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姬盼

作品数:10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苹果
  • 3篇腐烂
  • 3篇腐烂病
  • 2篇苹果产区
  • 2篇苹果新品种
  • 2篇抗性
  • 2篇抗性鉴定
  • 2篇克隆
  • 2篇产区
  • 1篇叶斑
  • 1篇叶斑病
  • 1篇原核表达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水土
  • 1篇水土流失
  • 1篇褪绿叶斑病毒
  • 1篇苹果病害
  • 1篇苹果腐烂病
  • 1篇苹果花

机构

  • 10篇云南农业大学
  • 8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云南省农业科...
  • 1篇玉溪师范学院
  • 1篇云南省农科院

作者

  • 10篇姬盼
  • 9篇孔宝华
  • 8篇曹克强
  • 5篇王连春
  • 4篇李晓鹏
  • 4篇马钧
  • 2篇马学林
  • 1篇黄文静
  • 1篇王凯
  • 1篇石安宪
  • 1篇袁远
  • 1篇陈海如
  • 1篇彭杰军
  • 1篇杨馗
  • 1篇马玉梅
  • 1篇张彦明
  • 1篇李准

传媒

  • 5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果树学报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侵染云南苹果的苹果褪绿叶斑病毒的RT-PCR检测和序列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以云南昭通、昆明、曲靖等地采集的苹果病毒病样品为试材,对其是否携带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CLSV)进行RT-PCR检测,将本试验获得3个云南ACLSV分离物(ZT,ML,TJX)和GenBank上已登录的24个分离物进行序列比对分析。所有的ACLSV分离物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81.3%~99.7%,它们可以被分成两大组群,组群A,包括了大部分不同寄主、地理来源的分离物,所有的ACLSV苹果分离物位于组A;组群B,包括了ACLSV全部的寄主为桃的分离物。本研究获得的3个苹果云南分离物属于组群A,组群A可分成两个亚组,其中,分离物ML和TJX位于同一个亚组,而分离物ZT位于另一个亚组。结果表明ACLSV苹果分离物与寄主种类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该研究为株系划分、分子流行和寄主抗性分析提供依据。
姬盼王连春孔宝华李晓鹏曹克强马钧
关键词:RT-PCR克隆
基于RS和GIS的元阳县水土流失变化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以RS和GIS技术为支撑,采用USLE模型,以ETM+为遥感数据源,结合降雨、植被、土壤类型及DEM等数据,提取相关因子,得到1999、2005和2010年元阳县的水土流失分等图。结果表明,元阳县流失区域主要分布于低海拔地区,集中分布于河流两岸。极强烈流失及剧烈流失主要发生在工矿用地和坡度大于35°的坡耕地。1999~2010年微度和轻度侵蚀区面积持续减少,年均减少2.60%,约57.03 km2。1999、2005、2010年中度以上侵蚀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36.53%、56.74%、62.57%,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结合元阳县水土流失空间变化特征,提出了加强林草植被建设、发展保护性农业耕作和加强执法力度,加大法制宣传教育,依法防止和控制新的水土流失等水土保持建议。
李胜全于晓丽文枚周杰兴姬盼杨健江杰傅灿
关键词:RS和GISUSLE模型水土流失
云南苹果腐烂病调查及发生规律初步研究被引量:18
2014年
在苹果生长季节采用目测法对云南省昭通市苹果树腐烂病进行普查及发病规律调查,结果显示:在昭通市苹果树腐烂病的总体病株率达到29.6%,病疤率达到41.6%。云南昭通各地发生为害程度差别较大。病疤类型以新生病疤为主,主要出现在主干或中心干上,向阳面偏多。树龄大和营养状况差仍然是腐烂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剪锯口发病最多,冻伤、分支裂口对腐烂病的发生也有影响。在苹果生长季节,4—5月下旬病疤直径增长相对较快,6—9月中旬,病疤直径增长缓慢,中间出现两次小的波动,秋季再次出现小的病疤面积增长小高峰。本研究为云南省苹果腐烂病的综合防控和苹果产业发展措施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桂腾茸姬盼杨毅娟孔宝华阮应珍石安宪曹克强马钧
