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2篇胰十二指肠
  • 2篇胰十二指肠切...
  • 2篇胰十二指肠切...
  • 2篇直肠
  • 2篇十二指肠
  • 2篇十二指肠切除
  • 2篇十二指肠切除...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1篇胆囊
  • 1篇胆囊切除
  • 1篇胆囊切除术
  • 1篇心病
  • 1篇叶状
  • 1篇叶状囊肉瘤
  • 1篇影响因素
  • 1篇预后
  • 1篇直肠癌

机构

  • 9篇烟台市莱阳中...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9篇孙黎明
  • 3篇刘绍妍
  • 3篇李志强
  • 2篇刘向阳
  • 1篇崔建
  • 1篇解涛
  • 1篇张磊
  • 1篇邹胜杰
  • 1篇王峰
  • 1篇李荣
  • 1篇修巧珍
  • 1篇陈学明
  • 1篇臧传波
  • 1篇衣玉军
  • 1篇张建立
  • 1篇李文
  • 1篇沈雪松

传媒

  • 2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卫生工程...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8
  • 2篇2005
  • 1篇200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无钛夹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用
2008年
孙黎明刘绍妍张磊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腹腔镜钛夹三孔法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22例临床分析
2008年
目的探讨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生物学特性和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990~2007年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22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2例患者中男8例,女14例,平均年龄57岁,手术治疗20例,Miles手术12例,局部扩大切除术6例,乙状结肠造瘘术2例,非手术治疗2例。18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5年,Miles手术5年生存率22%,局部扩大切除术5年生存率18%,入院时误诊10例,误诊率45.4%。结论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临床少见,恶性程度高,易误诊,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治疗上以手术根治及腹股沟淋巴结清扫为主。
孙黎明刘绍妍沈雪松臧传波李荣
关键词:肛管直肠黑色素瘤
分化型甲状腺癌腺外侵犯和预后水平的影响因素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腺外侵犯和预后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10月本院收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296例,根据腺外侵犯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侵犯组50例和无侵犯组246例。收集入选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合并桥本甲状腺炎情况、多病灶情况、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颈侧区淋巴结转移情况、病理类型、BRAF基因突变情况。术后进行3年随访,记录复发和无病生存情况。结果肿瘤直径、多病灶情况、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颈侧区淋巴结转移情况在侵犯组与无侵犯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侵犯组肿瘤直径≥2 cm、多病灶、颈部淋巴结转移、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比例偏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多病灶、颈部淋巴结转移、颈侧区淋巴结转移是分化型甲状腺癌腺外侵犯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1)。随访期间复发20例,无病生存276例。不同肿瘤直径、多病灶情况、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颈侧区淋巴结转移情况、病理类型、甲状腺癌腺外侵犯情况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3年无病生存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多病灶、颈部淋巴结转移、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甲状腺癌腺外侵犯是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3年无病生存情况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腺外侵犯和预后水平与肿瘤直径大、多病灶、颈部淋巴结及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相关,腺外侵犯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无病生存时间更短。
孙黎明
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影响因素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外剥内扎术对重度痔疮的治疗效果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外剥内扎术对重度痔疮的治疗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在我科手术治疗的106例重度痔疮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使用外剥内扎术,观察组使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比较两组的各项围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血清疼痛应激指标、肛肠动力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 d VAS疼痛评分、止痛药使用次数、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肛缘水肿、肛门狭窄、肛门失禁、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 d的SP、NPY、IL-6、NGF、PGE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MSP、MTV明显高于对照组,而RRP、AIR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对重度痔疮的治疗效果更好,创伤小,术后疼痛应激反应轻,对肛肠动力影响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王峰孙欣鑫孙黎明
关键词:重度痔疮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外剥内扎术
胃与十二指肠升段吻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2005年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改良式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改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4 例(A组)与经典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4例(B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营养和术后并发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B 两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92. 67±45 .32 )、( 228. 08±36. 80 ) min,t=3 .417,P= 0 .002;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65. 54±101 .57)、(488 .79±101 .00)mL,t=3. 796,P=0 .001;术后体质量增加分别为( 0. 78±1 .20 )、( 0 .29±1. 89 ) kg,t=1. 011,P=0. 323。A组术后无吻合口溃疡,无返流性胃炎;B组术后吻合口溃疡3 例,返流性胃炎8 例。结论:改良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较经典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和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
刘向阳孙黎明李志强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保留幽门及十二指肠升段的改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临床应用研究
刘向阳陈学明孙黎明李志强衣玉军邹胜杰
通过对比试验研究发现保留幽门及十二指肠升段的改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切除病灶手术步骤的顺序发生改变,更好保护血管,避免无序分离组织造成误伤,出血量少,手术时间明显缩短。不切除空肠...
关键词: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对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对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6例冠心病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患者给予胺碘酮0.2,3次/d,口服7d后减为0.2,2次/d,再口服7d后减为0.2,1次/d口服;B组患者饭后半小时给予稳心颗粒1袋(9g),3次/d;C组患者同时给予胺碘酮和稳心颗粒,剂量与A组、B组相同。三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结果 A组总有效率85.3%,B组总有效率77.1%,C组总有效率89.2%。C组与A、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对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有较好的疗效。
刘绍妍孙黎明
关键词:胺碘酮步长稳心颗粒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
乳腺叶状囊肉瘤4例报告
2001年
孙黎明解涛
关键词:乳腺叶状囊肉瘤病理
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卫生经济学评价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评估腹腔镜辅助和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的短期疗效,并对卫生经济学做出评估。方法:50例直肠癌患者按自愿原则分为两组,开腹手术组和腹腔镜辅助手术组各25例,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清除淋巴结数、并发症发生率和卫生经济学情况。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肠功能恢复时间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并发症的例数和淋巴结清扫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手术费用多于开腹组(P<0.05),药物费用少于开腹组(P<0.05),住院总费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能取得微创手术的效果,其医疗总费用与开腹手术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修巧珍张建立李志强崔建孙黎明李文
关键词:直肠肿瘤腹腔镜检查成本及成本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