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润芝

作品数:19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9篇大豆
  • 12篇大豆新品种
  • 11篇选育
  • 7篇稳产
  • 7篇高产
  • 6篇育种
  • 5篇高产稳产
  • 4篇栽培
  • 3篇杂交
  • 3篇夏大豆
  • 2篇选择育种
  • 2篇豫豆22号
  • 2篇栽培要点
  • 2篇配合力
  • 2篇种质
  • 2篇抗病
  • 2篇丰产
  • 1篇性状
  • 1篇衍生系
  • 1篇遗传力

机构

  • 18篇河南省农业科...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河南省安阳县...

作者

  • 19篇崔润芝
  • 14篇田保明
  • 12篇李延军
  • 6篇梁慧珍
  • 6篇卢为国
  • 6篇许景菊
  • 2篇李卫东
  • 2篇王树峰
  • 2篇王庭峰
  • 2篇尚泓泉
  • 1篇王金陵
  • 1篇段贵娥
  • 1篇陈绍江
  • 1篇刘佩霞
  • 1篇惠东威
  • 1篇陈受宜
  • 1篇杨庆凯
  • 1篇朱中林
  • 1篇梁惠珍

传媒

  • 8篇河南农业科学
  • 2篇种子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中国油料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4篇1997
  • 2篇1996
  • 3篇1994
  • 2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89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产稳产优质高抗大豆新品种豫豆27号的选育
2000年
卢为国崔润芝李卫东梁慧珍李延军许景菊王庭峰徐迅超
关键词:大豆选育
黄淮夏大豆超高产育种模式的探讨被引量:9
1994年
通过不同品种(系)和密度的超高产栽培试验,分析四因子和二因子的产量效应,各因子对产量贡献的大小为:亩荚数>百粒重>荚粒数。超高产育种和栽培的主攻方向是提高亩荚数,同步增加百粒重。黄淮超高产育种模式:亩荚数46.7±5.3万,百粒重22.4±2.6克,每荚粒数2.18±0.11个。
田保明崔润芝李延军
关键词:夏大豆超高产育种模式大豆
大豆新品种豫豆22号的选育被引量:1
1998年
豫豆22号是一个丰产、稳产,适应性较强的高蛋白新品种。蛋白质含量465%,脂肪含量18.07%,蛋脂总量64.57%。叶色深绿,植株呈宝塔型,百粒重20g。4年57点次试验结果汇总,平均比对照豫豆8号增产12.29%。省生产试验两年22点次平均比对照增产11.67%。
梁慧珍崔润芝田保明卢为国尚泓泉李延军许景菊
关键词:大豆豫豆22号选择育种
大豆抗病丰产高配合力种质资源郑077249及其衍生系的创造与利用
崔润芝田保明段贵娥李卫东许景菊李延军
该项目是我国黄淮夏大豆抗病高产育种的优良亲本。它是1977年选用携带抗花叶病毒基因和郑76066与具有早熟,丰产,多枝多荚的郑74046有性杂交,通过扩大F2-F4群体和严格的抗病鉴定选育而成。衍生系郑8431定名为GS...
关键词:
关键词:大豆抗病品种
大豆特异种质系——郑77249
1992年
郑77249,是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于1977年以郑74046为母本,郑76066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具有高产、高抗性、高配合力效应等特点,且综合性状优良,是大豆育种工作中可利用的有效抗源和理想的亲本材料。一、高抗大豆花叶病毒病(SMV)据七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组对河南省526份农家品种资源和改良品种的抗花叶病毒病鉴定结果,郑77249达高抗级,是一个达高抗级水平的品系。
崔润芝田保明
关键词:大豆
豫豆10号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分析被引量:1
1991年
豫豆10号,原名郑8431,是新选育的高产稳产抗病大豆新品种。1985-1989年相继完成了省、国家级区试和良种示范。198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豫豆10号,并推荐在全省推广。现对其产量表现及其构成因素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为合理栽培和利用该品种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分析数据来自1985-1987年河南省大豆区试和1987-1988年黄淮夏大豆区试资料。利用多年多点联合方差分析,偏相关和通径分析。
田保明崔润芝李延军
关键词:大豆
大豆育种过程中亲子遗传关系的RAPD研究初报被引量:9
1996年
试验以组合80024×中19亲本及其育成品系B_1,B_2为材料,用RAPD技术对其亲子关系进行了研究.10个随机引物(10bpse)的PCR扩增结果表明,双亲在遗传上有较大差异,母本80024有13条特征带,父本中19有6条特征带.其在子代中能够重组,使B_1,B_2均具有双亲RAPD标记的特征.但经过多代选择,双亲RAPD特征在育成的子代品系中的分布是不均衡的.B_1更多地继承了母本80024的绝大部分RAPD特征,遗传上更近于母本.B_2则表现出倾向于父本.这一结果与田间观察结果基本一致,说明用RAPD追踪育种过程,探讨亲子遗传关系是可行的.另外,试验观察到子代品系在继承双亲RAPD特征的同时,还出现了新的子代所特有的RAPD特征.产生这种超亲RAPD特征的真实原因及其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陈绍江杨庆凯王金陵惠东威陈受宜崔润芝
关键词:RAPD大豆PCR育种
大豆新品种豫豆29号的选育被引量:1
2002年
梁慧珍崔润芝卢为国王树峰许景菊
关键词:大豆选育栽培要点
大豆新品种豫豆18号的选育
1996年
大豆新品种豫豆18号的选育崔润芝,田保明,李延军,许景菊(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郑州450002)豫豆18号(原郑84240-B1)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经过多年多代定向选择育成的高产、稳产、早熟、抗病、抗裂英、优质大豆新品种。1...
崔润芝田保明李延军许景菊
关键词:大豆选择育种
高产稳产大豆新品种豫豆10号选育被引量:2
1997年
崔润芝田保明李延军梁慧珍朱中林
关键词:大豆栽培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