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莹

作品数:10 被引量:47H指数:3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缺血
  • 4篇再灌流
  • 3篇脑缺血
  • 2篇氧化氮
  • 2篇一氧化氮
  • 2篇一氧化氮合成
  • 2篇鼠脑
  • 2篇缺血后
  • 2篇海马
  • 2篇大鼠脑
  • 1篇胆囊
  • 1篇凋亡
  • 1篇动功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心耳
  • 1篇心房特殊颗粒
  • 1篇心钠素
  • 1篇行为学
  • 1篇氧化氮合成酶

机构

  • 10篇汕头大学医学...
  • 3篇广州医学院第...
  • 2篇汕头大学
  • 1篇广东省第二人...

作者

  • 10篇吴莹
  • 5篇陈玲
  • 5篇刘兴材
  • 3篇许海雄
  • 3篇杜丽
  • 3篇金钦华
  • 2篇龚素珍
  • 2篇郑德枢
  • 2篇吴春泽
  • 2篇陈海滨
  • 2篇蔡玉梅
  • 2篇孙卫文
  • 1篇陈薇
  • 1篇张锦堃
  • 1篇陈文荣
  • 1篇陈林兴
  • 1篇丁松林
  • 1篇温优良
  • 1篇殷彬
  • 1篇黄红娥

