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临床分析(附4例病例)
- 2005年
- 目的通过对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AILD)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特点分析,为AILD诊治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AIL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AILD临床表现多样,误诊率较高,确诊靠淋巴结活检,AILD联合疗效尚可。结论AILD必须靠淋巴结活检确诊,目前已被划为恶性疾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应该采取联合化疗进行治疗。
- 常伟孙汉英
- 昆明山海棠对实验性肾炎的干预作用及机制被引量:15
- 2008年
- 目的探讨昆明山海棠治疗大鼠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模型的有效性及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兔抗大鼠胸腺细胞免疫血清(ATS)复制大鼠MsPGN模型,将实验大鼠分为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昆明山海棠治疗组(C组)、泼尼松治疗组(D组)、昆明山海棠与泼尼松联合治疗组(E组),分别于第1、2及4周测定肝肾功能,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RT-PCR技术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观察各组肝肾功能变化、系膜区TGF-β1蛋白及肾皮质mRNA表达以及Smad3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各组在观察期间均无明显肝肾功能不良。模型组系膜区TGF-β1蛋白表达及肾皮质TGF-β1,Smad3mRNA表达增高,3个治疗组TGF-β1蛋白表达及肾皮质TGF-β1和Smad3mRNA表达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均P<0.01),以联合治疗组降低最明显。结论昆明山海棠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1的表达,改善肾小球系膜的增殖,达到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功能的进展。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TGF-β1/Smads通路。昆明山海棠与泼尼松有协同作用,两种药物合用治疗效果更明显,且不增加肝肾损害的发生。
- 曾红兵常伟邵菊芳刘晓城
- 关键词: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昆明山海棠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3
- 火把花根对系膜增殖性肾炎模型大鼠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与转化生长因子β_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观察火把花根对系膜增殖性肾炎(MsPGN)大鼠24h尿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抗胸腺细胞血清诱发的系膜增殖性肾炎大鼠模型,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肾炎模型组和火把花根治疗组,14d后测量24h尿蛋白,处死大鼠,用PAS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中TGF-β1和MCP-1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情况。结果火把花根治疗组大鼠24h尿蛋白、肾组织TGF-β1和MCP-1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降,肾组织病理改变明显改善,与模型组相比均差异有极显著性(均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结论火把花根可显著改善系膜增殖性肾炎大鼠肾脏病变,抑制系膜细胞的增生,减少系膜基质的蓄积,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和MCP-1表达有关。
- 常伟孙汉英曾红兵吕永曼
- 关键词:火把花根系膜增殖性肾炎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 两个体混合样本比例的PCR-STR检测研究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探讨PCR-STR检测两个体混合样本比例的灵敏度。方法按不同比例将两个体全血、单个核细胞及纯DNA 3种不同的样本进行混合,应用AB I公司生产的profile p lus商品化试剂盒多重PCR扩增后,用AB I3100基因分析仪进行毛细管电泳,检测基因座及其峰面积,并就混合样本中两单个核细胞样本DNA含量百分比与扩增前混合样本比例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当样本混合比例为4%+96%时,可明确区分混合样本中两个体的基因型,且扩增前混合细胞百分率与扩增后两者峰面积比值呈直线相关。结论PCR-STR检测两个体混合样本比例的灵敏度有一定范围,并可进行半定量。
