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珊

作品数:38 被引量:307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5篇渔获
  • 11篇网目
  • 8篇选择性
  • 7篇渔场
  • 7篇捕捞
  • 5篇渔获物
  • 5篇网目尺寸
  • 5篇海洋捕捞
  • 5篇刺网
  • 4篇渔获量
  • 4篇渔获组成
  • 3篇鱼类
  • 3篇渔具
  • 3篇渔业
  • 3篇拖网
  • 3篇秋季
  • 3篇群落
  • 3篇中心渔场
  • 3篇网囊
  • 3篇磷虾

机构

  • 32篇中国水产科学...
  • 6篇黄海水产研究...
  • 5篇大连海洋大学
  • 3篇上海海洋大学
  • 3篇河北省海洋与...
  • 1篇辽宁省海洋水...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天津市水产研...
  • 1篇山东省淡水水...
  • 1篇山东省海洋水...
  • 1篇中国水产学会
  • 1篇中国水产有限...
  • 1篇山东好运通网...

作者

  • 38篇孙珊
  • 32篇李显森
  • 19篇朱建成
  • 8篇孙中之
  • 8篇赵宪勇
  • 5篇戴芳群
  • 5篇逄志伟
  • 5篇金显仕
  • 4篇应一平
  • 3篇张吉昌
  • 3篇郭瑞
  • 2篇许传才
  • 2篇张国胜
  • 2篇万瑞景
  • 1篇王俊
  • 1篇陈四清
  • 1篇于旭光
  • 1篇左涛
  • 1篇张波
  • 1篇陈瑞盛