传媒

  • 3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中国医院管理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广州医学院学...
  • 1篇广东解剖学通...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第九次全国神...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脉散对VD大鼠行为学及海马组织NOS和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7
2010年
目的探讨中药方剂生脉散改善VD模型大鼠认知障碍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健康Wiste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空白模型组、生脉散高剂量组、生脉散低剂量组和尼莫地平组。除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造成慢性脑灌注不足所致VD模型。术后生脉散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各自给予生脉散生药10 g/kg/d、30 g/kg/d,尼莫地平组予尼莫地平20 mg/kg/d灌胃,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与空白模型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通过Morris水迷宫观察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改善情况并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NOS阳性细胞数的变化及海马神经元细胞的凋亡率。结果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海马组织中NOS阳性细胞数及神经元细胞的凋亡率,生脉散低剂量组及尼莫地平组与空白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生脉散高剂量组和尼莫地平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生脉散能明显改善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对缺血引起的VD具有益智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大鼠海马组织中的NOS阳性细胞数和抑制神经元凋亡有关;生脉散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有一定的预防及逆转作用,但不能使其恢复至正常。
吴莹温优良杜丽
关键词:生脉散行为学一氧化氮合成酶凋亡
建立大鼠全脑缺血模型的方法与体会被引量:17
2000年
陈玲陈海滨吴莹许海雄刘兴材
关键词:全脑缺血动物模型成功率
大鼠脑缺血再灌流期海马内缩胆囊素的动态变化被引量:1
1998年
本实验采用免疫组化技术,研究了脑缺血及再灌流各阶段大鼠海马内缩胆囊素(CCK)的变化,再灌流后6~24h,海马CCK阳性神经元有所增多,再灌1天后CCK阳性细胞有所减少,至第4~7天时CCK阳性神经元减少更明显,脑缺血性改变于再灌流6h以前呈现加重趋势,1天后乃逐渐改善,至第4~7天时CA2~4区的缺血变化显著减轻,而在CA1区,随着再灌流期延长,其缺血性变化不仅不改善,反而加重直至部分锥体细胞死亡。提示:CCK的大量释放可能与脑缺血再灌流神经损害有关。
刘兴材孙卫文许海雄吴莹陈玲龚素珍金钦华
关键词:再灌流海马缩胆囊素
强啡肽、γ-氨基丁酸及缩胆囊肽在脑缺血后的变化及其与DND的关系
1997年
在116只成功建立的大鼠脑缺血模型中,于缺血及再灌流各期对海马结构中DynA(1-13)、GABA及CCK的动态变化、缺血/再灌流神经损害的病理进行研究,发现脑缺血和再灌流期这三种物质的释放增多,且大剂量纳洛酮有防治DND的作用。
刘兴材孙卫文吴莹许海雄陈玲金钦华郑德枢龚素珍丁松林
关键词:再灌流GABADND强啡肽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以运动疗法为主的康复治疗)和对照组(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Fugl-Meyer简式运动功能评定法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中枢神经损伤程度。结果:康复组上肢运动功能(12.4±9.4)改善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6.9±3.7)恢复均明显好于对照组(7.0±7.4,3.5±3.0)(P<0.05)。结论:康复的早期介入对脑卒中患肢运动功能恢复具有促进作用,能明显降低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程度。
吴莹陈薇安琪蔡玉梅杜丽
关键词:康复脑卒中肢体运动功能
离子导入治疗面肌痉挛14例疗效观察
2009年
目的探讨离子导入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将31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口服卡马西平);观察组(口服卡马西平+维生素B12、维生素B6,局部离子导入)。治疗3个疗程,随访1个月。结果观察组治疗3个疗程,治愈率为71.4%,对照组治疗3个疗程,治愈率35.3%。结论口服药物加离子导入疗效优于单纯的口服药物。
吴莹陈瑞华杜丽安琪蔡玉梅吴春泽
关键词:面肌痉挛离子导入疗效
大鼠脑缺血和再灌流过程脑组织一氧化氮合成酶表达的变化被引量:6
1999年
目的 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流海马及皮层一氧化氮合酶(NOS) 的变化。方法 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梗死(MCAO) 模型,用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黄递酶(NADPHd) 染色法观察NOS阳性细胞的变化。结果 海马及皮层NOS阳性细胞在缺血15 分明显增多,1 小时减少,6 小时有所恢复;再灌流15 分又显著减少,1 小时渐增多,24 小时皮层出现较多NOS阳性的毛细血管和大量胶质细胞。结论 本实验结果符合NO 在缺血早期增加和再灌流后期大量增加的变化,支持NO参与脑缺血再灌流损害的观点。
吴春泽丁松龄吴莹陈文荣刘恋陈玲郑德枢刘兴材
关键词:一氧化氮合酶脑缺血再灌流脑组织
大鼠局灶性缺血后空间认知功能障碍初探
目的:随着学习记忆脑机制的不断深入以及寻找有效防治认知障碍类疾病方法的需要。客观准确地评价实验动物的认知功能水平已经成为神经生物学和神经药理学中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Morris水迷宫可作为检测实验动物学习记忆水平的重要工...
殷彬吴莹李文黄红娥金涛杨天佑
文献传递
脑缺血及再灌流大鼠右心耳肌细胞特殊颗粒变化的超微结构观察被引量:1
1996年
本文观察了大鼠脑缺血及再灌流后右心耳心房肌细胞特殊颗粒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发现:脑缺血30min组肌细胞内特殊颗粒的分布密度较假手术组明显减小,分布区域由集中于核周变为散布于肌膜下,并于间质内出现裸颗粒.不同时程的再灌流组特殊颗粒的分布密度在24h内与缺血30min组无明显差异,以后随再灌流时间的延长而增高,至再灌流7d组增高最显著,但仍未达到假手术组密度.提示脑缺血及再灌流与心钠素的贮存部位——心房肌细胞特殊颗粒有密切关系.
陈玲金钦华吴莹刘兴材陈海滨张锦堃
关键词:脑缺血心钠素心房特殊颗粒超微结构
新形势下临床用血纠纷产生的原因及防范被引量:3
2002年
自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以来,临床用血出现了一些新的医疗安全隐患问题,由此也产生了一些新的医疗纠纷。现就目前在临床用血管理上所遇到的一些医疗安全隐患问题作一简要分析。
万新红杨伟陈慎仁陈林兴郑婉玲吴莹
关键词:临床用血医疗纠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