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虹

作品数:15 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武汉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武汉市卫生局临床重点学科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病毒
  • 4篇手足
  • 4篇手足口
  • 4篇手足口病
  • 4篇干扰素
  • 3篇柯萨奇
  • 3篇柯萨奇病毒
  • 3篇肠道
  • 3篇肠道病毒
  • 3篇肠道病毒71...
  • 2篇蛋白
  • 2篇凋亡
  • 2篇毒性肝炎
  • 2篇遗传进化
  • 2篇遗传进化分析
  • 2篇吡格列酮
  • 2篇细胞
  • 2篇慢性
  • 2篇结核
  • 2篇结核诊断

机构

  • 15篇武汉市医疗救...
  • 4篇武汉大学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武汉市妇女儿...
  • 1篇武汉市第一医...
  • 1篇武汉工业学院
  • 1篇武汉海吉力生...

作者

  • 15篇周虹
  • 14篇伍仕敏
  • 9篇项杰
  • 6篇吴志强
  • 5篇韩晓群
  • 5篇熊焰
  • 4篇杨华芬
  • 3篇吴建国
  • 3篇殷继东
  • 3篇刘为勇
  • 2篇章敏
  • 2篇艾洪武
  • 2篇刘永学
  • 2篇熊悦安
  • 2篇马威
  • 2篇张丽
  • 1篇余松远
  • 1篇熊瑛
  • 1篇吴建红
  • 1篇李天兴