传媒

  • 6篇水产科学
  • 5篇海洋水产研究
  • 5篇渔业科学进展
  • 3篇海洋渔业
  • 2篇Curren...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齐鲁渔业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海洋科学
  • 1篇渔业现代化
  • 1篇水产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5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塞内加尔沿岸海域秋季鱼类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根据2014年11月在中东大西洋塞内加尔沿岸底拖网渔船进行的渔业资源调查,并结合遥感获取的海洋环境数据,应用相对重要性指数、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对中东大西洋塞内加尔沿岸秋季鱼类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海域捕获鱼类共64种,隶属于2纲15目41科59属,该海域所捕获鲈形目占有绝对优势,其包含17科32属34种。各调查站位均匀度指数(J)为0.69±0.15,多样性指数(H′)为1.75±0.39,丰富度指数(D)为1.04±0.45。优势种为大眼裸颌鲈(Brachydeuterusauritus)、斑鳍圆鲹(Caranx rhonchus)、黑斑十指马鲅(Galeoidesdecadactylus);常见种为贝氏小鲷(Pagellusbellottii)、北梭鱼(Albulavulpes)、西非拟绯鲤(Pseudupeneusprayensis)、红齿海鲶(Arius hendeloii)、隆背月鲹(Selene dorsalis)、黄鳍石鲈(Pomadasysolivaceum)、离棘真豹鲂鮄(Dactylopterusvolitans)、裘氏石鲈(Pomadasysjubelini)、黑鳍缩口银鲈(Eucinostomusmelanopterus);偶见种为绿鳍鲹(Chloroscombruschrysurus)。等级聚类分析(CLUSTER)与非度量多维标度分析(MDS)将所有站点分成Ⅰ、Ⅱ两个组群,各组群典型种与组群间分歧种对群落结构的影响明显,ANOSIM分析表明两组群差异极显著。Ⅰ组群与Ⅱ组群所处海域的水深、SST、chl-a浓度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几内亚湾暖流对本调查海域秋季鱼类群落的空间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逄志伟应一平张吉昌李显森孙珊张天舒周杰
关键词:鱼类群落群落结构
渤海口虾蛄三重刺网渔获组成及其捕捞性能分析被引量:11
2016年
为研究渤海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三重刺网的捕捞性能,以河北省昌黎县的口虾蛄三重刺网为基础,于2013年4、5、7月在河北省秦皇岛近海进行50 mm、55 mm、60 mm和65 mm 4种网目尺寸的三重刺网作业性能比较实验,并与60 mm网目单片刺网和底拖网进行渔获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三重刺网具有捕获渔场中绝大多数渔业种类的能力,选择能力较差。春季的渔获种类19种,为渤海近岸底层种类;夏季的渔获种类19种,除了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和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等底层鱼类外,还有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和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等中上层鱼类。春季的渔获结构单一,口虾蛄占渔获量的90%以上,主要兼捕种类鲜明鼓虾(Alpheus distinguendus)占4.1%,渔获选择性较好;夏季的渔获中,口虾蛄比例在75%左右,兼捕对象主要为小黄鱼、蓝点马鲛等经济鱼类的幼鱼,对渔业资源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但渔获选择性比底拖网好。单片刺网的选择性最好,但渔获量低,只有三重刺网渔获量的30%左右,无法满足生产要求。建议开展渤海口虾蛄的可捕产量和分区域捕捞管理研究,开发作业性能更优越的口虾蛄专业捕捞渔具。
李显森吴亚飞尤宗博张海鹏孙珊孙中之朱建成
秋季莱州湾弓子网网囊网目尺寸选择性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单船框架拖网(俗称弓子网)是渤海海区常见的作业渔具,对底栖渔业生物选择性差,作业过程中产生大量副渔获物。为改善网囊网目的选择性,2017年9月在莱州湾海域采用"套网法"对网囊网目尺寸分别为15、25、35、45和55 mm的5种网囊进行了选择性实验。结果显示,弓子网对渔获物种类的选择能力较差,具有捕获栖息于作业海域绝大多数底栖种类的能力。随网囊网目尺寸的增加,渔获物质量、尾数逃逸率和产值损失率逐渐增大,短吻红舌鳎(Cynoglossus joyneri)、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鹰爪虾(Trachypenaeus curvirostris)和日本鼓虾(Alpheus japonicas)的选择性参数(L0.5、SR)呈线性增加。口虾蛄和鹰爪虾的50%选择体长(L0.5)与网目尺寸(m)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L0.5=1.472m+12.63(R^2=0.934)和L0.5=1.394m+0.724(R^2=0.920)。在目前的渔业资源状况下,为保护口虾蛄和鹰爪虾等经济渔获物资源,兼顾生产效益和幼鱼资源保护,建议将弓子网最小网目尺寸放大至45 mm。
许庆昌李显森孙珊樊钢洲
关键词:选择性
山东半岛南部产卵场鳀鱼的产卵生态Ⅰ.鳀鱼鱼卵和仔稚幼鱼的数量与分布特征被引量:11
2008年
2000-2004年5-7月,"北斗"号生物资源调查船对山东半岛南部产卵场进行了11个航次多学科的综合调查,鳀鱼鱼卵和仔稚幼鱼的数量与分布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为重点调查内容。调查结果表明:1)山东半岛南部产卵场5月中、下旬鳀鱼才进入产卵初期;6月上旬产卵个体逐渐增多,即将进入产卵盛期;6月中、下旬进入产卵盛期;2)山东半岛南部产卵场中,35°N断面及其邻近海区的鳀鱼鱼卵密集分布区相当稳定,这一带海域基本上每年都有鱼卵的密集分布中心形成;北部海域的密集分布区的分布范围和分布位置变化比较大,但是,密集分布区一旦形成,鱼卵的平均密度相当可观;西南部沿岸一带海域的鱼卵数量很少。鳀鱼鱼卵的分布与海流、潮汐以及水温分布等物理海洋学要素的关系密切,南、北两个鱼卵密集分布区正是潮锋所在的位置,锋区的辐聚和卷夹作用,使鳀鱼鱼卵聚集成密集的斑块,从而形成了鱼卵的密集分布中心;3)鳀鱼鱼卵在水体中的空间分布主要集中在上混合层,温跃层中的数量次之,下混合层的数量最少;统计学检验,上混合层、温跃层和下混合层之间的鱼卵数量差异显著;4)鳀鱼仔稚幼鱼的数量明显少于鱼卵,水平分布特征与鱼卵也有明显的差异。
