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建军
- 作品数:53 被引量:536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 一种无人机摄影测量曝光延迟自补偿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摄影测量曝光延迟自补偿装置,该装置设置在无人机上,包括GPS定位天线、GPS接收机、N个信号延迟器、N个脉冲发射器、N个相机脉冲接收器、N个飞行位置控制开关、N个曝光保护电控开关、N个相机,GP...
- 丛铭曾勇崔建军李昕陶翊婷
- 文献传递
- 陕西略阳东沟坝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陕西略阳东沟坝矿床地处“摩天岭地块”东部硖口驿-黑木林中—新元古代基底拼合带北侧,是与晋宁期碧口岛弧海相火山岩相关的金-银-铅-锌多金属中型矿床。笔者较系统地梳理了矿床地质特征,综合矿床最新勘查成果和前人科研资料,在深入坑道考察和开展硫同位素测试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矿床的成矿期次划分、成矿物质来源、矿床成因分析等方面的成矿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矿床产于新元古代碧口岩群岛弧火山岩中,具多期矿化叠加特征;成矿期次主要包括3个阶段:石英-黄铁矿-闪锌矿初始预富集成矿阶段;金-银-重晶石主要成矿阶段;重晶石-碳酸盐晚期成矿阶段。②矿(岩)石硫同位素具有δ^(34)S重晶石>δ^(34)S黄铁矿>δ^(34)S闪锌矿>δ^(34)S方铅矿特征,证明矿床形成时硫同位素分馏已基本达到平衡;硫同位素δ^(34)S V-CDT值普遍具花岗质岩浆硫特征,仅有少量处于幔源硫区间,表明东沟坝矿床硫可能主要来源于下地壳岩浆源,仅有少量的地幔物质混入;而其成矿物质可能主要来自于晋宁期岛弧火山岩浆作用。③东沟坝矿床为晋宁期海相含矿中酸性火山岩浆热液在多次构造作用叠加形成的矿床,属于典型的火山块状硫化物型(VMS)金银铅锌多金属矿床。④矿床形成于晋宁期活动陆缘背景下,隶属中元古代—新元古代古陆块裂解-汇聚成矿地质事件;推测矿床的成岩、成矿过程可能与晋宁期古扬子东、西部微板块俯冲汇聚、后续构造叠加延续有关。
- 王长春袁攀吴新斌王东陈剑祥崔建军
- 关键词:地质特征成矿规律硫同位素
- 一种实测采场平面图的简单方法被引量:1
- 2008年
- 实测采场平面图是采矿管理工作中的一个关键性环节。低品位复杂矿体由于其特殊的地质情况,实测采场平面图显得尤其重要。本文结合实际生产工作,介绍一种简易而且实用的测量采场平面图的方法。实际工作证明,这种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 崔建军刘伟韩朝阳
- 关键词:采场管理复杂矿体
- 大悟杂岩的形成和抬升时代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4
- 2017年
- 大悟杂岩位于大别山西段,主体为花岗质片麻岩。为了限定其形成与变形过程,本文综合运用锆石U-Pb法和白云母^(40) Ar/^(39) Ar法进行年代学研究。锆石U-Pb LA-ICP-MS法对这些花岗质片麻岩定年结果显示:锆石的Th/U值为0.79~4.29,属于典型的岩浆锆石特征;206Pb/238 U的加权平均年龄为(810±63)Ma(n=12,MSWD=0.021),代表这些花岗质片麻岩的形成时代。大悟杂岩核部花岗质片麻岩的白云母坪年龄为(210.5±1.4)Ma,相应的等时线年龄为(211.6±2.5)Ma。这些新的研究结果支持以下两点认识:大悟杂岩中的花岗质片麻岩形成于新元古代,而不是白垩纪;这些前寒武纪岩石的构造抬升过程发生在三叠纪晚期(211 Ma)。由于西大别晚三叠世构造与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的出露过程有关,因此,大悟杂岩的变形与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的抬升之间的关系就成为一个耐人寻味的科学问题。同时,由于大悟杂岩中的多数构造面理和线理形成于区域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之后,据此推断西大别三叠纪晚期的变形发生在造山晚期-后造山背景下,伴随着地壳和岩石圈的大规模伸展与减薄。
- 崔建军王艳红郑光高施炜马立成
- 关键词:花岗质片麻岩锆石U-PB定年AR定年陆内变形
- 一种基于视觉仿生与力场作用的图像自适应聚类方法
- 本发明一种基于视觉仿生与力场作用的图像自适应聚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任选一张图像作为待分析图像Img,将待分析图像Img生成CIE‑Laba颜色空间下的颜色图Img2;步骤2,将CIE‑Laba颜色空间下的颜色图...
