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国高
- 作品数:17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 屋面板
- 本实用新型涉及屋面板系统,提供一种屋面板,包括可横跨相邻两檩条的底板,于底板相对的两个端部处均具有可固定至安装件上的连接部,连接部包括与底板对应端部连接的扣接头,扣接头具有可由安装件沿垂直于底板的方向压紧的水平段以及可伸...
- 彭俊盛晖尹国高李敬学张志阳马小红倪勇罗汉斌刘俊山郭盛蒋凡谢首祥刘云强
- 文献传递
- 可适应热胀冷缩的屋面板系统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适应热胀冷缩的屋面板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若干屋面板、用于连接固定所述屋面板的锁紧装置以及用于支撑所述锁紧装置的支撑架,所述锁紧装置与所述支撑架滑动连接使得所述屋面板可相对所述支撑架滑动。本实用新型可...
- 张志阳罗汉斌彭俊宋怀金张俊毅陈学民李庆尹国高王轶然刘俊山王伟佳熊铁婴郑新兰
- 文献传递
- 京沪高铁徐蚌旅客人行天桥的振动研究
- 本文对列车通过及行人行走所导致的天桥振动响应进行了现场实测,并针对天桥振动产生的两个原因——列车风影响和基础传递振动分别进行了振动影响计算,通过对实测和计算结果的分析,确定了天桥振动产生的原因,并据此对将来可能的列车提速...
- 尹国高颜锋李敬学张高明
- 关键词:铁路车站安全性舒适性
- 文献传递
- 京沪高铁徐州东站旅客人行天桥振动研究被引量:8
- 2014年
- 对京沪高铁徐州东站旅客人行天桥的振动及减振措施进行研究。通过实测和计算结果对比分析,确定列车风是引发天桥振动的主要因素,并进一步对列车提速情况下的振动响应进行计算;为确保人行天桥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提出了合理可行的减振方案,并对各种减振方案的效果进行了计算分析。经计算,人行天桥采用增设立柱和阻尼器方案后,主梁跨中区域和桥面跨中区域的减振效果最为明显。
- 尹国高张高明李敬学颜锋
- 关键词:列车风减振
- 南京南站桥上雨棚结构列车振动分析
- 结合南京南站的具体情况,选择了相应的轨道不平顺谱及列车型号,确定了列车运行的工况及列车进、出站分析等基础性内容的分析方法,确定了计算的基本参数以及计算模型中的空间与时间间隔,提出了基于建筑物安全的振动控制标准.这些参数、...
- 李敬学胡威尹国高颜锋钱基宏
- 关键词:NANJINGSOUTHRAINTRAIN
- 京沪高铁中桥式高架站雨棚结构设计探讨
- 2014年
- 京沪高铁苏州北站、无锡东站、常州北站和镇江西站四个桥式高架站的雨棚采用了四种不同的结构形式。介绍了四个车站雨棚结构的基本情况,对比了各自的结构受力特点及托架体系、柱脚节点设计的情况,并通过结构安全、经济、美观等各方面分析了各结构形式的优劣,可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 尹国高
- 关键词:京沪高铁雨棚
- 用于钢结构伸缩缝的滑动连接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钢结构伸缩缝的滑动连接装置,包括主梁和次梁,还包括:与所述主梁连接的连接构件;位于所述次梁顶端的内壁的第一凹槽;位于所述次梁侧边的内壁的第二凹槽,所述连接构件顶端的外壁设有第一支座钢板,该第一支座钢...
- 宋怀金李敬学杨劲尹国高李新坤
- 文献传递
- 京沪高铁南京南站主站房结构设计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南京南站主站房采用建桥合一的复杂框架结构,列车在站房首层顶板通过、停靠。首层结构作为承轨层采用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顶板沿南北向分成7段,各项结构性能应同时满足民用及铁路桥涵规范的要求。层2采用钢管混凝土柱-钢桁架共同组成的框架结构,为减小顶板温度区段长度,通过在桁架侧伸出牛腿设置限位滑动支座的方法,将楼面分成3段。屋面结构采用双向正交正放钢网架,为加强整体刚度未设置温度缝。主站房结构自下而上形成"7-3-1"的复杂结构分段体系。结构设计中,采用三维实体建模整体分析计算,列车及相关荷载作为特殊工况计入计算模型中,以保证计算精度满足要求。鉴于工程规模宏大,设计中采用多点输入地震反应的时程分析法进行了抗震补充计算,根据分析结果对相关部位进行加强。还就列车振动对站房舒适度的影响、CFD方法在工程中的应用、关键构件及斗拱节点的设计进行了介绍。
- 李志东李伟政袁立朴甘明高巍李华峰叶彬雷素敏尹国高
- 关键词:列车荷载列车振动承轨梁
- 高铁人行天桥减振吊顶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铁人行天桥减振吊顶装置及其加工方法,该装置包括吊顶、多个牛腿、多个弹簧和多个阻尼器,各所述牛腿分别连接于天桥铺板及天桥结构次梁内侧面,各所述弹簧和阻尼器的上端分别连接于一牛腿上,各所述弹簧和阻尼器下端均...
- 尹国高李敬学颜锋陶勇汤荣伟杨劲宋怀金张高明刘丰
- 文献传递
- 南京南站主站房钢斗拱节点数值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南京南站主站房钢结构屋面网架竖向承重构件为钢管混凝土柱,其中南北两排钢管混凝土柱与网架主体结构通过钢斗拱节点连接过渡。钢斗拱节点既是建筑立面设计的亮点,又是屋面网架和钢管混凝土柱的重要传力路径。钢斗拱节点受荷较大、构造及传力复杂,为结构设计的难点、重点之一。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两种(分布于整体结构南侧和北侧)斗拱节点的有限元模型,细致分析了其在多种工况下的受力性能和承载能力;结合模型试验成果,对比分析了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差异与成因;该分析成果是钢斗拱节点设计的重要理论依据。
- 高巍甘明李伟政尹国高
- 关键词:主站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