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上皮
  • 9篇上皮细胞
  • 9篇细胞
  • 8篇单细胞
  • 8篇单细胞凝胶
  • 8篇单细胞凝胶电...
  • 8篇电泳
  • 8篇凝胶
  • 8篇凝胶电泳
  • 6篇视网膜
  • 6篇网膜
  • 5篇丹参
  • 5篇晶状体
  • 5篇晶状体上皮细...
  • 4篇色素上皮
  • 4篇色素上皮细胞
  • 4篇视网膜色素
  • 4篇视网膜色素上...
  • 4篇视网膜色素上...
  • 4篇网膜色素上皮

机构

  • 14篇齐齐哈尔市第...
  • 5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牡丹江医学院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齐齐哈尔市疾...

作者

  • 19篇崔璟琳
  • 9篇路航
  • 8篇修巍威
  • 6篇骆滨江
  • 5篇李慧美
  • 4篇曹书杰
  • 4篇高维奇
  • 4篇张晓峰
  • 3篇董辉
  • 3篇黄娇
  • 3篇关立南
  • 3篇陈晶
  • 3篇于莉
  • 2篇刘平
  • 1篇曲翠平
  • 1篇张红
  • 1篇王立君
  • 1篇马英娜
  • 1篇宋先德
  • 1篇秦玲玲

