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常宝

作品数:7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合作作者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 6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社会
  • 3篇民族
  • 2篇族群
  • 1篇地方精英
  • 1篇社会变迁
  • 1篇社会结构
  • 1篇社会结构变迁
  • 1篇社会认同
  • 1篇社会学
  • 1篇社会学视角
  • 1篇社区生态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环境
  • 1篇清末
  • 1篇清末民国
  • 1篇清末民国时期
  • 1篇种族
  • 1篇种族歧视
  • 1篇自主性
  • 1篇族群关系

机构

  • 7篇北京大学
  • 1篇香港大学

作者

  • 7篇常宝
  • 2篇阳妙艳

传媒

  • 3篇西北民族研究
  • 1篇世界民族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0
  • 3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蒙古地区近当代“民族”[ündüsüten]概念及其社会认同被引量:2
2014年
"蒙古民族"[m■ηg■lündüsüten]概念的出现和使用与近当代中国历史和民族政治的发展过程密切相关。在近代蒙古地区,"民族"[ündüsüten]概念的流行和使用无疑受到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国国内政治、汉人文化思想界和日本等东方国家的直接影响。蒙古民众和精英在传统的血统、部落、种族、宗教等概念的基础上逐渐接受了"民族"概念,并为传统的部落、部族赋予了新的意涵。本文通过系统考察蒙古地区近当代蒙古文文献与汉文文献记载,从知识社会学视角出发,深入阐释了"民族"[ündüsüten]概念在近当代蒙古地区民族主义形成过程中的叙述形式及其社会认同的多线性、模糊性特征。
常宝
关键词:社会认同
试论全球化与族群文化的自主性问题被引量:5
2008年
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新型模式和客观趋势。在文化生存竞争中,族群文化需要建构自身的合法性和自主性,为此,我们可以借鉴德国文化的经验,在国家层面上也需要法律的有力支持以及经济、道德等相关因素的充分协调。对此,本文做了一点尝试性的理论分析。
常宝
关键词:族群文化自主性
清末民国时期内蒙古社会变迁与蒙古族地方精英流动研究
本文是对近代内蒙古地区社会变迁与蒙古族地方精英流动的一项社会史研究。清末民国时期,更具体而言,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前半叶,对于中国历史来说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关键时期,格外富有研究价值。这不仅基于当时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与势...
常宝
关键词:清末民国时期社会结构变迁蒙古族
读《为什么餐厅里的黑人孩子都坐在一起》——兼论该书对构建中国和谐族群关系的启示被引量:2
2010年
本文对塔特姆(Beverly Daniel Tatum)教授《为什么餐厅里的黑人孩子都坐在一起》一书进行了简要介绍。塔特姆指出,种族歧视是一种体系优势。通过对白人背景下黑人、白人以及其他有色人种特质的精辟分析,她深刻地揭示了美国种族关系的实质,并提出了“促进跨种族对话”来打破沉默的建议。塔特姆的理论观点对于中国的族群关系建设有重要启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不仅要在中华民族背景下了解少数民族,也要在中华民族背景下了解汉族。
阳妙艳常宝
关键词:种族歧视白人黑人肯定性行动族群关系
“民族”、“族群”概念研究及理论维度被引量:8
2010年
有关"民族"、"族群"概念的讨论是中国民族研究学界的核心话题之一。本文依据近十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民族"、"族群"概念的研究,针对其意涵、由来以及所引起的争论等问题,尝试性地提出了涉及这一领域的几种理论维度和分析视角。其中,具体以政治与文化、知识分子与意识形态、概念与事实等几个维度作为切入点,关注政治与文化的张力与互动,知识分子如何在意识形态面前坚持其"自主性"以及概念与事实之间的提炼与互补关系,有助于对"民族"、"族群"概念的进一步澄清与把握。
常宝
关键词:民族族群理论维度
中国地方与族群文化的多元化及其前景——兼评杜磊(Dru Gladney)的《民族国家是否建构了民族?》
2008年
在全球化背景下,在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的同时,中国地方文化与族群文化出现了多元化现象,这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议题。本文依据"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和"文化多元主义"理论,对美国学者杜磊的《民族国家是否建构了民族?》一文进行了尝试性的评论,并就中国族群文化的发展前景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社会学思考。
常宝阳妙艳
关键词:族群文化多元化民族国家
牧业社区生态保护研究中的社会学视角——以内蒙古为例被引量:3
2008年
在人类社会不同性质的活动作用下,全球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人类生存环境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威胁,内蒙古牧业社区也不例外。牧业社区人口自然增长与移民数量的增多以及超负荷放牧已成为导致草场破坏、环境恶化与突变的主导原因,人口对自然的影响是显著的。历史上,东西方对自然界有不同的认识,应合理调节牧业经济自身产业结构、游牧文化特性与其他文化之间的现代性联系,并使传统习惯与现代制度性安排相互完善和补充。这也是社会学所追求和强调的视角。
常宝
关键词:生态环境社会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