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俊雅
- 作品数:26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论费尔巴哈的"感性"思想
- 员俊雅
- 关键词:费尔巴哈感性
- 黑格尔与中国马克思主义
- 2017年
- 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关系对理解马克思十分重要。马克思是一个批判的黑格尔主义者,他既批判又依赖黑格尔。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在西方是被认可的,但在经典马克思主义、俄国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则是被否定或基本被否定的。中国马克思主义不是黑格尔主义的而是非黑格尔主义的。
- T.洛克莫尔员俊雅
- 关键词:黑格尔中国马克思主义
- 史华兹论列宁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 2019年
- 史华兹认为,列宁的政党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理论的否定,但是它对中国马克思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马克思主义继承了列宁的政党理论,并且以此为基础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改造了马克思主义,构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本文批判了史华兹对列宁政党理论的错误认识,认为列宁的政党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阶级和政党理论思想实质的继承和发展。同时,本文肯定了史华兹对列宁主义与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承关系的史学分析,也指出了他定义中国马克思主义“原创性”的方式过于狭隘,是一种“断裂式”的原创性:从本本出发理解马克思主义,凡是和马克思主义文本一致的,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否则只能界定为偏离马克思主义的“断裂式”创新。
- 员俊雅
- 关键词:史华兹列宁中国马克思主义
- 国外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代表性观点评析
- 2018年
- 本文评析了2017年度国外学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代表性的三种理论倾向。科兹虽然正确指出了新自由主义不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排斥新自由主义在中国的影响,但他的观点没有贯彻到底,缺乏对"人是人的根本"这一人学维度的思考;卡尔霍恩从社会学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评价基本上也比较肯定,他提出了很多具体的、现实的、有理论价值和意义的问题,但对这些问题他没有给出更深刻的理论反思,而是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将其寄希望于中国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努力;洛克莫尔深入分析了马克思思想与西方哲学传统的理论联系,揭示了马克思的批判的黑格尔主义特质,认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是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但他的理论忽略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和实践性,恰好从另一个维度证明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确不是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而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社会历史实践密切结合的产物。
- 员俊雅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自由主义黑格尔主义
- 唯物史观的当代创新: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理论和实践被引量:1
- 2023年
- 马克思的乡村理论,主要以西欧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城乡对立关系为基础,而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理论和实践的历史前提与此不同。它没有经历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的城乡对立,而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和改革道路,以农业支持工业、“工业反哺农业”的城乡融合发展模式为历史演进逻辑,是唯物史观在当代中国的守正创新。
- 员俊雅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历史唯物主义
- 马克思与全球化被引量:1
- 2014年
- 全球化对资本主义和马克思均提出了问题。对资本主义来说,它表明问题在于在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过程中,有一天它将达到内在的极限。对马克思来说,它表明问题在于资本主义的弹性,即尽管困难重重,资本主义仍持续扩张,至少目前还在继续否定有关它最终衰落的预言。我将论证尽管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分析毫无疑问仍然是确切的,但全球化的现象表明它需要被调整,需要超越马克思所遗留的地方而继续发展。我还将进一步论证,既然全球化显然仍没有解决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这一关键点,从另一个角度看,全球化就是有问题的。
- 汤姆.洛克莫尔员俊雅
- 关键词:资本主义
- 论马克思视域中历史主休的异化与自由
- 马克思的哲学是对旧唯物主义抽象物质论的批判,这种抽象物质论只看到了物的客观性而忽视了人的能动性。与旧唯物主义不同,马克思哲学的实质是充分重视人的主体性作用的新唯物主义。论文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分析马克思哲学对资本主义异化劳...
- 员俊雅
-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自由主义
- 科学地认识历史何以可能——《费尔巴哈论》对唯物史观科学性的阐释及其当代意义
- 2022年
- 在《费尔巴哈论》中,恩格斯从两个层面阐释了唯物史观的科学性。一是在具体哲学层面,恩格斯剖析了费尔巴哈哲学所具有的思想解放作用及其局限性,阐释了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的继承性、批判性和超越性;二是在一般哲学层面,恩格斯强调真正推动哲学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日益迅猛的进步,自然科学和大工业的发展不仅终结了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的历史进程,同时也造就了历史领域由思辨哲学转向唯物史观的历史必然性。恩格斯对唯物史观何以能科学地认识社会历史的论证,捍卫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对于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特征、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反驳“马恩差异论”、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 员俊雅
- 关键词:《费尔巴哈论》唯物史观德国古典哲学社会历史历史科学
- 科西克辩证法视野中的“现实”
- 2019年
- 科西克辩证法把握社会历史现实的路径,至少奠基于两个要素:德国观念论的认知建构主义和马克思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辩证法。一方面,科西克对“现实”概念的理解和康德所提出的“物自体”概念相关,但是他对这个概念进行了历史唯物主义改造,认为“现实”是作为主体感性实践活动结果的社会历史现实。另一方面,受康德所开创的认知建构主义的影响,科西克认为社会历史现实是可以被认识的,认识工具就是马克思“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辩证法。在此基础上,科西克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辩证法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在科西克看来,资本主义社会的功利主义实践造就的日常思维所揭示的只是作为现实非本质结构的“伪具体”,而劳动群众只有在批判的、革命的实践中形成辩证思维,才能打破伪具体,最终实现对社会历史现实的科学把握,即揭示作为现实本质结构的“具体总体”。总之,在科西克看来,“伪具体”的世界和“具体总体”的世界都是人们对现实进行建构的结果,但只有后者才在科学的基础上把握了现实的本质结构,尽管如此,打破“伪具体”和树立“具体的总体”却是同一个过程。
- 员俊雅
- 关键词:辩证法
- 科西克:辩证法何以可能把握社会历史?
- 2014年
- 科西克的辩证法继承了黑格尔和马克思辩证法的基本思路,即将辩证法视为一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认识过程。他的创新在于,试图用辩证法把握当代工业社会人与世界的关系这一新的时代问题。他以"伪具体"这一重要概念分析批判了当代工业社会的异化性质,以辩证法为切入点,回答了一个基本的问题:我们究竟能否认识当代工业社会的实质?答案是肯定的。对他而言,具有辩证思维的历史主体、批判的革命的实践和人道主义的价值追求,是辩证法把握社会历史、实现"具体总体"的三件法宝。
- 员俊雅
- 关键词:辩证法人道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