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明华
- 作品数:8 被引量:51H指数:3
- 供职机构:莱芜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改良闭孔阻滞在膀胱占位电切术(TURBT)中的应用
- 本文对改良闭孔阻滞在膀胱占位电切术(TURBT)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文章指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具有手术时间短,病人痛苦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而改良闭孔阻滞在(TURBT)手术中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由电击而引起的有害机体...
- 孟明华郭凯孟宪甫
- 关键词:阻滞麻醉膀胱肿瘤
- 文献传递
- 探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麻醉方法及其临床效果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观察分析不同麻醉方法应用于阴式全子宫切除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50例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依据麻醉方法不同随机分成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及骶管麻醉三组,每组各50例患者,观察麻醉效果。结果与硬膜麻醉比较,腰-硬麻醉与骶管麻醉的麻醉起效时间短、手术持续的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阻滞完善时间较短、镇痛效果好及肌松效果好,比较差异显著,p<0.05;腰-硬麻醉与骶管麻醉在阻滞完善时间、手术持续时间及出血量方面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与CSEA、EA比较,骶麻组并发症率最低。结论在子宫全切除手术中,采用腰-硬麻醉与骶管麻醉的麻醉方法,起效时间相对较快,同时镇痛效果较好,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 孟明华黄美玲刘翠翠
- 关键词:骶管麻醉硬膜外麻醉
- 应用神经刺激仪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临床研究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在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下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01—2013-06本院64例拟在腋路、肌间沟联合臂丛神经阻滞下行择期上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应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进行神经阻滞,对照组应用传统异感定位法行神经阻滞,观察30min后比较2组的穿刺次数、阻滞时间、起效时间、手术时间、神经阻滞效果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穿刺次数分别为(1.2±0.7)次和(3.1±1.4)次,麻醉阻滞时间分别为(9.3±2.6)min和(11.7±3.2)min,阻滞起效时间分别为(11.8±2.2)min和(13.3±2.7)min,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手术时间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阻滞效果观察组(96.88%)优于对照组(7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观察组(6.25%)低于对照组(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下臂丛神经阻滞操作时间缩短、阻滞完善、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优于传统异感定位法。
- 范琳孟明华刘翠翠
- 关键词: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神经刺激仪
- 影响肺切除术患者七氟醚麻醉效力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对影响肺切除术患者七氟醚麻醉效力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肺肿瘤肺切除手术患者42例,均在七氟醚联合丙泊酚诱导下进行全身麻醉,对患者麻醉效果及各项生命体征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通过对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对影响七氟醚麻醉效力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别为年龄因素,气道因素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随年龄的增加七氟醚的麻醉效力增高,气道狭窄及体重指数较高的患者七氟醚的麻醉效力相对降低,应适宜增加七氟醚的浓度,有利于顺利完成肺切除手术。
- 孟明华范琳李蓉
- 关键词:肺切除七氟醚
- 颈臂丛联合麻醉应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30例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观察颈臂丛联合麻醉应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行锁骨骨折内固定的手术60例,分为单纯臂丛麻醉组(Ⅰ组),颈臂丛联合麻醉组(Ⅱ组),并对这二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综合满意度评估及各时间点的VAS评分比较,均显示颈臂丛联合麻醉效果较单纯臂丛麻醉组满意,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颈臂丛联合麻醉应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中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 范琳谷建华孟明华
- 关键词:臂丛颈丛锁骨骨折内固定术
- 超声引导下连续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剖宫产产妇术后镇痛的效果被引量:28
- 2017年
-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连续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对剖宫产产妇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健康适龄产妇75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组各25例。各组均于腰麻-硬膜外阻滞下行剖宫产手术。术后A组超声引导下连续TAP阻滞镇痛,B组超声引导下双侧单次TAP阻滞镇痛联合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PCA),C组单纯采用硬膜外PCA,镇痛药物均为0.375%罗哌卡因。分别于术后2 h(T1)、6 h(T2)、12 h(T3)、24h(T4)、48 h(T5)记录静息视觉模拟评分(VAS)、运动VAS、舒适度评分(BCS)和Ramsay镇静评分,记录各组术后48 h内PCA按压次数、PCA总消耗量、静脉给予镇痛药物情况、不良反应。结果与B、C组比较,A组术后静息VAS、运动VAS、Ramsay低,BCS高(P均<0.05);术后PCA按压次数、PCA总消耗量少(P均<0.05)。A、B组静脉给予镇痛药物比例较C组低(P均<0.05)。A组低血压、恶心呕吐发生率较C组低(P均<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连续TAP阻滞对剖宫产产妇术后镇痛的效果优于单次TAP联合硬膜外PCA、单纯硬膜外PCA。
- 张国梁任燕孟明华王纪明刘翠翠
-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