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巴云涛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干细胞
  • 3篇细胞
  • 3篇间充质干细胞
  • 3篇充质干细胞
  • 2篇蛋白
  • 2篇脂肪间充质干...
  • 2篇人脐
  • 2篇人脐带
  • 2篇肿瘤
  • 2篇肿瘤干细胞
  • 2篇脑肿瘤
  • 2篇脑肿瘤干细胞
  • 2篇静脉
  • 2篇静脉移植
  • 2篇巢蛋白
  • 1篇行为学
  • 1篇行为学评价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酸性蛋白

机构

  • 5篇郑州大学
  • 4篇郑州大学第一...
  • 3篇湖南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巴云涛
  • 4篇杜英
  • 4篇胡祥
  • 4篇田毅
  • 4篇杨波
  • 4篇谷晨熙
  • 4篇关方霞
  • 3篇张天祥
  • 3篇乔晓俊
  • 3篇雷宁静
  • 3篇王晓薇
  • 2篇邓晓辉
  • 2篇段小兵
  • 1篇王成春
  • 1篇郑文迪
  • 1篇周长辉

传媒

  • 4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1
  • 4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人脐带Wharton’s jelly源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作用被引量:3
2010年
背景:培养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过程中,细胞形态常易变得宽大不规则,传代不易贴壁,死亡率高,找到一个维持细胞稳定的方法是有必要的。目的:拟采用组织块培养法从人脐带Wharton’s jelly中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块法分离培养和扩增脐带组织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用DMEM/F12培养基+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培养,实验组用DMEM/F12培养基+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20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培养。观察组织块游出细胞的时间和细胞形态,每隔3d或4d更换培养液,待细胞达到80%~90%融合时,用0.25%胰酶消化后,按1:2或1:3的比例传代。结果与结论: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对照组中从8~10d开始有细胞从组织块四周游出贴壁,实验组中从6~8d开始有细胞从组织块四周游出贴壁,1周后可见多数呈长梭形或扁平形的成纤维样细胞,围绕组织块成旋涡状,前3代细胞形态及传代间隔时间两组基本相同;3代以后实验组细胞较对照组易于贴壁,传代死亡率低,生长曲线提示增殖能力强。流式细胞术分析两组细胞周期显示第3,6代70%以上的细胞处于G0/G1期,且第3,6代细胞均阳性表达CD29,CD44,弱表达HLA-ABC,不表达CD34、CD45和HLA-DR。结果提示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可从人脐带Wharton’s jelly中分离出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特性的细胞,且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能使细胞从组织块游出时间提前和有助于促使细胞贴壁,一定程度上维持细胞形态稳定性,提高增殖能力,并且不改变细胞的表面标志物表达。
巴云涛关方霞胡祥杨波杜英张天祥田毅乔晓俊王成春谷晨熙雷宁静王晓薇
关键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间充质干细胞人脐带JELLY干细胞
静脉移植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颅脑损伤被引量:5
2011年
背景: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证实间充质干细胞对创伤性脑损伤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目的:观察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行为学及损伤脑组织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巢蛋白的表达。方法:以自由落体硬膜外撞击法制作SD大鼠脑损伤模型后随机分为3组:移植组于脑损伤48h时经尾静脉注射Brdu标记的成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不作处理;生理盐水组于脑损伤48h时经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采用NSS评分法评价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倒置显微镜观察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损伤脑组织内的迁移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受损脑组织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巢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移植组N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与生理盐水组(P<0.05)。在受损伤脑组织周围可发现经Brdu标记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大鼠受损脑组织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生理盐水组(P<0.05),且下降速度较快;巢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与生理盐水组(P<0.05)。证实脂肪间充质干细胞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受损大鼠脑组织后,以上调巢蛋白基因的表达来发挥保护神经元、促进神经发育与再生的功能。
张天祥杨波关方霞胡祥杜英乔晓俊田毅巴云涛段小兵邓晓辉谷晨熙郑文迪
关键词: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创伤性脑损伤尾静脉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巢蛋白
人脐带沃顿胶间充质干细胞与脑肿瘤干细胞的共培养被引量:2
2010年
背景:人脐带沃顿胶间充质干细胞满足了国际细胞治疗协会规定的间充质干细胞的特点,能够向骨、软骨、脂肪、肌肉、神经细胞诱导分化并支持其他干细胞的扩增,对免疫系统有良好的耐受性,对肿瘤有定向迁徙性。目的:观察人脐带沃顿胶间充质干细胞与脑肿瘤干细胞体外共培养后,脑肿瘤干细胞的生物学变化。方法:以原位法培养人脐带沃顿胶间充质干细胞,以酶消化法培养人脑肿瘤组织脑肿瘤干细胞,以细胞传代法获取第3代细胞。应用不添加任何生长因子的无血清培养基将两种细胞在24孔板中进行直接共培养。第3,7天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CD133表达;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贴壁细胞巢蛋白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将第3天离心所得的共培养上清液重悬第3代脑肿瘤干细胞并与正常培养悬浮的第3代脑肿瘤干细胞置入96孔板中,应用酶标仪检测两组细胞生长曲线的差异。结果与结论:两种细胞共培养后在倒置显微镜下可见脑肿瘤干细胞球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出现分解、贴壁、分化现象;贴壁的脑肿瘤干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巢蛋白均阳性。恶性程度高的脑肿瘤组织培养的脑肿瘤干细胞表达CD133量越高,而与沃顿胶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后随着时间的变化均出现CD133表达量降低。共培养3d的上清液培养的脑肿瘤干细胞与正常培养基培养的脑肿瘤干细胞相比,增殖明显受到抑制。结果显示沃顿胶间充质干细胞与脑肿瘤干细胞体外共培养后可限制脑肿瘤干细胞表面标记物CD133的阳性率以及细胞增殖能力并促使其分化。
田毅关方霞胡祥杨波杜英周长辉巴云涛谷晨熙雷宁静王晓薇
关键词:共培养脑肿瘤干细胞CD133人脐带
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静脉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相关因子及行为学评价被引量:6
2010年
背景:研究证实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经丹参等诱导剂诱导后可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因此有可能成为治疗脊髓损伤新的种子细胞。目的:探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尾静脉移植后,对急性闭合性脊髓损伤大鼠行为学及损伤脊髓组织中各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无菌条件下体外分离培养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传至第4代,将细胞收集并制成浓度为1×109L-1细胞悬液。盐水对照组、细胞移植组大鼠建立脊髓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1周,细胞移植组经尾静脉注射1mL干细胞悬液,盐水对照组同法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模型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结果与结论:与模型对照组和盐水对照组比较,细胞移植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明显恢复,BBB评分明显升高(P<0.05);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表达明显减少(P<0.0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巢蛋白的阳性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移植后3d及1周,在损伤区及临近的脊髓节段可见经荧光染料标记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主要聚集在受损伤脊髓节段1cm范围内,呈不均匀分布。提示急性闭合性脊髓损伤大鼠经尾静脉移植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后,其行为学得到改善,受损脊髓节段局部神经元细胞分化明显增多,修复速度加快。
乔晓俊杨波关方霞胡祥杜英张天祥田毅巴云涛段小兵邓晓辉谷晨熙雷宁静王晓薇
关键词:BBB评分巢蛋白脊髓损伤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不同保存温度对脑肿瘤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背景与目的:   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其具有快速的增殖能力、高度侵袭性、易于复发性和放化疗的易耐受性。传统的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以及新型的基因疗法、抗胶质瘤血管形成疗法、免疫疗法等虽已取得了很多进...
巴云涛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