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了解早产儿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为早产儿肾功能正确评估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入住三个研究中心(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中心、北京妇产医院新生儿病房、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新生儿病房)且7d内有2次以上血清肌酐值或尿量可进行AKI评估的住院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早产儿AKI发生率,比较不同胎龄间AKI发生率差异。根据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及非AKI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分析早产儿AK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有763例早产儿纳入研究,22例诊断AKI,早产儿AKI发生率为2.9%。胎龄24~27+6周组、28~31+6周组、32~36+6周组,AKI发生率分别为33.3%(3/9)、3.7%(5/134)、2.3%(14/620),不同胎龄早产儿AKI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010,P<0.001)。AKI组比非AKI组男性比例更高(77.3%比53.3%)、胎龄更小[29(27,33)周比31(29,33)周]、糖尿病母亲婴儿比例更高(40.9%比19.4%)、1 min及5 min Apgar评分更低[分别为8(7,10)分比9(8,10)分,9(9,10)分比10(9,10)分]、有创及无创呼吸支持比例更高(分别为45.5%比11.3%,63.6%比19.2%)、有创呼吸支持时间更长[260(136,742)h比72(18,160)h]、住院时间更长[66(19,88)d比42(26,58)d],发生败血症(27.3%比6.5%)、需要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呼吸窘迫综合征(40.9%比11.6%)及需要布洛芬或手术关闭的动脉导管未闭(13.6%比3.0%)、利尿剂(27.3%比3.9%)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比例(22.7%比3.6%)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矫正胎龄、出生体重后,败血症是早产儿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39,OR=3.498,95%CI 1.065~11.490)。结论28周以下早产儿AKI发生率较高。发生AKI的早产儿胎龄更小、住院时间更长,败血症是早产儿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