万瑞景魏皓孙珊赵宪勇
关键词:鳀鱼产卵场
中东太平洋金枪鱼延绳钓渔获量及其分布被引量:5
2005年
根据2000年9月至2002年8月两年的中东太平洋金枪鱼延绳钓探捕调查结果,对延绳钓渔获量及其分布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延绳钓渔获物以金枪鱼为主,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等3种金枪鱼的渔获量占总渔获量75.9%.'海欣'船延绳钓作业的平均日产量为(994.8±19.9)kg/d,上钩率为(12.5±0.3)ind/103钩.主要目标鱼种大眼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的平均日产量分别为(466.9±13.9)kg/d和(190.6±7.2)kg/d.探捕期间日产量的月间差异显著(P<0.001),6~8月为渔发汛期,日产量较高;2~5月为相对淡季,日产量较低.探捕区南部的平均日产量最高,与中、北部比较差异显著(P<0.001);东部平均日产量与西部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李显森孙珊戴芳群李桥金显仕
关键词:金枪鱼延绳钓渔获量日产量
东太平洋金枪鱼渔业评价
本文简要介绍了东太平洋金枪鱼渔业的发展状况,对肥壮金枪鱼、黄鳍金枪鱼、长鳍金枪鱼等金枪鱼的洄游分布、产卵场、渔场、渔场水温以及作业类型和年产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对'海欣'船2000年9月~2002年8月延绳钓作业和'...
孙珊李显森
关键词:东太平洋金枪鱼渔业
文献传递
大西洋中部海域竹荚鱼中心渔场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
2017年
世界竹荚鱼的产量2010年后有所下降,需加强竹荚鱼渔场乃至后备渔场的研究。根据2012年1—8月、2013年12月—2014年6月、2015年1—8月中国大型拖网渔船在大西洋中部海域佛得角海岸的竹荚鱼渔捞日志资料以及遥感获取的海洋环境数据,利用渔获量重心法数理统计、广义加性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GAM)等方法,对该海域中层拖网平均CPUE的月变化、中心渔场的时空变动、CPUE与各影响因子(叶绿素a浓度、海表温度、经度、纬度)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3年12月—2014年6月、2015年1—8月的渔场平均CPUE的月变化较为类似,2012年1—8月较前二者存在较大差异。月平均CPUE在不同年份变化趋势差异较大。各年份渔场产量重心均在4或5月份达到渔场最南端,在4或5月份以前月份,渔场产量重心基本由北向南移动;在4或5月份以后月份,渔场产量重心由南向北移动。GAM模型分析竹荚鱼CPUE与海洋环境因子(叶绿素a浓度、海表温度、经度、纬度)发现,最适SST区间为19.5~21℃,最适叶绿素a浓度区间为5.473~6.685 mg/m3,经度集中在16°30′W附近,纬度集中在18°N位置附近。SST在CPUE上的回归极显著(P<0.01),纬度在CPUE上的回归显著(P<0.05),叶绿素a浓度和经度在CPUE上的回归不显著(P>0.05)。本渔场作为开发竹荚鱼的单鱼种渔场有待商榷。
逄志伟李显森朱建成孙珊
关键词:中心渔场
2012/2013渔季CCAMLR 48区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资源时空分布被引量:10
2015年
根据2013年1–9月辽宁远洋渔业有限公司"福荣海"轮南极磷虾拖网调查数据,以3n mile/h拖曳获得的产量作为CPUE指标,对南极磷虾资源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6月的月均CPUE值相对稳定,7–9月逐月下降。各渔区中平均CPUE值以48.1区最高,为(25.12±31.04)t/h;48.3区最低,为(11.49±12.06)t/h;CPUE值的波动幅度48.1区大于48.2和48.3区。48.1区的南极磷虾群主要分布于0–100 m水层,CPUE值以25–50 m水层为最高;48.2区虾群主要分布于50–150 m水层,CPUE值以100–150 m水层最高;48.3区虾群主要分布于100–250 m水层,CPUE值以200–250 m水层最高。海底深度<500 m的近岸海域是磷虾主要集群分布区和商业捕捞渔场,以水深<250 m的浅水区渔场虾群密度最大,平均CPUE值为(17.54±35.26)t/h,水深250–1500 m的深水区渔场平均CPUE值变化较小,在12.0–14.0 t/h之间波动,但水深>1500 m时,平均CPUE值降到(9.62±9.54)t/h。作业渔场的表温SST主要集中在-1–2℃,当SST为-1–0℃时,平均CPUE值最高。探捕调查发现了5个主要的磷虾集群,集群时间可达30 d以上,但集群密度随时间发生变化。调查结果可为研究南极磷虾渔场形成机制和渔业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并为商业捕捞提供参考。
李显森张吉昌赵宪勇左涛朱建成王新良徐国栋孟涛徐玉成张鹏应一平孙珊
关键词:南极磷虾
一种带鱼矢耳石横截面的制备方法
一种带鱼矢耳石横截面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实验技术领域,它包括以下步骤:1)标记耳石中心位置;2)将耳石夹持在细头自锁镊子上;3)用热熔胶对耳石进行包埋;4)打磨耳石至标记线;5)将打磨后耳石的打磨面紧贴并粘接在载玻片上...
朱建成赵宪勇李显森孙珊樊钢洲
黄海中南部头足类的群落结构与生物多样性被引量:11
2015年
为掌握黄海中南部头足类的群落结构及数量分布,作者根据2010~2011年间春、秋、冬3个季节的底拖网调查资料,对黄海中南部头足类的种类组成、生物量分布及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3个季节共捕获头足类13种,隶属3目6科6属。各季节的优势种及其生物量比重分别为:春季——双喙耳乌贼(Sepiola birostrata)50.07%、秋季——针乌贼(Sepia esculenta)40.88%、冬季——枪乌贼(Loligo spp.)68.20%。各季节头足类平均资源密度分别为春季4.85 kg/km2、秋季2.52 kg/km2、冬季12.72 kg/km2,春秋两季间差异性不显著(P〉0.05),冬季与其他两季差异性显著(P〈0.05)。黄海中南部不同季节头足类的生物量分布变化较大,春季以西南及东北部密度最高,秋季以西南部密度最高,冬季以中部及东北部密度最高。头足类在各水深的垂直分布随季节变化。无论根据生物量还是丰度,种类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及Shannon-Wiener指数等多样性指数均以冬季最高,其次是春季,秋季最低。春季与冬季群落结构相似性较高,秋季与其他两个季节的群落结构相似性均较低。与1998~2000年同期相比,头足类种类数增加5种,相对资源密度增长了12%,枪乌贼类的生物量比重仍最高,耳乌贼类的比重提高,太平洋褶柔鱼的比重则大幅下降。
吴强王俊李忠义戴芳群陈瑞盛孙珊金显仕
关键词:头足类生物量分布生物多样性黄海中南部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