金福
- 关键词: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手术并发症
- LncRNA MIR4713HG调控UBE2C表达对结直肠癌侵袭转移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 研究背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虽然随着分子技术的发展和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对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并没有发生...
- 庄金福
- 关键词:结直肠癌标志物生物信息学分析分子机制
- 拉克替醇术前清洁肠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对照观察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拉克替醇在术前清洁肠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直肠癌手术标准和研究要求的220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术前连续3d拉克替醇20g每天1次,后连续2d拉克替醇40g每天2次。对照组术前2d番泻叶15g冲服,术前1d洗肠粉20g冲服。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术中肠道清洁程度,术中肠镜下肠道清洁程度,术中肠管的扩张情况及术后切口感染情况。结果:研究组出现不良反应9例,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20例,两组不良反应有显著性差异(P<0.05);肠管狭窄者术前肠道准备致腹痛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01);两组患者术中肠道清洁程度及术中肠镜下肠道清洁程度相当;研究组肠管扩张较对照组明显(P<0.05);研究组术后切口感染6例,对照组9例,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拉克替醇术前清洁肠道安全、有效,尤其适用于肠管狭窄患者。
- 庄金福叶建新黄永建郑炜杨树钢
- 一种用于磁共振图像的增强处理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磁共振图像的增强处理方法,属于图像处理领域,包括:S1、对原始磁共振图像进行预处理,降低磁共振图像的噪声和伪影;S2、改进榛子树优化算法(IHTS)的位置更新更新数学模型和寻优机制,包括:改进榛子树优化...
- 王祖凯官国先庄金福刘星陈彬
- T2期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影响因素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影响T2期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回顾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6年3月至2011年1月间行根治性切除的122例T2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其淋巴结转移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结果122例T2期直肠癌患者中有26例(21.3%)发生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距肛缘距离(P〈0.05)、大体类型(P〈0.05)、组织类型(P〈0.01)、分化程度(P〈0.05)及肿瘤浸润深度(P〈0.05)与T2期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浸润深度是影响T2期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P〈0.05);直肠癌浸润浅肌层和深肌层者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3.0%(7/54)和27.9%(19/68)。结论对于局限于浅肌层的L期直肠癌,因其淋巴结转移率较低,可考虑行经肛局部切除手术。
- 叶建新庄金福黄永建郑炜陈绍勤
- 关键词:外科手术淋巴结转移
- 一种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新生抗原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新生抗原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鉴定和筛选肿瘤新生抗原、合成新生抗原多肽疫苗,并联合多靶点抑制剂的使用,提供了一种新的基于肿瘤新生抗原疫苗的联合免疫治疗方案,解决了现有以免...
- 陈恒恺庄金福官国先刘星杨元峰陈彬高源吴勇
- 一种双通道逆向自体冲洗型肛管
- 一种双通道逆向自体冲洗型肛管,包括:肛管主体、冲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管嵌设于所述肛管主体的一侧管壁内,所述冲洗管的出水端弯曲180°位于所述肛管主体的管腔内,形成的逆向水流将所述肛管主体的官腔内粘稠的粪便冲刷干净并...
- 庄金福官国先吴宇鹏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