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志海

作品数:68 被引量:345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4篇历史地理
  • 10篇政治法律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军事

主题

  • 12篇晚清
  • 11篇美国政府
  • 10篇清末
  • 9篇战争
  • 9篇政治
  • 7篇政治史
  • 7篇治史
  • 7篇清末新政
  • 7篇文化
  • 6篇清朝
  • 6篇辛亥革命
  • 5篇政治史研究
  • 5篇清史
  • 4篇中国近代史
  • 4篇外交
  • 4篇晚清史
  • 4篇立宪
  • 4篇近代史
  • 3篇鸦片
  • 3篇鸦片战争

机构

  • 6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复旦大学
  • 1篇西北民族大学

作者

  • 64篇崔志海
  • 1篇朱悦梅
  • 1篇顾建娣
  • 1篇任智勇
  • 1篇夏春涛
  • 1篇张海荣

传媒

  • 16篇近代史研究
  • 10篇史林
  • 6篇史学月刊
  • 3篇历史研究
  • 3篇清史研究
  • 2篇江海学刊
  • 1篇山西师大学报...
  • 1篇浙江学刊
  • 1篇广东社会科学
  • 1篇兰州学刊
  • 1篇晋阳学刊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社会科学辑刊
  • 1篇史学理论研究
  • 1篇国家图书馆学...
  • 1篇北京教育学院...
  • 1篇高等学校文科...
  • 1篇抗日战争研究
  • 1篇聊城大学学报...
  • 1篇国家人文历史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清末十年新政改革与清朝的覆灭被引量:11
2013年
1901—1911年的新政既是一场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也是清朝统治阶级的一场自救运动。清末十年新政改革之所以没有挽救清朝的统治,反而加速清朝的灭亡,首先在于其整体改革方案远远超出了当时清朝政府所能承担的国力和财力,极大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致使新政改革不但得不到广大民众的拥护,反而成为"扰民"之举,激化了官民矛盾;其次,清政府在存在严重争议的情况下启动预备立宪政治改革,不但打乱了清末新政改革计划,而且诱发和激化了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斗争以及清朝政府与国内立宪派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由此葬送了整个新政改革事业以及清朝的统治;再者,也是由于新政的改革内容本身就具有革命性,具有颠覆清朝统治的内在动力。就此来说,新政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影响与辛亥革命的方向在很大程度上是并行不悖的,都具有革命性和进步性。
崔志海
关键词:清末新政
建国以来的国内清末新政史研究被引量:21
2014年
清末新政是对清政府在其统治的最后十年(1901-1911)所进行的各项改革的总称。这次改革是继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之后,清政府发动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改革运动,其力度远远超出前两次改革,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与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变革,是晚清历史上一场比较完整意义上的现代化运动,对清末民初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崔志海
关键词:清末新政戊戌变法洋务运动社会生活文化教育
试论1903年中美《通商行船续订条约》被引量:13
2001年
1903年的中美《通商行船续订条约》虽然是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为扩大美国在华投资和贸易提供了某些条约保障,但由于清政府国权意识的增强,该条约在主要方面并没有实现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目标,也不一定都对中国的利益构成危害。
崔志海
关键词:不平等条约通商国权
晚清史研究百年回眸与反思被引量:3
2017年
