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泽俊

作品数:22 被引量:71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江苏省航空动力系统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中国航空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15篇燃烧室
  • 14篇燃烧
  • 13篇驻涡
  • 12篇驻涡燃烧室
  • 6篇低排放
  • 6篇火焰筒
  • 6篇机匣
  • 5篇钝体
  • 5篇燃油总管
  • 5篇雾化特性
  • 3篇喷嘴
  • 3篇供油
  • 3篇凹腔
  • 2篇电嘴
  • 2篇油气比
  • 2篇预混
  • 2篇蒸发装置
  • 2篇数值模拟
  • 2篇特性试验
  • 2篇燃烧性能

机构

  • 22篇南京航空航天...

作者

  • 22篇何小民
  • 22篇吴泽俊
  • 21篇金义
  • 17篇丁国玉
  • 12篇蒋波
  • 12篇朱志新
  • 10篇赵自强
  • 8篇方杰
  • 6篇葛佳伟
  • 3篇洪亮
  • 3篇彭春梅
  • 3篇薛冲
  • 2篇秦伟林
  • 2篇宋耀宇
  • 1篇孙源
  • 1篇薛冲
  • 1篇方杰

传媒

  • 6篇航空动力学报
  • 3篇推进技术
  • 2篇航空发动机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年份

  • 2篇2016
  • 7篇2015
  • 1篇2014
  • 7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0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周期供油气动雾化喷嘴喷雾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为满足小型无人机用活塞发动机对航空煤油雾化效果的要求,设计了某新型气动雾化喷嘴并进行了雾化性能试验研究。该喷嘴的结构主要由电磁直射喷嘴、气-液混合室和空气喷嘴3部分组成。试验分别对电磁直射喷嘴和空气喷嘴进行了流量标定,研究了喷油脉宽t1、时间延时t2、喷气脉宽t3和喷气压力对燃油雾化性能的影响,得出喷油脉宽减小、喷气脉宽增加、喷气压力增大均可提高雾化质量,最佳值处于t1=2 ms,t2=1 ms,t3=5 ms时,此时DSM<10μm。
朱志新何小民吴泽俊金义丁国玉
关键词:雾化特性航空煤油活塞发动机
单凹腔驻涡燃烧室
一种单凹腔驻涡燃烧室,其包括有:扩压器,燃烧室进口气流通过所述扩压器进入所述燃烧室中;内机匣;外机匣;火焰筒,所述火焰筒形成单凹腔结构,所述内机匣、外机匣与火焰筒形成了所述燃烧室的内涵道和外涵道;导流装置,所述导流装置将...
何小民吴泽俊金义蒋波郝艳娜丁国玉朱志新赵自强方杰
文献传递
富油燃烧/快速淬熄/贫油燃烧与贫油预混预蒸发组合低排放驻涡燃烧室
一种富油燃烧/快速淬熄/贫油燃烧与贫油预混预蒸发组合低排放驻涡燃烧室,其包括:扩压器,空气自扩压器进入所述燃烧室中;机匣,机匣包括外机匣和内机匣;分流装置,空气自分流装置分为内外涵气流和主流气流;凹腔,凹腔包括有内环凹腔...
何小民吴泽俊金义孙源薛冲蒋波丁国玉朱志新赵自强
文献传递
采用离心喷嘴的单凹腔驻涡燃烧室点火与贫熄特性被引量:11
2015年
为了研究单凹腔驻涡燃烧室的点火和贫油熄火特性,设计了一个带扩压器和内外机匣的单凹腔驻涡燃烧室矩形试验件,采用试验研究和半经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点火和贫油熄火进行了研究。试验在常压状态下进行,采用RP3航空煤油作为燃料,所用供油喷嘴为空心锥离心喷嘴,试验中的进口空气温度在287-487K变化,进口空气流量在0.2109-0.4219kg/s变化,对应进口马赫数从0.15变化到0.31。结果表明:单凹腔驻涡燃烧室的点火和贫油熄火油气比均随着燃烧室进口温度和进口流量的增加而减小,单凹腔驻涡燃烧室的点火油气比比贫油熄火油气比约大50%。经过半经验分析,得到了影响单凹腔点火和熄火的综合参数A,该参数能够较好地解释和评价各种因素对贫油熄火的影响。
吴泽俊何小民洪亮薛冲金义
关键词:点火贫油熄火油气比
贫油部分预混预蒸发均质供油装置
一种贫油部分预混预蒸发均质供油装置,其包括有平直段蒸发腔、与所述平直段蒸发腔相连的钝体蒸发腔、设置于所述平直段蒸发腔内的燃油喷嘴及连接所述燃油喷嘴的油管,所述贫油部分预混预蒸发均质供油装置为环形结构,所述喷嘴为周向均匀排...
何小民方杰金义吴泽俊蒋波彭春梅丁国玉朱志新赵自强
文献传递
