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超
- 作品数:8 被引量:45H指数:4
- 供职机构:国土资源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新疆西准噶尔老风口地区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 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选择西准噶尔南北两带交汇的老风口地区的花岗岩进行了年代学研究,为构建西准噶尔构造岩浆事件的年代学格架提供可靠的年代学依据. 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样品TW-1具有高Sr低Y,富Na贫K,为...
- 刘昆鑫王怀涛王凡姚超王晓伟王金荣
- 关键词:花岗岩年代学
- 文献传递
- 西准噶尔早二叠世石英二长闪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 西准噶尔古生代增生造山带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部,是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准噶尔地区在古生代经过多次俯冲、碰撞,广泛发育了古生代的沉积岩、岩浆岩和蛇绿岩建造,形成了多条十分重要的古生代构造岩浆岩带。本文在野外实地调查研...
- 姚超
- 关键词:西准噶尔地球化学
- 文献传递
- 新疆西准噶尔阿克乔克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构造意义被引量:10
- 2011年
- 西准噶尔古生代增生造山带是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岩石建造及构造属性可进一步划分为南、北两部分:西准噶尔北部主要表现为由岛弧建造,构造线以近东西向为特征,北有扎尔玛一萨吾尔岩浆弧,南有博什库尔一成吉斯岩浆弧,两者以库吉拜一洪古勒楞蛇绿岩缝合拼贴.西准噶尔南部主要以一套古生代增生杂岩体及其内含有多条蛇绿岩带一唐巴勒、
- 王金荣谢荣王怀涛王凡姚超尚兆聪刘晔
- 关键词:西准噶尔地球化学年代学花岗岩中亚造山带蛇绿岩带
- 西准噶尔色尔登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 2012年
- 本文在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新疆西准噶尔色尔登花岗岩岩体的岩石组合类型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色尔登岩体为晚石炭世后I型花岗岩,形成于后碰撞伸展背景下,物源为下地壳中基性物质的部分熔融,但形成时的地壳厚度较薄,部分熔融的热力来源为软流圈玄武质岩浆底侵作用。本文通过探讨西准噶尔晚石炭世花岗岩类形成时的构造环境、成因机制及构造意义,为西准噶尔地区晚石炭世地壳内部物质重新分配的过程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
- 姚超第鹏飞王金荣何彦斌张伟刘昆鑫魏东伟
- 关键词:后碰撞花岗岩地球化学晚古生代西准噶尔
- 新疆西准噶尔库鲁木苏石英闪长岩成因及地质意义被引量:7
- 2015年
- 西准噶尔库鲁木苏石英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86±10)^(294±4)Ma,加权平均值为290.8±6.2 Ma,表明岩体形成于早二叠世早期.岩体具低Si(w(SiO_2)=58.08%~61.57%),高Al,Ca,TFe,富Na贫K,Mg~#为35~38,ASI(铝饱和指数)比值为1.11~1.20且w(Na+K)/w(Al)<1.0,属于过铝质钙碱性系列.微量元素具高Sr,Y,Yb,Ba,w(Rb)/w(Sr)(0.06~0.13),低Cr,Ni,亏损Nb,Ta,P,Ti,富集Ba,Rb,K,U,Zr,Hf以及相对富集LREE,HREE呈平坦型分布,轻微的负Eu异常的特征.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石英闪长岩在受到先前俯冲流体交代过的软流圈上涌底侵影响下,垫托在地壳底部的残留洋壳发生部分熔融,且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混合作用,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发生了单斜辉石等基性矿物的分离结晶作用,并受到上地壳长英质物质的混染作用.西准噶尔地区进入后碰撞构造演化阶段,软流圈地幔存在不均一性,这可能与本区先前存在多条俯冲带的构造过程紧密相关.
- 何彦彬王金荣侯克选姚超李泰德张岱
- 关键词:早二叠世石英闪长岩后碰撞西准噶尔
- 岛弧环境中不同成因的火成岩组合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22
- 2010年
- 岛弧环境的形成是与大洋板块俯冲作用有关,由俯冲流体作用于地幔楔部分熔融形成的钙碱性火成岩组合是岛弧环境中物质组成的主体。此外,目前还识别出与俯冲作用有关的其它的岩石类型:埃达克岩、富铌玄武岩、TTG、赞岐岩、玻安岩等,它们指示着不同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壳—幔相互作用过程以及源岩发生部分熔融的物理化学条件。本文主要对形成于岛弧环境中不同成因的火成岩组合的特征、形成机制、成矿作用及动力学意义进行了综述。
- 欧阳京汪双双于漫刘晔王凡尚兆聪姚超王金荣
- 关键词:岛弧环境火成岩组合地幔楔
- 甘肃西部红柳峡火山颈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被引量:4
- 2012年
- 红柳峡火山颈是甘肃西部中生代以来唯一且保存完好的陆相火山口,颈内主要由玄武粗安岩充填,其w(SiO2)=51.79%~52.57%,w(Al2O3)=15.22%~16.38%,w(Na2O+K2O)=6.0%~7.00%,w(Na2O)>w(K2O),w(MgO)=5.02%~6.44%,Mg#=57~65,显示高铝、富镁及富钠贫钾之特征。区内火山岩形成于陆内伸展构造背景,源于过渡型地幔,Zr=254.2×10-6~290.2×10-6、Hf=5.595×10-6~6.313×10-6,Nb=30.85×10-6~34.52×10-6,Zr/Y=9.85~10.15,Hf/Th=0.98~1.04,Hf/Ta=3.05~3.20。Zr/Nb=8.24~8.63,接近于地壳平均值,表明在岩浆作用过程中可能发生过地壳混染作用。火山岩ΣREE含量高(294.49×10-6~334.04×10-6),并表现出轻稀土明显富集且轻稀土元素之间具明显的分馏作用,LREE/HREE=13.78~14.81,(La/Yb)N为18.99~21.56,重稀土元素之间分馏相对较弱,表现为重稀土分布曲线较为平坦,(Gd/Yb)N为2.58~2.73,无明显的Eu异常(δEu=0.93~0.99)和Ce异常(δCe=0.97~1.00),表明在岩浆演化过程中斜长石并未发生分离结晶作用以及上地壳物质的混染作用。可明显区分出早白垩世、晚白垩世及古近纪三期火山岩,表明火山颈形成时间为古近纪。红柳峡火山岩形成时代、构造属性及动力学背景的确定对于研究阿尔金断裂、北祁连北缘断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王方成王凡张国旭蔡晓菊姚超刘晔
- 关键词:火山岩地球化学
- 蒙古北部风成沉积有机质和碳酸钙指标的环境指示意义
- 谢荣翟新伟赵志雄王怀涛姚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