晚清史的独特性在于,它既是中国近代史学科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断代史清史研究的一个自然组成部分。在中国近代史学科和清史研究的共同推动下,晚清史研究业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推动晚清史研究进一步深入,进而建立一个与断代史清史和中国近代史学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独立的晚清史学科体系,这是有待国内学界共同探讨的问题。笔谈作者有的从学科史角度,对清亡百余年来国内学界在晚清史与清史和中国近代史学科关系上的认识,及晚清史研究中的各个研究范式和如何正确处理政治与学术关系问题,作宏观回顾和反思,呼吁在前辈的研究基础上重写晚清史;有的结合盛宣怀个案研究,强调新史料的利用和新角度对深化晚清史研究的意义;有的强调晚清西方技术引进对中国近代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有的对清代财政畸形货币化的表现形式、动因及对清代社会经济的影响作宏观论述。期待学界同仁的关注和参与。
崔志海
关键词:清史研究中国近代史晚清史技术引进
摄政王载沣驱袁事件再研究被引量:21
2011年
摄政王载沣驱袁事件,既是清廷内部的一场权力斗争,同时也夹杂着复杂的国际因素,与当时中美日三国外交存在十分微妙的关系,尤其与袁世凯的联美制日外交的失败直接有关。在这场政治权力斗争中,载沣之所以没有处死袁世凯,固然由于载沣本人性格优柔寡断、缺乏政治斗争经验,以及慑于袁世凯的北洋势力,但同时与列强尤其是美国的强力干预有着密切关系。而就几个主要列强来说,它们对载沣驱袁的态度和反应并不一致。其中,因为袁世凯的联美制日外交妨碍了日本对中国东三省的侵略,日本方面对袁世凯遭罢黜实际上持欢迎和支持态度,极不愿意看到袁氏复出;而美国政府由于担心清末新政改革政策发生逆转,同时也为了抵制日本对清政府的控制及与日本争夺中国东三省的控制权,坚决反对载沣罢黜袁世凯,从一开始就期待袁氏尽快复出。在载沣驱袁权力斗争的历史背后,同时也浮现出日、美两国较量的影子。
崔志海
关键词:袁世凯载沣
近十年来的国内晚清政治史研究
2020年
晚清政治史起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迄于1912年2月12日清帝逊位,既从属于断代史清史学科,也从属于中国近代史学科。随着传统革命史叙事体系在20世纪90年代大体臻于成熟,最近十年的国内晚清政治史研究明显加强了对晚清政局与人物、晚清政局与列强关系、晚清满汉关系及晚清制度史的研究,呈现出回归清史学科的趋向。但另一方面晚清政治史研究也存在一些不平衡性,一个新的独立的晚清政治史学科体系尚有待建立,且任重道远。
崔志海
美国驻华公使对戊戌变法的观察被引量:6
2018年
美国驻华公使对戊戌变法的观察表明,康梁作为在野士人和在朝的中下级官员,当时并不被北京的外交官们所重视;他们被关注和重视,主要是在戊戌政变之后。其对清廷内改革派与守旧派的划分也不是依据帝党与后党的分野,而是官员对外国人的态度。美国驻华公使固然意识到戊戌政变是一场政治反动,但更倾向于认为是帝后之间的一场权力斗争,无意公开干涉,始终持静默态度。其对两宫生死问题的关注和分析,预示了两宫共同听政10年之后又共同谢世,绝非偶然巧合,而是帝后党争的一个必然结果。包括康格在内的北京外交官们对北京两起排外事件的观察和反应,一定程度上是一年之后"庚子事变"的序演。美国驻华公使对戊戌变法的观察虽然有限,且带有个人色彩,但他们的观察和分析在不少方面揭示了戊戌变法与清朝最后10余年政局之间的历史连续性。
崔志海
关键词:戊戌变法
美国政府与晚清朝政(1901-1912)
20世纪头11年,既是一个世纪交替的时代,也是一个大转折的时代。对于20世纪头11年的晚清中美关系,学界已做过大量研究,本文利用美国国务院档案,着重探讨这一时期美国政府与晚清朝政的关系。具体言之,一、系统考察美国驻华外交...
崔志海
关键词:美国政府不干涉原则
文献传递
蔡元培:中国现代文化的奠基者
在中国近代史上,蔡元培是一位比较特殊的历史人物。作为一位政治家,他受到国内两个最大敌对政治派别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共同尊敬。这一罕见现象(孙中山除外)之所以降落到蔡元培身上,一部分固然缘于他一以贯之的自由民主政治理念,在不同...
崔志海
文献传递
近十年来的国内晚清政治史研究
2020年
一、晚清政局与人物研究。政局与人物研究,始终是政治史中的一个核心内容。自1840年鸦片战争和1850-1864年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以来,受内忧外患的冲击,清朝政局发生急剧变动。最近十年,学界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多有一些新的探索。
崔志海
关键词:太平天国政治史农民战争鸦片战争内忧外患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