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冉
- 作品数:8 被引量:92H指数:4
-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和预防对策被引量:2
- 2011年
-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广泛用于防治疾病和抢救危重患者的一种快速而有效的给药途径,而静脉输液外渗也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认真分析发生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
- 常冉
- 关键词:输液外渗
-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临床疗效被引量:26
- 2014年
-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8例糖尿病足患者(均为单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控制血糖水平的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红花黄色素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静脉滴注,均为每日1次,连用2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足背动脉多普勒检测结果、血生物化学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血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足背动脉内径和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安全有效。
- 徐磊常冉申丽霞苗艳
- 关键词:糖尿病足神经传导前列腺素前列地尔注射液
- 丹红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并甲钴胺方法治疗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常规组接受常规治疗和甲钴胺肌肉注射治疗,治疗组接受常规治疗和丹红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甲钴胺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加快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徐磊申丽霞常冉
-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甲钴胺糖尿病
- 老年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采用真武汤加减治疗效果观察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真武汤加减治疗法对老年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42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真武汤加减方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皮质素在治疗后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真武汤加减治疗法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显著治疗效果,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朱凯军杜非洲常冉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中小学生急救观念及技术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调查分析郑州市中小学生急救观念及相关基本急救技术的掌握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抽样调查郑州市二七区中小学三所学校六个班级,填写自行设计的问卷,并当堂收回,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中小学生对于急救知识的掌握有一定的程度,但相应的急救基本技术还很欠缺,尤其是救命的重要技术不知道的有36%,其他技术掌握不准确的或处理错误的占10%~45%。结论中小学生的急救观念和基本急救技术有待于提高,小学生对老师的依赖程度高,老师对急救意识和技术的提高对于中小学生急救的普及有重要作用。
- 穆强牛建钢常冉井燕王飞
- 关键词:急救老师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护理管理
- 目的:总结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护理。方法:给予糖尿病性视网膜患者相应的护理措施,积极控制血糖和血压,合理饮食,加强心理护理和专科的健康知识宣教。结论: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应当采取多方面的护理措施,以有效防止糖尿病视网...
- 常冉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护理
- 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40例的护理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索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措施,提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7~65岁患者80例,将其平均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护理组实施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措施,对照组实施常 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结果经过15 d的住院治疗,护理组患者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不全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 常冉
- 关键词:糖尿病护理
- 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9
- 2012年
-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对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12月至2011年8月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和郑州市中心医院检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餐后2h血糖(2h-PG)的738例临床资料完整的、HbAlc在5.4%~7.0%的就诊者入选该研究,采用ROC曲线确定HbAlc预测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的诊断界点。结果:以FPG≥7.0mmol/L和(或)餐后2h-PG≥11.1mmol/L为诊断DM的金标准作ROC曲线,HbAlc=6.35%为诊断DM的最佳阈值,此切点敏感度0.698,特异度0.680,阳性似然比为2.18,阴性似然比为0.44。以FPG6.1~6.9mmol/L和(或)餐后2h-PG在7.8~11.1mmol/L作为诊断糖调节受损的金标准作ROC曲线,HbAlc=6.0%为诊断糖调节受损的最佳阈值,此切点敏感度0.646,特异度0.659,阳性似然比为1.89,阴性似然比为0.54。结论:用HbAlc诊断糖尿病敏感度中等,诊断糖调节受损敏感性不高,联合实验有助于提高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的检出率。
- 陈妍刘建国徐磊滑劲咏王惠梅常冉郭春丽
- 关键词:ROC曲线糖尿病糖调节受损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