传媒

  • 4篇国际眼科杂志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眼科新进展
  • 2篇中华眼外伤职...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眼科研究
  • 1篇中华眼底病杂...
  • 1篇医学食疗与健...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7
  • 1篇2006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丹参抗晶状体上皮细胞DNA氧化损伤的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研究丹参对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分别测定0.1、0.2、0.4、0.8mg/mL丹参液对体外培养的LECs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并与牛磺酸的保护作用相比较。结果各质量浓度组丹参液培养后的LECs对H2O2的损伤均有抵抗作用,尤其0.8mg/mL质量浓度组的保护作用优于40mmol/L牛磺酸组,除0.1mg/mL丹参组外各处理组细胞的尾长、彗星细胞百分率与H2O2损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丹参中的有效成分对体外培养的LECs氧化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呈现质量浓度依赖的量效关系。
崔璟琳高维奇张红于莉关立南王立君
关键词:丹参晶状体上皮细胞单细胞凝胶电泳
内外侧联合开眶治疗眶内肿瘤35例被引量:2
2010年
张晓峰董辉崔璟琳
关键词:眶内肿瘤手术入路影像学技术手术适应证眼眶肿物
鼠视网膜VEGF家族靶点基因相关性分析
2019年
目的比较鼠视网膜Vegf家族几个主要目标基因之间功能和作用途径的异同。方法利用Genenetwork数据库中BXD鼠基因数据对两类抗VEGF药物作用的小鼠Vegf家族靶点基因进行分析比较。采用基因表达水平、目标基因间比较、与目标基因相关的基因间比较、表达量性状位点(e QTL)等多种方法和统计策略,对C57BL/6J XDBA/2J(BXD)重组小鼠近交系(RI)群体的视网膜全基因组表达谱数据中Vegf家族不同靶基因(VegfA、VegfB、VegfC和Pgf)的分子通路或潜在功能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和研究。结果 Vegf A2在所有VegfA三个基因探针中的表达水平最高。在总体比较中,Vegf A1和Vegf A2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541),VegfB与VegfC之间的相关性较弱(r=0.360),Vegf C与Pgf的表达水平也呈弱相关性(r=0.324)。在进一步对目标基因高度相关基因间的比较中,各基因最为相关的50个基因与其他基因之间相互关系均较弱。r值之间的比较中,Vegf B与Vegf A2之间呈现负相关性(R50ab=0.3129,R50ba=-0. 42758),VegfC与VegfB之间呈现密切相关性(R50cb=0. 8648),与Vegf A2也呈正相关(R50ca=0.4514),Pgf与VegfB、VegfC之间均呈现一致正相关性,同时大多数的50p基因与VegfA2之间呈现负相关性。结论鼠视网膜Vegf家族中的目标基因之间表达水平和正负相关性各不相同,提示这些基因可能通过不同的途径发挥其作用,对于在治疗新生血管性疾病中应用多基因靶点药物对VEGF的抑制效果或将优于单基因靶点药物。
路航崔璟琳陈晶骆滨江修巍威李慧美黄娇
关键词:VEGFEQTL基因组学
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联合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的效果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评估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Ozurdex)联合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2020年1至12月治疗的难治性非感染性葡萄膜炎55例(64只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29例(32只眼)应用Ozurdex玻璃体内植入联合口服糖皮质激素;B组26例(32只眼)单纯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后随访24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黄斑中心区厚度(CMT)、荧光素视网膜血管渗漏发生率、玻璃体浑浊度、糖皮质激素用药时长、复发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64例患者病程(7.89±1.14)个月。随访末期:A组BCVA为0.23±0.17,CMT为(201.70±6.75)μm,玻璃体浑浊度评分为0.69±0.42,均优于B组的BCVA(0.32±0.19)及CMT[(275.34±3.64)μm],玻璃体浑浊度评分1.52±0.27(均P<0.05)。荧光素视网膜血管渗漏发生率分别于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4.73;P=0.035,0.029)。结论Ozurdex玻璃体植入联合糖皮质激素口服可有效稳定难治性非感染性葡萄膜炎,显著改善视力、副作用小、复发率低。
路航王索曦李卓崔璟琳修巍威宋先德刘博洋李佳瑶金超明赵安琪丁虹阳
23G微创玻切联合康柏西普眼内注射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观察术前应用康柏西普眼内注射对23G玻切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观察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患者共46人50只眼,药物注射辅助组22例,术前3~7天给予玻璃体腔注射10 mg/ml的康柏西普0.5 mg(0.05 ml);单纯手术对照组28例,常规行23G玻璃体切割术。对比两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log MAR BCVA、手术时间、医源性裂孔发生率、电凝使用次数、术中及术后出血发生率情况。结果随访两组术后12 m平均log MAR BCVA分别为(0.75±0.22)和(1.14±0.50)(P〈0.05);注药组平均手术时间为(74.27±16.82)min,而对照组为(98.56±13.74)min(P〈0.05);医源性裂孔在注药组中有2例,占9.09%,而对照组中有6例,占21.43%(P〈0.05);在注药组术中有4例使用电凝,占18.18%,对照组为16例,占57.14%(P〈0.05);注药组有1例出现术中出血,占4.55%,对照组为11例,占39.29%(P〈0.05);注药组有1例出现术后复发玻璃体积血,占4.55%,对照组为5例,占17.86%(P〈0.05)。结论在应用23G微创玻切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术前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可以显著提高术后视力,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医源性裂孔和术中术后出血的发生率,降低手术难度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董辉崔璟琳路航修巍威李慧美骆滨江
关键词: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腔内注射
晶状体上皮细胞DNA损伤的SCGE测定法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研究晶状体上皮细胞DNA的损伤。方法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法测定氧化、辐射及细胞外高糖、高钙环境对晶状体上皮细胞DNA的损伤。结果对照组中晶状体上皮细胞呈圆形无拖尾,表明其DNA未受损伤。各处理组细胞呈不同程度的典型彗星图像,头尾分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结论以SCGE法测定出多种因素均可导致体外培养的晶状体上皮细胞DNA损伤,考虑其可能与白内障的形成有关。
崔璟琳高维奇刘平关立南于莉
关键词:晶状体上皮细胞DNA损伤单细胞凝胶电泳
环遮型角膜接触镜治疗青少年近视眼被引量:1
2010年
张晓峰曹书杰崔璟琳董丽曼曲翠平
关键词:青少年患者角膜接触镜近视眼近视率假性近视临床统计
单细胞凝胶电泳在检测晶状体上皮细胞DNA氧化损伤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7年
崔璟琳高维奇
关键词:单细胞凝胶电泳彗星试验晶状体上皮细胞DNA氧化损伤
Ziemer FEMTO LDV飞秒激光与SBK板层刀制作角膜瓣的特点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Ziemer FEMTO LDV飞秒激光与SBK板层刀制作角膜瓣的特点。方法:选取150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根据手术所采用角膜瓣的不同分为A、B、C组,各50例。A组患者采用LDV飞秒激光制作的90μm角膜瓣;B组采用LDV飞秒激光制作的110μm角膜瓣;C组采用角膜板层机械刀制作的90μm角膜瓣。对比三组患者术后客观体征(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实验及角膜荧光染色评分和角膜内皮计数),患者主观评价(术中和术后)和医生术中的主观评价。结果:A组患者术后30天的泪膜破裂时间,角膜内皮计数,患者视觉质量主观评价,以及患者术中舒适度和医生术中对角膜瓣的主观评价的指标均优于B组和C组,且B组优于C组。结论:LDV飞秒激光制作90μm角膜瓣具有更好的泪膜稳定性,对角膜内皮细胞干扰轻,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术中体验感和更好的术后视觉质量,其适合应用于角膜屈光手术。
骆滨江崔璟琳陈晶黄娇韩丽岩
关键词:角膜瓣
康柏西普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43
2015年
目的 探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性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以ETDRS视力表、彩色眼底像、FFA及OCT等检查结果确诊的湿性AMD62只眼,给予玻璃体腔注射10 g/L的康柏西普0.5 mg,随访(9.53±2.16)个月,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前及治疗后1、3、6、9、12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ETDRS视力、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及CNV病灶渗漏变化情况.采用配对t检验对视网膜厚度和ETDRS视力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康柏西普注射治疗次数为1~5次,平均治疗次数为3.05次.62只眼治疗后末次随访检查时,ETDRS视力平均字母数为(50.20±12.87)个,较治疗前平均字母数增加26.20个字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6,P<0.01).视力增加≥15个字母者33只眼(53.23%);视力增加≤0个字母者2只眼(3.23%).OCT检查显示,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平均值为(223±74) μm,与治疗前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平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69,P<0.01).CNV渗漏停止者34只眼(54.84%);渗漏减少者23只眼(37.10%);无明显改变者5只眼(8.06%).注射后共有2只眼出现轻度眼压升高,均在1周内降至正常.随访期间未见与注射及药物有关的眼部及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湿性AMD有较好疗效,可明显提高患眼视力,减轻黄斑水肿,抑制新生血管渗漏,减少再出血风险,临床应用安全性高.
路航崔璟琳董辉骆滨江修巍威李慧美
关键词:重组融合蛋白质类玻璃体内注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