关键词:苹果腐烂病
香石竹斑驳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原核表达及抗血清制备被引量:2
2013年
香石竹斑驳病毒(Carnation mottle virus,CarMV)是侵染香石竹的主要病毒。本研究从已鉴定的CarMV毒源植物中提取总RNA,克隆外壳蛋白(cp)基因后构建pET30a-CP重组质粒,并转入BL21(DE3)pLysS进行原核表达。通过对诱导温度、初菌浓度、IPTG的浓度等表达条件进行优化,目的蛋白在37℃,IPTG终浓度为1.0 mmol/L的条件下,诱导表达6 h后获得最高表达量。采用割胶的方法纯化cp蛋白,纯化后的目的蛋白免疫小鼠获得了特异性抗血清。经Western-blot检测,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抗血清与诱导表达的重组蛋白及接种CarMV的香石竹样品均发生特异性结合。利用所制备抗血清对昆明地区的48个香石竹样品进行抽检,结果表明香石竹样品的带毒率为79.2%。本研究为大规模抗血清生产、检测应用和深入研究该病毒cp基因与寄主的互作奠定基础。
李晓鹏王连春彭杰军姬盼李准孔宝华陈海如
关键词:香石竹斑驳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原核表达抗血清
云南昭通苹果产区苹果花叶病毒的鉴定被引量:7
2013年
研究通过电镜、免疫捕获RT-PCR的方法,对云南昭通表现花叶的苹果病样进行鉴定,电镜观察到直径为26~35 nm,无包膜二十面体的准等轴对称病毒颗粒,与苹果花叶病毒(Apple mosaic virus,ApMV)相似。根据苹果花叶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提取病毒病样品总RNA,进行扩增、克隆和测序。序列分析表明侵染云南昭通的苹果花叶病病原为ApMV。把本试验鉴定的苹果花叶病毒与已报道的31个苹果花叶病毒分离物进行序列比对和分析。所有的ApMV分离物可以划为3个亚组。其中,亚组Ⅰ、亚组Ⅱ中均有侵染苹果的ApMV分离物。亚组Ⅰ寄主分化较多,亚组Ⅱ多为苹果分离物,而梨分离物单独聚在亚组III。本研究的云南昭通ApMV分离物(ZT)与昆明斗南月季分离物(Kmi2),美国分离物(NCGR9026)、捷克共和国分离物4个分离物(Cz1,Cz2,Cz3,Cz5)、德国分离物(G1)聚为寄主分化较多的亚组Ⅰ,与昆明斗南月季分离物Kmi2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最高,相似性达到99.8%。本研究为研究云南ApMV分子变异、与寄主的互作和指导防控提供依据。
姬盼王连春孔宝华王凯曹克强马钧杨馗石安宪马学林
关键词:苹果花叶病
云南苹果树腐烂病菌分离株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本研究采集分离获得云南昭通、丽江、曲靖马龙和昆明团结乡等苹果产区的苹果树腐烂病病斑上分离得到分离物,从中选取不同地点、在PDA培养基上不同性状的18个分离株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培养性状。结果表明,18个云南分离株均为致病种Valsa.ceratosperma,种间各分离株在PDA培养基上的菌落颜色存在差异,其中易产孢的4个分离株为灰褐色菌落类群、8个分离株为黄褐色菌落类群、6个分离株为乳白色的菌落类群。所有分离株在0℃下都不能生长,在28~32℃生长良好。灰褐色和乳白色类群菌株耐高温,黄褐色类群菌株对高温低温的抵抗力较弱。提取各病原分离株DNA和进行PCR,r DNA-ITS序列,结果显示苹果树腐烂病菌的云南18个分离株的r DNA-ITS序列包含了2个单倍型,均为致病种V.ceratosperma。其中分离株NL-3、NL-4和NL-15的序列完全相同,为同一个序列型Ha1,其余15个分离株的序列完全相同为同一个序列型Ha2。比较云南分离物与其他分离物的相应序列,结果显示云南的18个分离株与山东淄博分离株(GQ865689)和日本分离株(AF192326)聚为一类,2分支,日本分离株独为1支,对应腐烂病菌V.ceratosperma,其余3个类群分别为V.malicola、V.mali和外群。r DNA-ITS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云南分离物具有相似的遗传背景和来源。菌株致病性研究表明云南分离物菌株间致病力存在显著差异,黄褐色类群菌落的菌株的致病性较灰褐色菌落和乳白色菌落的类群的菌株强,而灰褐色菌落类型和乳白色菌落类型的致病性差异不明显。研究表明云南各地区大部分苹果树腐烂病的致病株均属于中国苹果树腐烂病菌的优势种类V.ceraterapema,其种内出现了明显的菌群分化和致病力分化现象。