富油燃烧/快速淬熄/贫油燃烧低排放驻涡燃烧室
一种富油燃烧/快速淬熄/贫油燃烧低排放驻涡燃烧室,其包括有:扩压器,空气自扩压器进入所述燃烧室中;机匣,机匣包括有外机匣和内机匣;分流装置,所述空气自分流装置分为内外涵气流和主流气流;凹腔,凹腔包括有内外环凹腔,凹腔上设...
何小民蒋波吴泽俊金义丁国玉葛佳伟朱志新赵自强方杰
文献传递
贫油部分预混预蒸发均质供油装置
一种贫油部分预混预蒸发均质供油装置,其包括有平直段蒸发腔、与所述平直段蒸发腔相连的钝体蒸发腔、设置于所述平直段蒸发腔内的燃油喷嘴及连接所述燃油喷嘴的油管,所述贫油部分预混预蒸发均质供油装置为环形结构,所述喷嘴为周向均匀排...
何小民方杰金义吴泽俊蒋波彭春梅丁国玉朱志新赵自强
文献传递
超声波/离心组合喷嘴性能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采用试验研究方法初步探索了一种超声波/离心组合喷嘴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的可行性.对该组合喷嘴开展冷态试验,得到了其流量特性和雾化特性(包括油雾索太尔平均直径(SMD)和雾化锥角),设计加工了横截面尺寸为117mm×60mm的单头部矩形燃烧室模型,并在不同进口条件下开展了相关的燃烧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冷态情况下,喷嘴流量特性符合传统离心喷嘴的流量特性,流量与供油压差呈二次函数关系;喷嘴雾化细度较好,无气状态下,油雾SMD在38~45μm之间变化,在满足产生超声波要求的气压条件范围内油雾SMD在8~12μm之间变化;喷雾锥角主要受供气条件影响,供油压力对喷雾锥角基本无影响;装有该喷嘴的模型燃烧室在所有试验工况下均可以稳定燃烧,燃烧效率最高达到99%.
金义何小民吴泽俊丁国玉秦伟林
关键词:航空发动机雾化特性燃烧性能可行性
驻涡燃烧室驻涡区三维冷态流动特性数值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驻涡燃烧室驻涡区内的流动是影响驻涡燃烧室性能的一个关键因素。首先将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与试验测量结果进行对比,确定了最佳的湍流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值方法深入研究了驻涡燃烧室驻涡区冷态流动特性。结果发现:通过在驻涡区前壁进气缝中设置一定的矩形挡片可以在驻涡区一定范围内诱发以反向旋转的涡对形式存在的流向涡。对比研究了挡片阻塞比BR(挡片面积与前壁开缝面积之比)分别为0,0.2,0.4时驻涡区内的流动结构,分析了流向涡产生的原因。定量结果表明,当BR=0.2,0.4时,(1)流向涡涡量大小比BR=0时提高了将近100%,BR=0.2对应的流向涡涡量比BR=0.4对应的流向涡涡量略大;(2)在流向涡混合层内,流向涡涡量沿轴向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3)燃烧室总压损失约比BR=0时大1%。
金义何小民彭春梅方杰吴泽俊
关键词:燃烧驻涡燃烧室冷态流场
不同钝体宽度下的驻涡燃烧室排放试验被引量:3
2016年
为了研究空气流量分配对驻涡燃烧室对排放特性的影响,了解对驻涡燃烧室内污染物生成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设计了一个能够改变中心钝体宽度、仅凹腔供油的驻涡燃烧室.在常压下对该驻涡燃烧室进行了排放特性试验,进口温度保持200℃.试验中,燃烧室进口马赫数为0.15~0.3.影响排放的因素主要包括雾化质量、凹腔当量比以及与进口马赫数相关的驻留时间等.总体来说雾化质量、凹腔当量比的提高对降低CO和HC的排放是有利的,但是这会使NOx排放增加.在低凹腔当量比时,CO排放曲线变化下降比较平缓,甚至出现上升趋势,而HC排放曲线比较陡峭.这是由于HC的消耗速度比CO消耗速度快,随着凹腔当量比的增加,供油压力提高,燃油雾化粒径变小,燃油蒸发时间缩短,使HC排放快速减少,中间产物CO大量产生而来不及消耗.凹腔当量比进一步上升时,由于燃烧温度的提高,使得CO排放快速减少.在燃烧室内燃烧过程中,NOx的形成和消耗是非常复杂的过程,目前只能作一些定性的分析,而CO和HC的反应过程相对简单.通过对不同钝体槽宽下,具有相似凹腔前壁流量的工况的比较,发现CO和HC的形成主要受凹腔内工作状况影响,而NOx的形成过程更复杂,主流也对其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吴泽俊何小民金义宋耀宇洪亮薛冲
关键词:驻涡燃烧室雾化特性湍流强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