- 方慧常伟
- 关键词:法医物证学PCR-STR灵敏度毛细管电泳
- Tc99m-HYNIC-Annexin V兔动脉粥样硬化块凋亡显像的实验研究
- 目的:探讨 Tc-HYNIC-Annexin V 显像在检测兔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的价值。方法 5 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通过免疫损伤血管和12周高脂饮食制备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试
- 黄代捐张永学兰晓莉张国鹏张斌青常伟
- 文献传递
- 阿霉素对K562细胞Gfi-1表达的影响及其与相关凋亡基因关系的研究被引量:6
- 2007年
- 本研究探讨阿霉素体外作用于K562细胞的细胞效应及癌基因Gfi-1和相关凋亡基因表达变化的机制。用不同浓度的阿霉素作用于K562细胞24小时,然后应用DNA电泳和流式细胞术检测K562细胞凋亡;用RT-PCR、流式细胞术检测Gfi-1、Bcl-2、bax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当阿霉素浓度在0、0.5、2.0mg/L作用K562细胞24小时,细胞凋亡增加,可见典型的DNA断裂电泳条带;同时,当ADM浓度自0.5增为2.0mg/L时,Gfi-1表达减少,bax表达增加;Bcl-2表达在ADM0.5-2.0mg/L之间变化不明显,mRNA及蛋白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当阿霉素浓度大于2.0mg/L时,细胞凋亡率并不增加,而是下降,且出现细胞坏死。结论:一定浓度阿霉素能诱导K562细胞凋亡,细胞凋亡率表达的变化与阿霉素浓度呈一定的量效依赖关系,阿霉素诱导K562细胞凋亡可能与抑制Gfi-1基因的表达和激活bax基因的表达有一定的关系。
- 常伟孙汉英黄敏周剑锋张义成
- 关键词:阿霉素K562细胞细胞凋亡BCL-2BAX
- 西替利嗪对阿霉素所致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
- 2007年
- 目的探讨新一代抗组胺药物西替利嗪(Cetririzine,CTZ)对阿霉素(Adriamycin,ADR)所致小鼠心脏毒性的拮抗作用。方法将实验小鼠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生理盐水+ADR组和CTZ+ADR组,观察接受生理盐水+ADR或CTZ+ADR注射的小鼠心脏组织学变化,心肌细胞凋亡,心肌肌钙蛋白(cTnT)浓度以及小鼠的存活率。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生理盐水+ADR组小鼠心肌细胞表现为明显的变性、空泡形成及心肌纤维断裂等,心肌细胞TUNEL阳性;CTZ可减轻ADR所致的心脏毒性并抑制ADR所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CTZ+ADR组的cTnT显著低于生理盐水+ADR组[(1.03±0.21)vs(8.54±0.93)ng/ml,P<0.01];CTZ+ADR组的小鼠3个月生存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ADR组(88%vs 64%,P<0.01)。结论CTZ可减轻ADR所致的心脏毒性并改善小鼠生存率。
- 胡珍娉常伟张义成
- 关键词:阿霉素西替利嗪心脏毒性
- 放射性核素99mTc标记新型凋亡显像分子探针Tat49-57-DEVD的实验研究
- 目的
研究99mTc 标记穿膜肽HIV-Tat49-57 修饰的Caspase-3 底物多肽Tat49-57-DEVD的制备方法;及其体外人乳腺癌MCF-7细胞经环磷酰胺诱导的肿瘤细胞凋亡凋亡模型中标记物摄取动力学...
- 常伟
- 关键词:穿膜肽同位素标记凋亡显像
- 文献传递
- 火把花根对大鼠系膜增殖性肾炎MCP-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观察火把花根及泼尼松对系膜增殖性肾炎(MsPGN)大鼠模型的干预,比较两药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火把花根组、泼尼松组和对照组。于干预后第2周末测量24h尿蛋白及肝肾功能,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并用RT-PCR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中羊抗人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结果结果MsPGN模型组大鼠尿蛋白定量、肾小球系膜相对面积及肾组织内MCP-1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均显著上调(P〈0.01)。药物干预后,上述上调指标均被抑制(P〈0.01)。火把花根组下调较泼尼松组更明显。结论火把花根或泼尼松均对MsPGN大鼠模型具有治疗作用;此疗效可能与下调肾组织MCP-1相关。
- 常伟曾红兵吕永曼孙汉英
- 关键词:系膜增殖性肾炎单核细胞趋化因子火把花根泼尼松
- 视网膜色素变性和先天性白内障两家系的分子遗传学分析
- 常伟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