桂腾茸孔宝华马学林姬盼杨毅娟石安宪张彦明马玉梅曹克强马钧黄文静
关键词:苹果树腐烂病生物学特性RDNA-ITS
云南苹果病害的调查与鉴定被引量:16
2014年
研究系统调查了云南省昆明、昭通、曲靖、丽江等4个市苹果主产区的苹果病害,并对病原进行了鉴定,初步调查结果表明云南苹果常见病害共23种。其中,真菌病害16种,病毒及类病毒病害3种,生理性病害4种。与全国总体病害调查情况比较,云南腐烂病的发生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斑点落叶病和褐斑病,与全国其他省份相似,是昭通危害生产的主要病害。苹果白粉病、病毒病和锈果病等为云南苹果常见病害。苹果锈病、灰斑病为云南首次报道的新分布。本文还讨论了病害对云南苹果产业的潜在影响和苹果病害的防控策略。
孔宝华姬盼马学林杨学林杨毅娟张彦明谭晓华马玉梅马钧曹克强
关键词:苹果病害
云南苹果新品种抗斑点落叶病鉴定与评价被引量:3
2013年
苹果斑点落叶病是引起苹果树早期落叶的主要病害,也是目前在我国苹果产区普遍发生、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推广和使用抗病品种是控制该病害的有效措施和方法。本研究系统调查了分布在云南的7个苹果品种红富士、新嘎啦、皇家嘎啦、斯维塔、短枝富士、金世纪和玉华富士的田间自然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同时进行室内人工接种鉴定。结合两种方法,对7种苹果新品种对斑点落叶病的抗性进行了评价。田间调查结果显示,其余6个品种的抗性均高于现在的主栽品种红富士,适合于在云南推广。室内抗性鉴定结果显示,红富士品种对斑点落叶病的抗性程度是7,其他苹果品种均为5,抗性表现型红富士品种为S(感病),其余品种均为MR(中抗)。本研究为苹果品种的推广使用提供了依据。
姬盼王连春孔宝华李晓鹏张彦明马玉梅马钧黄文静曹克强
关键词:苹果斑点落叶病抗性鉴定
云南苹果产区苹果茎沟病毒(ASGV)的发现及其分子变异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为了查明云南省苹果产区的苹果茎沟病毒病毒(Apple stem grooving virus,ASGV)的侵染情况和不同来源分离物间的分子变异情况,【方法】以云南昭通、丽江、昆明、曲靖等地采集的325份苹果病毒样品为试材,采用RT-PCR技术对其是否携带ASGV进行检测,运用DNAMAN6.0、MEGA5.0对实验获得的6个分离物和GenBank上已登录的34个分离物进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ASGV在云南各大苹果产区的发病率高达48%。序列比对结果显示,这些分离物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87.3%~93.8%,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90.7%~98.7%。系统发育树显示,云南的6个分离物聚为一簇,而陕西省苹果分离物YL06与云南省分离物ZT1、TJX1亲缘关系比较近,聚为一支;ASGV苹果分离物要明显区别于ASGV梨分离物和CTLV柑橘分离物。【结论】云南省苹果产区苹果树的ASGV带毒率高达48%,推测可能是一种发生率比较普遍的病毒病,这是云南省发现的首次报道。系统发育树显示:本研究获得的6个苹果分离物明显区别于其他寄主分离物,并且与其他地区的分离物具有一定差异,推测在我国,ASGV的分子变异与寄主/地域来源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姬盼王连春孔宝华李晓鹏曹克强马钧
关键词:克隆
云南几个苹果新品种对腐烂病的抗性鉴定被引量:4
2014年
为了引进抗腐烂病新品种,调整云南苹果品种结构,需要对新拟引进品种抗性进行鉴定。以目前主栽品种红富士作为对照,通过观察果园自然发病程度和人工接种腐烂病原菌进行抗性鉴定相结合,对苹果品种对腐烂病的抗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这些测试的苹果新品种对苹果树腐烂病的抗性均存在差异,云南6个苹果新品种对腐烂病的抗性均比主栽品种红富士强。其中斯维塔、玉华早富对腐烂病的抗性表现较好,其次为新嘎啦、短枝富士、皇家嘎啦和金世纪。通过鉴定,明确这些品种均为云南未来可以推广使用的抗腐烂病的新品种。
桂腾茸姬盼孔宝华张彦明马玉梅曹克强马钧黄文静袁远马学林
关键词:苹果腐烂病抗性鉴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