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姬建刚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3
供职机构:平原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理学
  • 2篇电气工程

主题

  • 2篇电池
  • 2篇锂离子
  • 1篇电化学
  • 1篇电化学性能
  • 1篇电极
  • 1篇电解液
  • 1篇蓄电池
  • 1篇阴极
  • 1篇阴极材料
  • 1篇石墨
  • 1篇石墨电极
  • 1篇天然石墨
  • 1篇吡啶
  • 1篇锂离子电池
  • 1篇锂离子蓄电池
  • 1篇烷基吡啶
  • 1篇显色剂
  • 1篇离子
  • 1篇离子电池
  • 1篇氯化

机构

  • 3篇平原大学
  • 2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湖南大学

作者

  • 4篇姬建刚
  • 2篇郑洪河
  • 1篇张虎成
  • 1篇王键吉
  • 1篇徐仲榆
  • 1篇郭钧杰
  • 1篇林茹

传媒

  • 2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电源技术
  • 1篇科技资讯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冠醚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本文介绍了各种类型的冠醚化合物以及人工合成冠醚化合物的发展史,同时对该类化合物的合成过程进行了详细地说明,并对该类化合物的应用前景作出了展望性评述。
姬建刚
关键词:冠醚化合物
超声浸渍包覆天然石墨的电化学性能被引量:4
2003年
首次使用超声浸渍法在天然石墨表面包覆热解炭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使用恒电流充放电和粉末微电极的循环伏安方法研究了这种复合材料的电化学嵌脱锂性能 .结果表明 ,超声浸渍有利于天然石墨的均层包覆和深度包覆 ,可以改善天然石墨的界面性质 ,防止溶剂化锂离子插入石墨层间造成的结构层离 ,提高了天然石墨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电化学性能 .共溶剂的种类和性质影响包覆石墨电极的嵌脱锂性能 ,在不同共溶剂的 EC基电解液中 。
郑洪河郭钧杰姬建刚王键吉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石墨电极电化学性能
电解液中痕量HF对LiMn_2O_4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04年
使用尖晶石LiMn2O4作为锂离子蓄电池阴极材料,采用恒电流充放电和粉末微电极的循环伏安方法对比研究了电解液中痕量HF对不同电解质溶液体系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 在1 mol·L-1 LiClO4/(EC+DMC)(体积比为1∶1)电解液中,痕量HF对尖晶石LiMn2O4正极材料的电化学嵌脱锂性能有一定的改善和提高。这是因为在1 mol·L-1 LiClO4/(EC+DMC)电解液中,HF与LiClO4间特殊的相互作用有利于电极界面在首次充电过程中建立有效的固体电解质相界面(SEI)膜,从而改善了电极材料的结构稳定性,提高了电极电化学性能。但HF添加量过大时,电极/电解液相界面形成的SEI膜太厚,导致电极与电解液间的高界面电阻,反而造成尖晶石LiMn2O4电化学性能下降。
郑洪河姬建刚张虎成徐仲榆
关键词:锂离子蓄电池阴极材料电解液LIMN2O4HF
新显色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氯化十六烷基吡啶被引量:1
2005年
研究了新显色剂二溴羧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氯化十六烷基吡啶(CPC)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1.0 mol/L NaOH介质中,显色剂与CPC发生灵敏的显色反应,形成1∶2的紫红色缔合物,其最大吸收波λmax=580 nm,表观摩尔系数ε=3.7×104 L·mol-1·cm-1,CPC的含量在0~80 μg/25m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据此建立了水中微量的CPC光度测定新方法.在EDTA存在下,显色反应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可直接用于自来水样的分析.
林茹姬建刚
关键词:氯化十六烷基吡啶分光光度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