传媒

  • 2篇临床检验杂志
  • 2篇临床血液学杂...
  • 2篇军事医学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武汉工业学院...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IV/AIDS患者机体氧化还原态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HIV/AIDS患者机体的氧化还原态特点。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80例抗-HIV阳性患者血中CD4细胞水平,根据CD4水平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AIDS组50例、HIV感染组30例。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取患者静脉血,检测血浆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与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还原型辅酶Ⅱ(NADPH)与氧化型辅酶Ⅱ(NADP+),计算GSH/GSSG和NADPH/NADP+的氧化还原电位,评价HIV/AIDS患者机体氧化还原态。结果 HIV/AIDS患者血浆氧化还原态向氧化方向偏移。结论氧化还原态失衡、氧化还原态向氧化方向偏移与AIDS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韩晓群熊悦安周虹张丽
关键词:HIV感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武汉市儿童手足口病病原学研究
2014年
目的:了解武汉市2012年手足口病的病原学情况,为本地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患者咽拭子中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核酸。结果:332例患者中,EV71核酸阳性110例,阳性率33.1%;其中83例患者进行了CA16检测,阳性率20.5%;EV71和CA16双阳性2例,阳性率2.4%;手足口病男性患儿人数明显高于女性(P<0.05)。结论:武汉市儿童手足口病主要是感染EV71,同时伴有CA16的流行。
吴志强熊焰项杰周虹伍仕敏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实时荧光定量RT-PCR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老年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析
2014年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简称α-2a)在≥60岁老年乙型肝炎患者中抗病毒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4月至2013年4月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收治的62例老年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老年组,同期65例非老年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α-2a 180μg,皮下注射,每周1次,治疗48周。结果老年人乙肝e抗原(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组早期病毒学应答(4%,5.4%)低于对照组(25.92%,21.05%),HBeAg阳性患者持续病毒学应答(28.00%)低于对照组(5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HBeAg转阴率[8(32.00%)]与对照组HBeAg转阴率[9(33.3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心电图改变、白细胞计数下降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α-2a能够抑制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的老年乙肝患者体内乙肝病毒(HBV)-DNA复制,且能致HBeAg阳性患者血清学转阴。对于HBeAg阴性老年患者更易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治疗同时密切关注不良反应,及时干预。
周虹伍仕敏马威
关键词:乙型肝炎慢性干扰素
IGRA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24例肺结核与45例健康体检者肝素钠抗凝全血,采用IGRA试剂盒检测其血浆γ-干扰素含量,同时应用蛋白芯片识别仪检测其结核菌蛋白16Kda和38Kda以及脂阿拉伯甘露糖(LAM)抗体含量,应用ELISA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抗体(TBAb),并将三种检测结果进行平行分析比较。结果 IGRA、蛋白芯片和TBAb的敏感性/阳性率分别为86.29%、67.74%和69.35%,三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69,P<0.01)。结论 IGRA比蛋白芯片、TBAb对诊断肺结核有更高的敏感性,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周虹伍仕敏项杰吴志强黄俊陈银芳
关键词:Γ-干扰素释放试验结核分枝杆菌蛋白芯片抗体
2011~2012年武汉地区柯萨奇病毒A16型VP1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了解武汉地区手足口病(HFMD)患儿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的基因型及重组特点。方法收集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武汉地区1 844例HFMD患儿的咽拭子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A16核酸,阳性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对分离株进行VP1基因序列测序,选择2株来自重症和1株来自轻症患儿的CA16病毒株构建VP1序列系统进化树并分析其全基因组序列的重组特点。结果 1 844例HFMD患儿的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出42株CA16,VP1序列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所有分离株均属于B1亚型,其中13株属于B1a亚群,29株属于B1b亚群。重组分析表明,3株CA16分离株均为亲本株CA16 A型毒株FY18/AH/CHN/2008和EV71 A型毒株Hubei-09/HB/CHN/2009型间重组所产生,重组交叉位点为基因组P2区2A和2B基因交界处。结论武汉地区的CA16分离株均为B1亚型,其中B1b亚群占明显优势,且CA16分离株存在亲本株CA16A型和EV71 A型毒株的型间重组。
伍仕敏项杰周虹吴志强李虹泽刘为勇吴建国
关键词:柯萨奇病毒A16型手足口病系统进化分析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1例
2015年
近年来随着骨髓、器官移植的广泛开展,导管技术,放化疗的广泛应用以及广谱抗生素的使用,真菌感染逐年增加。马尔尼菲青霉菌(penicillium marneffe,PM)是极少数能使人致病的青霉菌之一,由该菌引起的感染常发生于免疫缺陷的患者。1988年以来,随着全球艾滋病(HIV)的流行,该机会致病菌感染的发病率逐年增高〔1〕。
刘王亭樊毅周虹项杰伍仕敏
关键词:艾滋病马尔尼菲青霉菌
吡格列酮对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体外培养的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是否通过PPARγ依赖途径发挥上述药理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的吡格列酮作用于体外培养HepG2细胞,以MTT比色法检测HepG2细胞增殖情况,以3H-TdR参入实验检测细胞DNA合成速率,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PARγmRNA和蛋白的表达,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同时观察PPARγ特异性拮抗剂GW9662和(或)瞬时转染pSG5-PPARγ真核表达质粒对吡格列酮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并将PPARγ小干扰RNA(pGCsi-PPARγ)表达质粒稳定转染HepG2细胞,观察PPARγ沉默后吡格列酮对HepG2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结果吡格列酮作用于HepG2细胞后,导致HepG2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DNA合成速率减慢,并诱导细胞凋亡,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在此过程中,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S期细胞比例明显减少,但PPARγmRNA和蛋白的表达没有变化;GW9662部分拮抗吡格列酮的增殖抑制作用,但转染pSG5-PPARγ真核表达质粒可以逆转GW9662的作用;吡格列酮在高浓度(20μmol.L-1)时对pGCsi-PPARγ表达质粒稳定转染的HepG2细胞仍表现出增殖抑制作用。结论吡格列酮能够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凋亡,具有潜在的抗瘤作用,这种作用与其诱导细胞G0/G1期的停滞有关,PPARγ依赖和非依赖途径参与上述过程。
伍仕敏艾洪武熊焰韩晓群周虹章敏杨华芬殷继东刘永学
关键词:吡格列酮噻唑烷二酮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细胞增殖凋亡
AMPKα信号途径参与吡格列酮对人肝癌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干预对体外培养的HepG2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并探讨其药理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吡格列酮干预体外培养HepG2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周期以及激活的胱天蛋白酶(Caspase)3蛋白表达,RT-PCR检测PPARγ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PPARγ蛋白、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α)蛋白和磷酸化AMPKα(p-AMPKα)蛋白的表达;并将PPARγ小干扰RNA(pGCsi-PPARγ)表达质粒转染HepG2细胞,观察PPARγ基因沉默后吡格列酮对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吡格列酮干预HepG2细胞后,诱导细胞的凋亡,在此过程中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S期细胞比例明显减少,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但在上述过程中,PPARγmRNA和蛋白的表达没有显著变化;吡格列酮在高浓度(20μmol/L)时对pGCsi-PPARγ表达质粒转染的HepG2细胞仍表现出凋亡诱导作用。不同浓度的吡格列酮干预后未见激活的caspase 3表达峰,对NF-κB的DNA结合活性也无明显影响,但其在高浓度(20μmol/L)时明显增加对照组和pGCsi-PPARγ转染组p-AMPKα的表达,而总AMPKα则无明显变化。结论吡格列酮能够干扰细胞周期、诱导其凋亡,这种作用不是完全通过PPARγ依赖途径实现的,AMPKα信号途径参与上述过程。
伍仕敏艾洪武章敏熊焰周虹项杰杨华芬刘永学
关键词:吡格列酮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
PPARγ依赖和非依赖途径参与15d-PGJ2体外对人肝癌细胞的抑瘤作用
目的观察15脱氧前列腺素J_2(15-deoxy-△~(12,)~(14)-prostaglandin J_2,15d-PGJ_2)对体夕外培养的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是否通过PPARγ依赖途径发挥上述...
伍仕敏周虹项杰熊焰韩晓群杨华芬刘永学
不同感染途径对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疗效的影响
2010年
观察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不同途径感染的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对154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根据感染途径不同分为三组,进行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24周,在治疗24周结束和完成24周随访后,检测患者ALT和HCV-RNA定量水平,以生化应答率、病毒学应答率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以复发率作为次要观察指标。治疗结束时,输血感染组、密切接触感染组和不明原因感染组生化应答率分别为77.27%,69.44%,54.17%;病毒应答指标中SVR分别为45.45%,47.23%,25%;NR分别为5.68%,8.33%,20.83%。治疗结束随访24周后,三组复发率分别为70.97%,68.00%,46.15%。结果表明,在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中,感染途径主要影响其生化应答和持续的病毒应答,甚至也影响治疗后的复发率。
陈军伍仕敏郭利周虹熊焰刘婷汪全虹杨华芬
关键词:丙型利巴韦林HCV-RNA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