- 丛铭韩玲田野菲崔建军
- 西秦岭大草滩组的再厘定及地质属性讨论被引量:5
- 2006年
- 通过1∶25万天水幅区域地质调查,基本查实了大草滩组的岩性组合、生物化石组合、沉积环境和沉积盆地属性。重新厘定的大草滩组是一套不整合于舒家坝组之上、伏于大庄组之下的以紫红色为特征的杂色陆相碎屑岩地层,时代归属晚泥盆世,有别于其上(原大草滩组上部)的裂陷盆地海相暗色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地层。认为当时的大地构造背景为拉张环境,并非挤压环境下的前陆盆地沉积。揭示了鄂尔多斯盆地南缘晚古生代的盆地构造属性。
- 苏春乾崔建军赵欣李勇裴先治杨兴科
- 关键词:西秦岭沉积盆地晚泥盆世
- 基于3DSuffer的矿区深部关键界面特征被引量:1
- 2009年
- 文中系统统计了庐江-枞阳矿集区龙桥铁矿区地表高程及深部矿体顶板、底板、火山岩底面、正长岩顶面矿石品位变化规律;以3DSuffer为基础,得到关键界面的3D图示。其中矿区地表高程变化明显反映了陆相火山岩边界和下伏侏罗系砂岩的接触界面;矿区深部矿体顶板、火山岩底、矿体底板和正长岩顶面的产状与地表出露的侏罗系砂岩不完全一致;矿石平均品位变化规律矿区南部高于北部。这些关键界面特征的获得为矿体开采、矿体深部构造特征及勘探提供了直观鲜明的数据信息。
- 马立成崔建军王冉余吉远
- 关键词:深部构造
- 一种无人机航摄相机曝光延迟检定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航摄相机曝光延迟检定装置,包括曝光检定目标板、电控相机成像组件、电控计时显示器和并联电路,并联电路包括第一电流分支和第二电流分支,第一电流分支用于控制电控计时显示器,第二电流分支用于控制电控相机...
- 丛铭韩玲崔建军李昕陶翊婷
- 文献传递
- 胶莱盆地K/Pg界线下陆相红层的旋回地层学分析被引量:4
- 2021年
- 陆相红层因为其含古生物化石稀少给高精度生物、年代地层的对比带来了较大的困难。旋回地层学可以将地层与地时结合起来,解决地层沉积的时限问题。基于前人在对胶莱盆地K/Pg界线识别的基础上,主要利用了一维连续小波变换尺度分析法与频谱分析法对胶莱盆地胶州组K/Pg界线之下、晚白垩世红土崖组玄武岩夹层之上的陆相红层进行旋回地层分析,认为胶莱盆地晚白垩世的陆相红层中保存有米兰科维奇旋回,岁差、斜率和偏心率各个周期在不同的层段响应程度略有不同。根据旋回识别结果及K/Pg界线建立了“浮动天文年代标尺”,推测在66~67.77 Ma期间,胶莱盆地陆相红层的平均沉积速率约为5.15 cm/kyr,胶州地区[(67.77~73)±0.3]Ma期间为玄武岩岩浆冷凝固结形成玄武岩进而遭受风化剥蚀及构造沉降的时期,红土崖组与胶州组的时间界线约为67.28 Ma,红土崖组玄武岩夹层的年龄应早于67.77 Ma。
- 杨雨付文钊余继峰宁振国崔建军李卿禚喜准陈建平
- 关键词:旋回地层学频谱分析
- 中国南方宝塔组灰岩的岩石学特征及其对“龟裂纹”成因的指示——以贵州桐梓县红花园乡宝塔组灰岩为例被引量:5
- 2017年
- 宝塔组灰岩广泛分布于扬子区,以独特的"龟裂纹"构造,成为区域地层对比的良好标志,但"龟裂纹"形貌与岩石内部成分和结构的关系尚不明确。基于野外露头和定向切面观察,依据颜色和形貌,将该灰岩划分为"灰黑色网纹"和"灰白色基质"两种组分;垂直岩层的切面上,二者空间分布杂乱,"灰黑色网纹"并非"V"字形排列;平行岩层的风化表面与新鲜切面均呈网纹状,在形貌上基本一致。运用阴极发光、荧光、扫描电镜、TOC和硬度测试等手段,对"灰黑色网纹"和"灰白色基质"的岩石学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前者颜色较深,为硬度较低的生物碎屑灰岩,有机质含量较高,荧光下可见沥青脉;后者颜色较浅,为硬度较高的泥晶灰岩,有机质含量较低,荧光不明显。两种组分在颜色、空间排列特征和抗风化能力方面的差异,是宝塔组灰岩在地表产生"龟裂纹"形貌的内因。
- 禚喜准陈骁帅张林炎崔建军熊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